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困知勉行,积厚成器

2.关于知行合一的三个分论点

3.勉而行之是什么意思

困知勉行翻译_困知勉行

和衷共济 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困知勉行 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磨杵成针 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厌难折冲 指能克服困难,抗敌取胜。

同心共济 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咬紧牙关 谓尽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难。

困知勉行,积厚成器

我对于各种事情都坚持在困难中不断学习尽力实践的办法,你不可求名气太急骤,求效果太迅捷。

这是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的话:“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余:我。尔:你。困知勉行:成语,意思是在困难中学习知识尽力实践。

关于知行合一的三个分论点

我们都知道,校训向来不仅是一所学校珍贵的价值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一所学校精神的集中表达。

我们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训是:困知勉行、积厚成器

 下面我来说一下我对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训的含义的理解:

 困知勉行:出自《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尽力实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积厚成器:出自《旧唐书·韩弘传》:“降神挺材,积厚成器,中蕴深闳之量,外标严重之姿。”意思是指指根基深厚,养成才干。

? 那么这样看,我们校训的含义整合起来就是:在求知过程中遭遇到困境,更要知道勉励自己继续前行,积累起厚实的基础才可以成为国之重器。

 在我看来,我们的校训是激励全校师生,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进取,厚积薄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读来朗朗上口,想来意味深长。

勉而行之是什么意思

关于知行合一的三个分论点:

知行合一还分三个论点——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

上等气禀的人,天生就按原则做,这叫“生知安行”——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只要不按原则做,他心里就不安、不舒服,会自动矫正过来。

中等气禀的人,是“学知利行”——学而知之,利而行之。要知道了、理解了这样做对自己有利、能得,然后才去做。

下等气禀的人,是“困知勉行”——困而知之,勉而行之。得了教训,受到教育之后,再勉强自己去做。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勉而行之,意思是尽力去做。

勉 miǎn力量不够而尽力做:勉力。

困知勉行  kùn zhī miǎn xíng

解释 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尽力(努力),实行(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学到知识,有了知识就努力实践。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