1.摧枯拉朽什么意思?

2.摧枯拉朽什么意思解释

3.摧枯拉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4.摧枯拉朽的意思解释

5.摧枯拉朽意思解释

6.摧枯拉朽的解释意思

7.“催枯拉朽”是什么意思?

8.什麽叫催枯拉朽

拉朽摧枯怎么读_拉朽摧枯

编号 2313 成语 拉朽摧枯 注音 ㄌㄚ ㄒㄧㄡˇ ㄘㄨㄟ ㄎㄨ 汉语拼音 lā xiǔ cuī kū 释义 义参「摧枯拉朽」。

见「摧枯拉朽」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摧枯拉朽」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书.卷一三.异姓诸侯王表》秦既称帝,患周之败,以为起于处士横议,诸侯力争,四夷交侵,以弱见夺。

于是削去五等,堕城销刃,箝语烧书,内锄雄俊,外攘胡粤,用壹威权,为万世安,然十余年间,猛敌横发乎不虞,适戍彊于五伯,闾阎逼于戎狄,向应于谤议,奋臂威于甲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桀而速自毙也。

是以汉亡尺土之阶,繇一剑之任,五载而成帝业。

书传所记,未尝有焉。

何则?古世相革,皆承圣王之烈,今汉1>独收孤秦2>之弊。

镌金石3>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故据汉受命,谱十八王,月而列之,天下一统,乃以年数。

讫于孝文,异姓尽矣。

〔注解〕(1)汉:西元前206?220,由汉高祖刘邦创立。

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历时四百余年。

因其间曾被王莽篡夺,后刘秀又将王莽消灭,重建汉室,故史称汉光武帝刘秀以前为「前汉」,以后为「后汉」。

(2)秦:西元前248?前207,战国秦灭六国后,秦王政统一天下,建都咸阳,实行中央集权。

因秦始皇专制独裁,二世皇帝残暴统治,致使六国遗民纷纷起兵抗暴,后为刘邦所灭。

(3)镌金石:雕凿颂扬功德的箴铭。

镌,音ㄐㄩㄢ,雕凿、雕刻。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摧枯拉朽」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摧枯拉朽」指将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毁,是十分容易的事。

此语见于班固的《汉书》。

班固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实行焚书坑儒、箝制思想、烧毁兵器等措施,又集权中央,没有诸侯可以巩固保卫疆土。

于是在建国初期,记取秦朝教训,分封韩信、彭越、英布等军功卓越的人为异姓诸侯王,以巩固,这也是汉朝在没有领土和缺乏武器的情况下,短短五年之内能够成就帝业的原因。

正所谓,在坚硬的金石上雕刻很难,摧毁虚弱势力极为容易,是受形势所影响。

后来「摧枯拉朽」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极容易做到,毫不费力。

书证 01.《旧五代史.卷二七.唐书.庄宗本纪一》:「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02.《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卷上.礼烈亲王》:「太宗大度如天,从谏如流,固宜海内英豪,闻风景附,屋彼明社,有如拉朽摧枯也。」

用法说明 近义词: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什么意思?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处:《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白话释义:将军这次出征武昌,就好像摧折枯朽的草木一样轻而易举。

例句:这个问题我们已经面临过很多次了,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摧枯拉朽。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势如破竹[shì rú pò zhú]: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白话释义:现在我们军队的气势已经振作了,作战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几次之后,什么问题都会被解决。

例句:我军作战从来都是势如破竹,丝毫不拖泥带水。

2、不堪一击[bù kān yī jī]: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出处:巴金《给西方作家的公开信》:“在败亡的时候,暴君们是多么的无力,他们的王国就成了不堪一击的纸糊的东西。”

例句: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摆的架势好像无懈可击,实际上不堪一击,就像窗户纸一样,一戳就破。

摧枯拉朽什么意思解释

解释

摧毁枯草朽木。形容气势盛大,对方不堪一击。《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枯:枯草。拉:摧。

出处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扩展资料:

典 故

公元318年,琅琅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堂兄弟的支持和拥护下,建立东晋。王敦也因此而升任大将军、荆州牧。后来,由于晋元帝司马睿抑制王氏势力,王敦打算起兵反对朝廷。 王敦在武昌起兵出发前,劝说安南将军、梁州刺史甘卓一起举兵东下,甘卓答应了。但到出发那天,王敦已登上战船,甘卓却没有到,只是派了一名参军来到武昌,劝说王敦不要反叛朝廷。

