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绝不可能的成语

2.请问有哪些成语是历史故事改编的?

3.放羊在南山 猜一个数字

4.南山什么什么的成语

5.“南山可移,判不可移”是说哪件事?

南山可移_南山可移打一数字

南山可移与南山铁案其实化自于一个典故典出《新唐书·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其中南山指终南山。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

形容绝不可能的成语

南山可移、山南海北、马放南山、寿比南山、南山铁案

南山可移[nán shān kě yí]

解释:南山:终南山。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

出处:《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

山南海北[shān nán hǎi běi]

解释:指遥远的地方。

例句:为了寻找地下的矿产,地质勘探队员走遍了祖国的山南海北。

马放南山[mǎ fàng nán shān]

解释: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出处:《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寿比南山[shòu bǐ nán shān]

解释: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南山铁案[nán shān tiě àn]

解释: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出处:典出《新唐书·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请问有哪些成语是历史故事改编的?

南山可移--成语“南山可移”常与“此案不可动”连用。表示南山可能移动,但此案已判定不可改变。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

唐朝时,李元纮担任雍洲司户参军。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仗势要霸占寺院的磨坊,寺院的主持坚决拒绝,双方争吵的非常厉害。此事后来闹到洲府,李元纮主办此案。

李元纮秉公执法将磨坊判给了寺院。太平公主就没有得逞就大吵大闹,朝中百官议论纷纷,不少趋炎附势的官吏,就阿谀太平公主威逼李元纮改判。

李元纮在堂上说:南山可移,但这个判决改变不了。

南山:终南山。成语“南山可移”常与“此案不可动”连用。表示南山可能移动,但此案已判定不可改变。

放羊在南山 猜一个数字

1、南山可移

唐睿宗时,太平公主蛮横无礼,大肆侵吞百姓的财产。一次她的手下到农民家抢走碾石,农民告上雍州官府,司户李元纮判交还碾石。李的上司窦怀贞害怕得罪了太平公主,亲自要李元纮改判。李元纮气愤地告诉他南山可移、判不可动摇。

2、屦及剑及

春秋时期,楚庄王派申舟去齐国访问,申舟没有经得宋国同意而路过宋国,被宋人所杀。楚王听说此事后,就调集军队,当年9月派兵围攻宋国,他迫不及待要为申舟报仇,快速跑出去,捧鞋的人追到寝门,捧剑的人追到寝门外才追上他。

3、锦囊妙计

三国时期,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以吴国荆州为基地,实力逐渐强大起来。长坂坡之战后,周瑜设计诱使刘备去东吴娶孙权的妹妹然后除掉他。诸葛亮给赵云三个锦囊妙计,让赵云陪刘备前往东吴,使得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

4、披肝沥胆

东汉时期,曹操率20万大军围攻徐州的刘备,刘备兵败投靠了袁绍,关羽带刘备的两位夫人陷于曹营,关羽帮曹操杀了袁绍的名将颜良与文丑。袁绍气得要杀刘备,刘备修书给关羽。关羽回信说一定要披肝沥胆为刘备效劳,于是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

5、请君入瓮

唐朝武则天时酷吏周兴设计许多惨无人道的酷刑对付囚犯。后来有人密告武则天说周兴想谋反,武则天派另一个酷吏来俊臣去查办。来俊臣请周兴喝酒询问对付囚犯的办法,周兴说用大瓮烧火对付,来俊臣就用这个办法使周兴就范。

南山什么什么的成语

放羊在南山 猜一个数字——答案:3。

南山可移

nán shān kě yí

解释南山:终南山。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

出处《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

结构主谓式

用法作宾语;指事物不可更改

近义词南山铁案

例句终以为~,此案不动。(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

“南山可移,判不可移”是说哪件事?

南山什么什么的成语 :

南山铁案、

南山可移、

南山之寿

南山铁案 [nán shān tiě àn]

基本释义

指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出 处

典出《新唐书·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亲生女儿,她从小就娇生惯养,形成了专横跋扈的秉性,满朝文武都很惧怕她。但是,也有人不买她的帐,李元纮就是一个。李治在位时,李元纮被派到离长安很近的雍州当地方官。

一次,太平公主带了大批随从,前呼后拥地来到雍州的一座寺院。太平公主烧完香,由住持老和尚引路,带领随从们在寺院里游览。在寺院的厨房里,她被一盘大石磨吸引住了。这盘大石磨不仅结实平整,而且磨边刻着精美的花纹。太平公主越看越喜欢,便回头对老和尚说:“我家里正缺一盘石磨,我看这石磨挺不错的,我把它带走了。”说完,也不等老和尚同意,就吩咐随从们把石磨搬走。老和尚不敢得罪太平公主,只好陪着笑脸说:“这盘石磨能被公主看中,也是我们寺院的福气。不过,我们寺院的一百来个和尚,平日全靠这盘石磨磨米磨面,没有它,可就麻烦了。况且它还是本寺几百年前传下来的,请公主行个方便,将它留下来吧!”太平公主根本不理睬老和尚的唠叨,她把脸一沉,回头就让随从们把石磨搬走了。

老和尚听说李元纮是个不畏权势的官员,办理案子十分公正,就跑到雍州衙门告状。李元纮听了老和尚的诉说,便叫他写了一张状子,并且派下属去作了调查,证实这盘石磨确实是寺院的财产。李元纮不畏太平公主的权势,毫不犹豫地将石磨判还给了寺院。

消息传到李元纮的上司窦怀贞的耳里。窦怀贞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怕李元纮得罪了太平公主,自己也受牵连,就跑到李元纮那里,厉声责备说:“你怎么这样糊涂,竟把石磨判还给寺院!太平公主是好惹的吗?你不要命,我可还想多活几年呢!”听完了窦怀贞的话,李元纮拿过毛笔,在判决书上写下了八个大字:南山可移,判不可移。窦怀贞气急败坏、无话可说,把袖子一甩,灰溜溜地走了。后来,太平公主只好把石磨还给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