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面是论的四字成语

2.带论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3.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原文及赏析

4.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

5.写成语接龙论啥啥啥

6.明是非知对错成语?

7.池上二绝原文_翻译及赏析

论列是非_论列是非的意思

播弄是非挑拨是非。是非:纠纷,口舌。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那也是一种是非,这也是一种是非。比喻说话圆滑,不得罪人。

颠倒是非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独是独非指不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大是大非指带有原则性、根本性的是非问题。

耳目非是指声色不同于平常。

复是为非是:正确的;非:错误的。把正确的翻过来当成错误的。

覆是为非是:正确的;非:错误的。把正确的翻过来当成错误的。

非昔是今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功过是非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

改是成非是:正确的,对的;非:错误的。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指颠倒是非。

公是公非公认的是非。

古是今非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国是日非国是:国家大事。国家的前景一天不如一天。

混淆是非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积非成是指长期所形成的错误,往往被当作正确的。

讲是说非犹言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今是昔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同“今是昨非”。

今是昨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口是心非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面是背非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貌是情非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面是心非指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

貌是心非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同“貌是情非”。

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掠是搬非指搬弄是非。

类是而非类:类似;是:正确的;非:错误的。貌似正确的,实际上是错误的。也指是非不分明,模棱两可。

撩是生非惹是生非,造成麻烦后果。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犹言解铃还是系铃人。指谁惹起的是非,还得由谁来了结。

扭是为非硬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形容颠倒是非,强词夺理。

人非物是指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惹是生非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惹是招非引起麻烦之事。

人我是非是非:争执,纠纷。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害关系和纠纷。

是而非之,非而是之对的以为不对,不对的以为对。指是非不分。

是非不分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

是非得失正确与错误,所得与所失。

似非而是看来与常识相矛盾或相反而事实上却可能是正确的。

是非分明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是非好歹歹:坏。正确与错误,好的与坏的。指对事情的评价。

是非混淆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是非口舌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是非轻重正确和谬误,事情的重要与不重要。

是非曲直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

是非人我正确与错误,他人与自己。泛指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是非之地有麻烦或争议的地方。

是非只为多开口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是非之心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是非自有公论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是古非今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定现代的。

说是道非评说是非。也指搬弄口舌。同“说是谈非”。

似是而非似:像;是:对;非:不对。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是是非非是是:第一个“是”表示肯定,第二个“是”指正确的东西。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说是弄非评说是非。也指搬弄口舌。同“说是谈非”。

谁是谁非犹言谁对谁错。

随声是非指自己没有独立的是非观念,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非,自己也说非。

说是谈非评说是非。

是耶非耶耶:语助词,表疑问。是呢?不是呢?

挑唆是非挑唆:挑逗,引动。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

讨是寻非挑剔,寻找是非。形容存心找岔子。

无间是非指不分别是非。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无是无非没有是也没有不是。比喻空闲,没有事情。

悬断是非悬:凭空,没有依据。凭空推断是非对错。

习非成是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习非胜是习:习惯;非:错误的;是:正确的。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正确的。

闲非闲是无关紧要的是非、议论。同“闲是闲非”。

淆混是非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淆乱是非淆乱:混淆,混乱。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闲是闲非无关紧要的是非、议论。

研核是非核:对照,考核。研究考核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言是人非指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

昨非今是非:不对,错误;是:对,正确。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

质非文是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招是惹非招惹是非。指无故生事。

招是生非招惹是非。指无故生事。

前面是论的四字成语

论指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包含论的成语有什么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论字成语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论字基本字义

 [ l?n ] 1.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2.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3.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4.看待:一概而~。 5.衡量,评定:~罪。~功行赏。 6.按照:~件。~资排辈。 7.姓。

 [ l?n ] 1.古同?伦?,条理。 2.〔~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古同?抡?,挑选。