王敦听了非常吃惊,说:”甘将军没有明白我上次和他谈的意思。我只是去消除皇上周围的坏人,没有它意。如果事情成功,我一定高封甘将军,请你转告甘将军。”参军回禀甘卓后,甘卓仍然拿不定主意。也有谋士向他献计, 不妨答应王敦一起举兵,待他东下后再讨伐他。但甘卓怕将来说不清楚,还是不同意。 当时,湘州刺史司马承坚决反对王敦反叛朝廷。

他得知王敦举兵东下,便派主簿邓骞前往襄阳,希望甘卓忠于朝廷,讨伐王敦。甘卓的参军李梁劝甘卓伺机而动,不要匆忙行事。如果王敦取胜,他必将重用甘卓;如果王敦不胜,朝廷必将重用甘卓,让他起兵平定叛乱。这样,无论哪一方取胜甘卓都不会吃亏,因此不能轻易举兵出战。 邓骞反驳李梁说,甘卓这样做是脚踩两只船,必然会招来祸患。

其实,王敦的兵马不过万余,守卫武昌的不足五千,甘卓的军队超过王敦一倍,如果进军武昌,一定能取得胜利。最后他对甘卓说:”甘将军如果发兵攻打武昌,就好像摧毁干枯的草和朽烂的树木那样容易,不必有什么顾虑。”尽管如此,甘卓仍然犹豫不决。王敦挥军东下,见甘卓不来响应,又派参军乐道融去襄阳,再次劝说甘卓起兵。

乐道融是反对王敦叛乱的,所以他劝甘卓起兵讨伐王敦。甘卓这才下了决心,写檄文声讨王敦罪状,同时调兵遣将讨伐王敦。王敦得知甘卓率军前来讨伐,非常害怕,又派甘卓的侄儿、参军甘卬请求甘卓回师襄阳;而都尉秦康劝说甘卓忠于朝廷,一举消灭王敦。但是甘卓优柔寡断,不听秦康劝告,竟然回师襄阳。后来,襄阳太守周虑等人与王敦勾结,将甘卓暗害。甘卓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战胜王敦,结果因为动摇不定,反而被王敦暗算。

参考资料:

摧枯拉朽_词语_成语_百度汉语

摧枯拉朽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摧枯拉朽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摧毁枯草朽木,形容力量强大,进展迅速,或者形容摧毁腐朽势力极其容易。

1、摧枯拉朽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后汉书》,书中记载了光武帝刘秀在消灭王莽新朝后接受群臣的祝贺,赞扬他取得了“摧枯拉朽”的伟大胜利。

2、这个成语在中文语境中常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势如破竹的胜利,或者形容一种力量对弱小、腐朽的对象的巨大打击。例如,在一场球赛中,如果一个强队迅速打败了一个弱队,人们可能会说这场比赛是“摧枯拉朽”的胜利。

3、摧枯拉朽还被用来比喻一种对旧社会、旧制度、旧思想的彻底摧毁和破坏。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取了一系列措施,迅速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人们可能会说这个过程是“摧枯拉朽”的改革。

4、这个成语还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在某个领域中的卓越表现。例如,一个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取得了第一名,人们可能会说这个学生取得了“摧枯拉朽”的胜利。

5、摧枯拉朽是一个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的成语,它不仅可以用来形容强大的力量和迅速的进展,还可以用来比喻对旧势力的彻底摧毁和对卓越表现的赞美。

6、摧枯拉朽还可以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在某个领域中的卓越表现。例如,一个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取得了第一名,人们可能会说这个学生取得了“摧枯拉朽”的胜利。这种用法表达了该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胜利。

7、摧枯拉朽的用法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作形容词来形容人或事物,还可以用作动词来表达摧毁腐朽事物的意思。比如在中,主角以强大的力量击败了敌人,就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和胜利的辉煌程度。

8、摧枯拉朽是一个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的成语,它不仅可以用于描述事物和人的表现,还可以用于形容对旧势力的摧毁和对卓越表现的赞美。它的用法广泛而灵活,可以根据语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义和效果。

摧枯拉朽的意思解释

注音一式 ㄘㄨㄟ ㄎㄨ ㄌㄚ ㄒㄧㄡˇ 汉语拼音 cuī kū lā xiǔ 出处 《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释义 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原指极易摧毁,现多用以形容事之易成。 例句 拣著个精壮的村夫,赶上一拳打去,只望先打倒一个硬的,其余的便如摧枯拉朽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他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

摧枯拉朽意思解释

意思: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读音:摧枯拉朽 [cuī kū lā xiǔ]。

引证:拣着个精壮的村夫,赶上一拳打去,只望先打倒一个硬的,其余的便如~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出处:《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例句:我军以~之势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近义词:

