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最牛考生,殿试写下什么后,皇上直接钦点他为状元?

2.“主”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3.《吴越春秋》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

4.主字打头的成语

5.《旧唐书》卷一百七十 列传第一百二十(2)

清代最牛考生,殿试写下什么后,皇上直接钦点他为状元?

主忧臣辱-主忧臣辱什么意思

清代末虽是一个很腐朽的时代,但是也是有人才出现的。当时一个最牛的考生在试卷上写下了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八个字,就让皇上直接给他钦点了状元。

那个时候,在四川出生了一才子,他叫骆成骧。他的父亲在他还小的时候就死了,她的母亲没办法只能有改嫁,的是,骆成骧的后爹对他还可以,不但给了生活上的提供,还让他去读书,还挺希望他有一天能够考个功名的。所以他肯定也不会辜负这个后爹对自己的好意和期望。从小都是被师傅所表扬的那一个。

慢慢的他长大了,可以去考试了,于是他在乡试的时候就考中了举人。在哪个时候能考个举人也算是个小人物了,但是骆成骧并没有因此而骄傲,他的志向可不是小举人。在他一直坚持不断的努力下,考中了进士,而且还得到了皇上亲自监考的殿试资格。当时的皇帝光绪,却是在虚位上的,正因为在这个位,所以也得要去走那个过场。

骆成骧毕竟是一个平头百姓,看到了皇上哪能不紧张啊,随后在皇帝出了题目为:该怎么去辅佐皇上和自己对治理国家的看法,他就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了出来。当皇帝批改卷子时看到他的卷子时,越看皇帝就越是激动,尤其当他看见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八个字的时候很是震撼,就当场钦点了骆成骧为状元。可是慈禧又怎么可能让这事发生呢,所以最终骆成骧也没能施展报负。

“主”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主一无适、主贤臣良、主圣臣良 、主守自盗 、主少国疑、

主情造意、主敬存诚、主忧臣辱、主文谲谏、主忧臣劳

主一无适 ?

拼音:[ zhǔ yī wú shì ]

释义:专一,无杂念。

出处:《二程·粹言》卷上:“或问敬子曰:‘主一之谓敬。何谓一?’子曰:‘无适之谓一。’”《论语·学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无适之谓。”

主贤臣良

拼音:[ zhǔ xián chén liáng ]

释义: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出处:《汉书·薛广德传》:“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主圣臣良?

拼音:[ zhǔ shèng chén liáng ]

释义: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出处:《北史·仲方传》:“况主圣臣良,兵强国富,陈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险无百二之固,众非九国之师,独此岛夷,而稽天讨!”

主守自盗?

拼音:[ zhǔ shǒu zì dào ]

释义: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出处:《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主少国疑

拼音:[ zhǔ shào guó yí ]

释义: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主情造意?

拼音:[ zhǔ qíng zào yì ]

释义:指为首的、主谋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八回:“把白胜押到厅前,便将索子捆了,问他主情造意。”

主敬存诚?

拼音:[ zhǔ jìng cún chéng ]

释义:指恪守诚敬。 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

出处:语本《易·乾》:“闲邪存其诚。”《礼记·少仪》:“宾客主敬,祭祀主敬。”

主忧臣辱 ?

拼音:[ zhǔ yōu chén rǔ ]

释义: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主文谲谏 ?

拼音:[ zhǔ wén jué jiàn ]

释义: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 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出处:《毛诗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主忧臣劳?

拼音:[ zhǔ yōu chén láo ]

释义:君主有忧虑,作臣子的要立即效劳。

出处:《国语·越语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吴越春秋》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九

 勾践阴谋外传第九

 越王勾践十年二月,越王深念远思:侵辱于吴,蒙天祉福,得越国。

 群臣教诲,各画一策,辞合意同,勾践敬从,其国已富。

 反越五年,未闻敢死之友。或谓诸大夫爱其身、惜其躯者。乃登渐台望观其群臣有忧与否。相国范蠡、大夫种、句如之属,俨然列坐,虽怀忧患,不形颜色。

 越王即鸣钟惊檄,而召群臣与之盟曰:"寡人获辱受耻,上愧周王,下惭晋楚。幸蒙诸大夫之策,得返国修政,富民养士。而五年未闻敢死之士,雪仇之臣,柰何而有功乎?"群臣默然莫对者。越王仰天叹曰:"孤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孤亲被奴虏之厄,受囚破之耻,不能自辅,须贤任仁,然后讨吴,重负诸臣,大夫何易见而难使也?"