带有论的成语

 置之弗论 迂谈阔论 论道经邦 谈天论地 拔剑论功 论今说古 议论 谬论 虚论高议 议论纷纭 论长说短 存而不论 数短论长 谈古论今 持平之论 崇论谹议 诛心之论 论短道长 数白论黄 道长论短 违心之论 同日而论 议论风发 一概而论 长谈阔论 争长论短 谠言嘉论

论字相关成语意思

 1) 违心之论:与内心相违背的话。

 2) 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3) 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4) 虚论高议: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5) 凿空之论:空泛而没有根据的言论。

 6) 言论风生: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7) 要而论之: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8) 一概而论: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9) 一褱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同?一概而论?。

 10) 一偏之论: 偏于一面的议论。

 11) 争长论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12) 争短论长:犹争长竞短。

 13) 争多论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14) 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15) 诛心之论: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16) 直言正论:正直公道的言论。

 17)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18) 樽酒论文: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19) 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20) 讲古论今:谈论古今事情,形容话题广泛。

 21) 较武论文: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22) 经邦论道: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23) 就事论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

 24) 闳言高论:指博大高远的议论。

 25) 纪纲人论: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包含论字成语解释

 1) 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2) 论功受赏: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3) 论功行封: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4) 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5) 论黄数白: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6) 论短道长: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

 7) 论今说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8) 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9) 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10) 论世知人:犹言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11) 论心定罪: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12) 论议风生: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13) 论资排辈: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根据资历深浅、辈份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14) 阔论高谈:阔:广阔;高:高深。多指不着边际地议论。

 15) 略迹论心: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16) 论辩风生: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17) 论长道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18) 论高寡合: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19) 论功封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20)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21) 粲花之论: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22)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23)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24)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25) 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看了论字成语的人还看:

1. 宏观论 打一成语

2. 论开头有什么四字成语 ?

3. 关于文雅的成语及解释

4. 关于?一?的成语大全

带论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1. 第一个字是论的四字词语

一鞍一马比喻一夫一妻。

一班半点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一斑半点比喻极小部分。一笔不苟不苟:不苟且。

连一笔都不马虎。一病不起得病后就再也起不了床。

比喻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一波才动万波随指一波方动,万波随之而起。

比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一秉大公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一步登天登:上。一步跨上青天。

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

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一表非凡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一表非俗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一笔勾倒把账一笔抹掉。

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一笔勾断全部取消之意。

同“一笔勾消”。一笔勾绝把账一笔抹掉。

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一笔勾消全部取消之意。

亦作“一笔勾销”。一笔勾销把账一笔抹掉。

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一报还一报指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

也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榜尽赐指考生全部被录取。

一般见识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一斑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一鼻孔出气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

一鼻孔通气同一个鼻孔出气。比喻立场、观点、主张完全一致。

一笔抹摋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同“一笔抹煞”。

一笔抹倒画一笔,全部抹掉。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一笔抹煞抹煞:勾销。画一笔,全部抹掉。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一不扭众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一不拗众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一秉虔诚指诚心诚意。一表人才表:指外貌。

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一表人材形容容貌英俊。

表,仪表。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像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一表人物形容容貌英俊。表,仪表。

一别如雨像雨落下以后不能再返回到云里一样。形容离别以后再难相见。

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一把死拿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

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一步三摇指人走路摇晃或者悠闲自得的样子一波三折波:指书法中的捺;折:指写字时转笔锋。

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

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一败涂地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

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一表堂堂形容仪表堂皇。

一波万波比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同“一波才动万波随”。

一波未成,一波已作一个波浪还没形成,另一个波浪又起来了一般无二完全一样,没有不同的地方。一碧无际形容水面或天空一片碧绿或碧蓝,广阔无际。

一本万利本钱小,利润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

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

一百五日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指寒食日。

一本万殊本:根源;万:许多;殊:不同。事物虽然千差万别,其实本源同一。

比喻事物万变不离其宗。一瓣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

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一鞭先着 晋 刘琨 少负志气,与 祖逖 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着鞭。”