一、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释义: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引证: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又克大谷县。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九回。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军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例句:甲流~,危及了许多人的健康,但是我们的医务人员临危不惧,与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二、势不可当 [shì bù kě dāng]

释义:当,抵挡。形容来势十分迅猛,不能抵挡。

引证:擒兵捉将,~。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十一回。

出处:《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山上数处精兵杀下,势不可当,前军大败。”

摧枯拉朽的解释意思

摧枯拉朽(拼音:cuī kū lā xiǔ)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异姓诸侯王表》。摧枯拉朽指催拉朽枯的草木;比喻轻易的摧毁腐朽势力。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成语寓意

能够摧败腐朽的旧事物,靠的是力量的积聚,靠的是足够的揭天掀地的能量。一个国家如果能量足够,可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如果能力足够,工作上可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成语告诉人们,力量的积攒是摧枯拉朽的源泉。生活中,无需恼怒生活的不公平,不要埋怨命运的不垂怜,造成窘境的只是自己不够强大。因此,要做的是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己的“巨人”。

“催枯拉朽”是什么意思?

"摧枯拉朽"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个人或者行为有着极强的力量和能力,能够毁灭任何坚固的东西或者克服任何困难。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赞美那些能力强大、无所不能的人或事物。它的含义是比喻某种力量或者行动迅猛有力,可以将坚硬的物体或者坚固的困境轻易摧毁。

"摧枯拉朽"一词中的"摧枯"指的是摧毁枯燥的、干枯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它表达了一种力量超越自然,可以将任何陈旧、虚弱和无力的东西摧毁的概念。"拉朽"则指的是拉拔腐朽和堕落的物品或人,使之摆脱腐朽的状况,焕发新的生机。整个成语的意思是用巨大的能量来消灭任何坚强的东西,重建新的力量和生命。

"摧枯拉朽"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者敌人时的无畏和坚强。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不屈不挠、有着无限力量和决心的意志。它强调了力量和影响力的巨大程度,形容某个事物的能力可以摧毁一切一样。

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行为、项目或事业在实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强大力量和不可动摇的决心。它强调了付出巨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达到目标的决心和毅力。

总之,"摧枯拉朽"形容了一种无所不能、力量无穷的能力,可以摧毁任何强大的东西或者克服任何困难。这个成语赞美了那些具有坚强意志、不屈不挠的人和行为。它同时也强调了付出巨大努力和坚持到底的重要性。

什麽叫催枯拉朽

摧枯拉朽的意思是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后比喻极容易做到毫不费。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汉语成语,指将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毁,比喻摧毁虚弱势力极为容易。

语本班固《汉书·卷一三·异姓诸侯王表》:“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推古拉朽出自《后汉书·耿_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 ( cuī kū lā xiǔ )

解 释 摧:摧毁。枯:枯草。朽:烂木头。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亦作“摧枯折腐”、“拉朽摧枯”、“拉枯折朽”。

出 处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毫不费力地摧毁

示 例 拣着个精壮的村夫,赶上一拳打去,只望先打倒一个硬的,其余的便如~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近义词 势如破竹、不堪一击、拉枯折朽

反义词 坚不可摧

歇后语 锯子锯掉烂木头

灯 谜 锯子锯掉烂木头

英 文 (as easy as) crushing dry weeds and smashing rotten wood <destroy something already in a state of ruin>

典 故 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王敦因建立东晋居功自傲,在晋元帝时以杀刁协清除皇帝身边的恶人为名起兵反叛朝廷。他一边拉拢梁州刺史甘卓联合起兵,湘州刺史司马承派副将邓骞劝甘卓出兵攻打王敦,形容甘出兵打王像摧枯拉朽一样容易

出处《汉·班固·汉书·卷十三·异姓诸侯王表第一》:“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用例《唐·房玄龄·晋书·卷七十·列传第四十·甘卓传》:“溯流之众,势不自救,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解说东晋时,江州刺史王敦谋反朝廷,遣人说梁州刺史甘卓共举事。甘狐疑不决,举棋不定,其部将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或赞同举兵者,或剿王乱者,或见机行事者。斯时,湘州刺史马司承所遣之使者邓骞曰:“王在武昌兵寡马少,若往征伐,如'摧枯拉朽',不足虑也!”甘遂起兵伐王。但甘性不果断,且年老多疑,王使甘之侄甘昂说情,竟允退兵,后王使刺客杀之。

亦作拉朽摧枯《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二十七·唐书·庄宗本纪一》:“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亦作摧枯折腐《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九·耿弇传·第九》:“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