 于是计研年少官卑,列坐于后,乃举手而趋,蹈席而前进曰:"谬哉,君王之言也!非大夫易见而难使,君王之不能使也。"

 越王曰:"何谓?"

 计研曰:"夫官位、财币、金赏者,君之所轻也;操锋履刃,艾命投死者,士之所重也。今王易财之所轻,而责士之所重,何其殆哉?"

 于是越王默然不悦,面有愧色,即辞群臣,进计研而问曰:"孤之所得士心者何等?"

 计研对曰:"夫君,人尊其仁义者,治之门也。士民者,君之根也。开门固根,莫如正身。正身之道,谨左右。左右者,君之所以盛衰者也。愿王明选左右,得贤而已。昔太公九声而足磻溪之饿人也,西伯任之而王;管仲,鲁之亡囚,有贪分之毁,齐桓得之而霸。故传曰:"失士者亡,得士者昌。"愿王审于左右,何患群臣之不使也?"

 越王曰:"吾使贤任能,各殊其事,孤虚心高望,冀闻报复之谋,今咸匿声,不闻其语,厥咎安在?"

 计研曰:"选贤实士,各有一等,远使以难,以效其诚;内告以匿,以知其信;与之论事,以观其智;饮之以酒,以视其乱;指之以使,以察其能;示之以色,以别其熊。五色以设,士尽其实,人竭其智。知其智,尽实,则君臣何忧?"

 越王曰:"吾以谋士效实,人尽其智,而士有未尽进辞有益寡人也。"

 计研曰:"范蠡明而知内,文种远以见外。愿王请大夫种与深议,则霸王之术在矣。"

 越王乃请大夫种而问曰:"吾昔日受夫子之言,自免于穷厄之地。今欲奉不羁之计,以雪吾之宿仇,何行而功乎?"

 大夫种曰:"臣闻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今欲伐吴,必前求其所好,参其所愿,然后能得其实。"

 越王曰:"人之所好虽其愿,何以定而制之死乎?"

 大夫种曰:"夫欲报怨复仇,破吴灭敌者,有九术,君王察焉?"

 越王曰:"寡人被辱怀忧,内惭朝臣,外愧诸侯,中心迷惑,精神空虚,虽有九术,安能知之?"

 大夫种曰:"夫九术者。汤文得之以王,桓穆得之以霸。其攻城取邑,易于脱屣。愿大王览之。"种曰:"一曰尊天事鬼以求其福;二曰重财币以遗其君,多货贿以喜其臣;三曰贵籴粟槁以虚其国,利所欲以疲其民;四曰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五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宫室以尽其财;六曰遗之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君王国富而备利器;九曰利甲兵以承其弊。凡此九术,君王闭口无传,守之以神,取天下不难,而况于吴乎?"

 越王曰:"善。"

 乃行第一术,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祭陵山于会稽,祀水泽于江州。事鬼神一年,国不被灾。越王曰:"善哉,大夫之术!愿论其余。"

 种曰:"吴王好起宫室,用工不辍。王选名山神材,奉而献之。"

 越王乃使木工三千余人入山伐木,一年,师无所幸。作士思归,皆有怨望之心,而歌木客之吟。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阳为文梓,阴为楩楠,巧工施校,制以规绳,雕治圆转,刻削磨砻,分以丹青,错画文章,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状类龙蛇,文彩生光。

 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曰:"东海役臣臣孤勾践使臣种敢因下吏闻于左右,赖大王之力,窃为小殿,有余材,谨再拜献之。"

吴王大悦。

主字打头的成语

主次不分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处事。

主观臆断臆断:凭臆想进行判断。不依旧客观实际情况,只凭主观对事物做出判断。

主观主义由脑子或感官感觉内部的条件而引起而不去根据客观情况加以分析的处事方法。

主敬存诚指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

主客颠倒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

主明臣直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主情造意主、造:谋划。提出主张,出谋划策。也指为首的、主谋的人。