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

亦泛指先行。 一鞭先著后以为争先的典实。

亦泛指先行。一班一辈指同等,不相上下。

一彼一此一时那样,一时这样。指局势或情况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一饱眼福眼福:看到珍奇或美好事物的福份。形容看到了不易见到的美好事物。

一步一鬼走一步路就好像碰到一个鬼。形容遇事多疑。

一步一个脚印比喻做事踏实。一步一计指人善于使用计谋,诡计多端。

一班一级犹言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一钵一瓶钵、瓶:和尚的饮食器具。指和尚云游时的简单食具。

形容家境贫寒一步一趋步:行走;趋:快走。别人走一步,他也走一步。

形容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一鞭一条痕比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同“一棒一条痕”一棒一条痕本为佛教禅宗习用语。

后比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掴:用巴掌打。

抽一鞭出现一条血痕,打。

2. 最后一个字是“谈”的四字词语

1.巷议街谈拼音:xiàng yì jiē tán释义:大街小巷间人们的议论.语出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2.雄辩高谈拼音:xióng biàn gāo tán释义:辩论充分有力,言词豪放不羁.形容能言善辩.亦作“高谈雄辩”.3.皮相之谈拼音:pí xiāng zhī tán释义:指只看外表,不求深入理解的肤浅见解4.流口常谈拼音:liú kǒu cháng tán释义:挂在嘴上的老话.5.夸夸而谈拼音:kuā kuā ér tán释义: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6.阔论高谈拼音:kuò lùn gāo tán释义:指不切实际的空洞言论或广博高妙的议论7.家丑不可外谈拼音:jiā chǒu bù kě wài tán释义: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同“家丑不可外扬”.8.俭腹高谈拼音:jiǎn fù gāo tán释义:俭腹:腹中空空,比喻知识匮乏.腹中知识匮乏,却喜欢高谈阔论.9.经验之谈拼音:jīng yàn zhī tán释义:指言谈有亲身实践作为根据;能使人信服、感动.10.混作一谈拼音:hùn zuò yī tán释义:见“混为一谈”.11.泛泛之谈拼音:fàn fàn zhī tán释义:一般化地泛泛地谈谈(泛泛:浮浅不深入).指讲话或写文章不深刻.12.传为笑谈拼音:chuán wéi xiào tán释义:笑谈:笑话;笑料.流传开去成为人们谈笑的资料.13.传为美谈拼音:chuán wéi měi tán释义:美谈:人们津津乐道的好事.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14.不根之谈拼音:bù gēn zhī tán释义:根:根据;谈:言论.指没有根据的言论15.熬清守谈拼音:áo qīng shǒu dán释义: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3. 头一个字是论的四字成语

论辩风生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论长道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论长说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论短道长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

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

论,通“抡”。论功封赏论:按照。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论高寡合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论甘忌辛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执。

论功受赏评定功劳,接受赏赐。论功行封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论功行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黄数白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

极言财富之多。论黄数黑数:数落,批评。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论今说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论世知人犹言知人论世。

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论心定罪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论议风生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论一增十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论资排辈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

根据资历深浅、辈份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4. 头一个字是论的四字成语

论辩风生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论长道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论长说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论短道长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

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论功封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高寡合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论甘忌辛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执。

论功受赏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论功行封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论功行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黄数白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论黄数黑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论今说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论世知人犹言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论心定罪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论议风生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论一增十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

论资排辈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根据资历深浅、辈份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5. 论论开头的四字成语

没有哦论辩风生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论长道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论长说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论短道长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

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

论,通“抡”。论功封赏论:按照。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论高寡合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论甘忌辛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执。

论功受赏评定功劳,接受赏赐。论功行封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论功行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黄数白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

极言财富之多。论黄数黑数:数落,批评。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论今说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论世知人犹言知人论世。

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论心定罪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论议风生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论一增十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论资排辈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

根据资历深浅、辈份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你能用到吗?纳吧~~。

6.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论字打头的

论甘忌辛 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执。

论功行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黄数黑 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论辩风生 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论长道短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论长说短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论道经邦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论德使能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论短道长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

论高寡合 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论功封赏 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功受赏 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论功行封 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论黄数白 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论今说古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论列是非 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论千论万 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论世知人 犹言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论心定罪 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论议风生 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7. 带论字的四字成语

1. 相提并论、

2. 议论纷纷、

3. 平心而论、

4. 奇谈怪论、

5. 论功行赏、

6. 不刊之论、

7. 一概而论、

8. 格杀勿论、

9. 无论如何、

10. 就事论事、

11. 谈古论今、

12. 高谈阔论、

13. 自有公论、

14. 长篇大论、

15. 论黄数白、

16. 齿牙余论、

17. 笃而论之、

18. 违心之论、

19. 笃论高言、

20. 纷纷议论、

21. 粲花之论、

22. 争论不休、

23. 议论英发、

24. 目睫之论、

25. 涩于言论、

26. 物论沸腾、

27. 尊酒论文、

28. 知人论世、

29. 成败论人、

30. 存而不论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原文及赏析

1.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论字打头的

论甘忌辛 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执。

论功行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黄数黑 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论辩风生 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论长道短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论长说短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论道经邦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论德使能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论短道长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

论高寡合 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论功封赏 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功受赏 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论功行封 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论黄数白 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论今说古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论列是非 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论千论万 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论世知人 犹言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论心定罪 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论议风生 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2. 带汉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彪形大汉、绿林好汉、气冲霄汉、河汉江淮、汉人煮箦、铮铮铁汉、江汉朝宗、汉官威仪、楚界汉河、气逾霄汉、河汉无极、披霄决汉、河汉吾言、江汉之珠、碑沉汉水、好汉英雄、胡言汉语、邈若河汉、拔赵易汉、气逾霄汉、汉上骄子等。

一、彪形大汉 [ biāo xíng dà hàn ]

解释:彪:小老虎,比喻躯干壮大;汉:男子。身材高大、结实的男子。

出自: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金奎也选了二十名彪形大汉,教他们十八般武艺。”

二、铮铮铁汉 [ zhēng zhēng tiě hàn ]

解释:指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

出自:孙开泰 孙东《吴起传》第九回:“别看吴锋当初烧人家谷仓的时候是一条死都不怕的铮铮铁汉,可有的时候他简直像个小孩子——哪有热闹往哪钻。”

三、江汉朝宗 [ jiāng hàn cháo zōng ]

解释: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朝宗:诸侯朝见天子,借喻百川入海。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出自:周 先秦诸子《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译文:诸侯朝见天子都朝向大海的方向。

四、楚界汉河 [ chǔ jiè hàn hé ]

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出自: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五、好汉英雄 [ hǎo hàn yīng xióng ]

解释:非凡出众的人物。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随你好汉英雄,怎出高城峻垒?”

3. 带中字四字成语大全

含中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古今中外、美中不足、百发百中、目中无人、管中窥豹、中流砥柱、

雪中送炭、中西合璧、驰名中外、空中楼阁、火中取栗、秀外慧中、

无中生有、恶意中伤、粗中有细、一语中的、逐鹿中原、如日中天、

水中捞月、中庸之道、乐在其中、外强中干、急中生智、中饱私囊、

女中豪杰、从中作梗、中道而废、个中滋味、人中之龙、切中要害

俭不中礼、人中龙虎、禁中颇牧、筐箧中物、堕云雾中、木直中绳、

深中笃行、臼中无釜、中天婺焕、锥出囊中、水中著盐、谈言微中、

暗中倾轧、十发十中、亿则屡中、中心如噎、庸中佼佼、日中则昃、

哀乐中节、胸中无数、命中注定、深中肯綮、虱处裈中、万选万中、

待字闺中、非池中物、黄中内润、女中尧舜、胸中磊块、桑中之喜

中郎有女、隙中观斗、多言或中、尝在围中、口中蚤虱、节中长节、

丝竹中年、曳尾涂中、同中之异、雀屏中选、了然于中、药笼中物、

牖中窥日、月中聚雪、囊漏贮中、囊中取物、家势中落、中江举帆、

闳中肆外、机中锦字、泥中之对、从中斡旋、神仙中人、玉毁椟中、

梦中说梦、大中至正、切中时弊、中留不报、画中有诗、蓬生麻中

4. 带有从的四字成语大全

含从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从容不迫、从天而降、从善如流、择善而从、无所适从、从长计议、