主辱臣死主:君主。君主蒙受耻辱时,作臣子的就应当效忠而死。指以死报效君王。

主圣臣良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主圣臣直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主少国疑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主守自盗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主文谲谏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主贤臣良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主忧臣劳君主有忧虑,作臣子的要立即效劳。

主忧臣辱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主一无适专一,无杂念。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 列传第一百二十(2)

度既受命,召对于延英,奏曰:"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灭,则朝天有日;贼在,则归阙无期。"上为之恻然流涕。

十二年八月三日,度赴淮西,诏以神策军三百骑卫从,上御通化门慰勉之。度楼下衔涕而辞,赐之犀带。度名虽宣慰,其实行元帅事,仍以郾城为治所。上以李逢吉与度不协,乃罢知政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

既离京,淮西行营大将李光颜、乌重胤谓监军梁守谦曰:"若俟度至而有功,即非我利。可疾战,先事立功。"是月六日,将出兵,与贼战于贾店,为贼所败。度二十七日至郾城,巡抚诸军,宣达上旨,士皆贾勇。时诸道兵皆有中使监阵,进退不由主将,战胜则先使献捷,偶衄则凌挫百端。度至行营,并奏去之,兵柄专制之于将,众皆喜悦。军法严肃,号令画一,以是出战皆捷。度遣使入蔡州,元济与度书曰:"比密有降款,而索日进隔河大呼,遂令三军防元济,故归首无路。"

十月十一日,唐邓节度使李酝,袭破悬瓠城,擒吴元济。度先遣宣慰副使马总入城安抚。明日,度建彰义军节,领洄曲降卒万人继进。李愬具櫜鞬以军礼迎度,拜之路左。度既视事,蔡人大悦。旧令:途无偶语,夜不燃烛,人或以酒食相过从者,以军法论。度乃约法,唯盗贼、斗杀外,余尽除之,其往来者,不复以昼夜为限。于是蔡之遗黎,始知有生人之乐。

初,度以蔡卒为牙兵。或以为反侧之子,其心未安,不可自去其备。度笑而答曰:"吾受命为彰义军节度使,元恶就擒,蔡人即吾人也。"蔡之父老,无不感泣。申、光之民,即时平定。

十一月二十八日,度自蔡州入朝,留副使马总为彰义军留后。初,度入蔡州,或谮度没入元济妇女珍宝。闻,上颇疑之。上欲尽诛元济旧将,封二剑以授梁守谦,使往蔡州。度回至郾城遇之,乃复与守谦入蔡州,量罪加刑,不尽如诏。守谦固以诏止,度先以疏陈,乃径赴阙下。二月,诏加度金紫光禄大夫、弘文馆大学士,赐勋上柱国,封晋国公,食邑三千户,复知政事。

宪宗以淮西贼平,因功臣李光颜等来朝,欲开内宴,诏六军使修麟德殿之东廊。军使张奉国以公费不足,出私财以助用,诉于执政。度从容启曰:"陛下营造,有将作监等司局,岂可使功臣破产营缮?"上怒奉国泄漏,乃令致仕。其浚龙首渠,起凝晖殿,雕饰绮焕,徙佛寺花木以植于庭。有程异、皇甫镈者,奸纤用事,二人领度支盐铁,数贡羡余钱,助帝营造。帝又以异、镈平蔡时供馈不乏,二人并命拜同平章事。度延英面论曰:"程异、皇甫镈,钱谷吏耳,非代天理物之器也。陛下徇耳目之欲,拔置相位,天下人腾口掉舌,以为不可,于陛下无益。愿徐思其宜。"帝不省纳。度三上疏论之,请罢己相位,上都不省。事见《镈传》。

又贾人张陟负五坊使杨朝汶息利钱潜匿,朝汶于陟家得私簿记,有负钱人卢载初,云是故西川节度使卢坦大夫书迹,朝汶即捕坦家人拘之。坦男不敢申理,即以私钱偿之。及征验书迹,乃故郑滑节度卢群手书也。坦男理其事,朝汶曰:"钱已进过,不可复得。"御史中丞萧俛及谏官上疏陈其暴横之状,度与崔群因延英对,极言之。宪宗曰:"且欲与卿商量东军,此小事我自处置。"度奏曰:"用兵,小事也;五坊追捕平人,大事也。兵事不理,只忧山东;五坊使暴横,恐乱辇毂。"上不悦。帝久方省悟,召杨朝汶数之曰:"向者为尔使我羞见宰相。"遽命诛之。

初,淮、蔡既平,镇、冀王承宗甚惧。度遣辩士游说,客于赵、魏间。使说承宗,令割地入质以效顺。故承宗求援于田弘正,由度使客讽动之,故兵不血刃,而承宗鼠伏。

十三年,李师道翻覆违命,诏宣武、义成、武宁、横海四节度之师与田弘正会军讨之。弘正奏请取黎阳渡河,会李光颜等军齐进。帝召宰臣于延英议可否,皆曰:"阃外之事,大将制之,既有奏陈,宜遂其请。"度独以为不可,奏曰:"魏博一军,不同诸道。过河之后,却退不得,便须进击,方见成功。若取黎阳渡河,既才离本界,便至滑州,徒有供饷之劳,又生顾望之势。况弘正、光颜并少威断,更相疑惑,必恐迁延。然兵事不从中制一定处分。或虑不可。若欲于河南持重,则不如河北养威。不然,则且秣马厉兵,候霜降水落,于杨刘渡河,直抵郓州。但得至阳谷已来下营,则兵势自盛,贼形自挠。"上曰:"卿言是矣。"乃诏弘正取杨刘渡河。及弘正军既济河而南,距郓州四十里筑垒,贼势果蹙。顷之,诛师道。

度执性不回,忠于事上,时政或有所阙,靡不极言之,故为奸臣皇甫镈所构,宪宗不悦。十四年,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穆宗即位,长庆元年秋,张弘靖为幽州军所囚,田弘正于镇州遇害,朱克融、王廷凑复乱河朔,诏度以本官充镇州四面行营招讨使。时骄主荒僻,辅相庸才,制置非宜,致其复乱。虽李光颜、乌重胤等称为名将,以十数万兵击贼,无尺寸之功。盖以势既横流,无能复振。然度受命之日,搜兵补卒,不遑寝息。自董西师,临于贼境,屠城斩将,屡以捷闻。穆宗深嘉其忠款,中使抚谕无虚月,进位检校司空,兼充押北山诸蕃使。

时翰林学士元稹,交结内官,求为宰相,与知枢密魏弘简为刎颈之交。稹虽与度无憾,然颇忌前达加于己上。度方用兵山东,每处置军事,有所论奏,多为稹辈所持。天下皆言稹恃宠荧惑上听,度在军上疏论之曰:

臣闻主圣臣直。今既遇圣主,辄为直臣,上答殊私,下塞群谤,誓除国蠹,无以家为。苟献替之可行,何性命之足惜?伏惟皇帝陛下恭承丕业,光启雄图,方殄顽人之风,以立太平之事。而逆竖构乱,震惊山东;奸臣作朋,挠败国政。陛下欲扫荡幽、镇,宜肃清朝廷。何者?为患有大小,议事有先后。河朔逆贼,只乱山东;禁闱奸臣,必乱天下。是则河朔患小,禁闱患大。小者,臣等与诸戎臣必能翦灭;大者,非陛下制断,非陛下觉悟,无计驱除。今文武百僚,中外万品,有心者无不愤忿,有口者无不咨嗟。直以威权方重,奖用方深,无所畏避,不敢抵触,恐事未行祸已及,不为国计,且为身谋。

臣比者犹思隐忍,不愿发明。一则以罪恶如山,怨谤如雷,伏料圣明,必自诛殛;一则以四方无事,万枢且过,虽纪纲潜坏,贿赂公行,俟其贯盈,必自颠覆。今属凶徒扰攘,宸衷忧轸,凡有制命,计于安危。痛此奸邪,恣行欺罔,干乱圣略,非止一途。又翰苑旧臣,结为朋党,陛下听其所说,更访于近臣,私相计会,更唱迭和,蔽惑聪明。所以臣自兵兴已来,所陈章疏,事皆要切,所奉书诏,多有参差。惜陛下委付之意不轻,被奸臣抑损之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