喜从天降、言听计从、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病从口入、从中作梗、

从轻发落、力不从心、何去何从、祸从口出、唯命是从、碍难从命、

各从所好、霞振云从、溯流从源、行不从径、弃恶从德、过从甚密、

投笔从戎、三占从二、凫鹤从方、不知所从、横从穿贯、怒从心生

降格相从、枝附影从、执意不从、枵腹从公、惟上是从、弃德从贼、

顺从其美、从俗就简、急处从宽、苟容曲从、从中斡旋、广谋从众、

审慎从事、舍经从权、委曲从俗、面从腹非、择祸从轻、杖履相从、

从一以终、配享从汜、降邪从正、善善从长、操切从事、从令如流、

指顾从容、面从背违、从恶如崩、家道从容、文从字顺、从流忘反

响和景从、舍正从邪、从风而服、罪疑从轻、从容应对、以色从人、

胁从罔治、坚执不从、唯利是从、计合谋从、肩从齿序、云集景从、

合从连衡、从中渔利、退食从容、鸡尸牛从、云合影从、从善如登、

各从其类、面从背言、从容指顾、青州从事、悲从中来、随类相从、

应天从民、誓死不从、从俗浮沉、惟命是从、十部从事、祸从天降

5. 字成语 四字成语大全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不易一字 不更动一个字。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拆白道字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

待字闺中 字:许配;闺:女子卧室。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旧指女子成年待聘。

瓜字初分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金字招牌 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

句斟字酌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片言只字 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片纸只字 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识文断字 识字。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十字街头 指纵横交叉、繁华热闹的街道。也借指人世间,现实社会。

十字路口 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文从字顺 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一字褒贬 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一字不苟 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6. 四字成语大全

首页 > 成语大全 > 四字成语大全 描写人间情谊的四字成语 描写人间情谊: 恩重如山 深情厚谊 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 血浓于水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赤诚相待 肝胆相照 生死相依 说明知事晓理方面: 循序渐进 日积月累 温故知新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学无止境 学海无涯 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 开卷有益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描写事物的气势、气氛: 无懈可击 锐不可当 雷厉风行 震耳欲聋 惊心动魄 铺天盖地 势如破竹 气贯长虹 万马奔腾 如履平地 形容四季特点: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春华秋实 春风化雨 骄阳似火 暑气蒸人 烈日炎炎 秋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形容繁荣兴盛景象: 济济一堂 热火朝天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座无虚席 高朋满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川流不息 描写美的景和物: 美不胜收 蔚为壮观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玉宇琼楼 美妙绝伦 巧夺天工 锦上添花 粉妆玉砌 别有洞天 描写山水美景: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练腾空 烟波浩渺 描写花草树木: 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郁郁葱葱 古树参天 万木争荣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绿树成荫 描写日月风云: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银装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云雾迷蒙 风清月朗 春风化雨 暴风骤雨 风驰电掣 沸沸扬扬、纷纷籍籍、纷纷攘攘、纷纷扰扰、纷纷扬扬 纷纷洋洋、纷纷拥拥、风风火火、风风雨雨、风风韵韵 服服贴贴、干干翼翼、鼓鼓囊囊、鬼鬼祟祟、浩浩荡荡 浩浩汤汤、赫赫巍巍、赫赫炎炎、赫赫扬扬、哼哼唧唧 轰轰烈烈、花花绿绿、慌慌张张、恍恍荡荡、昏昏沉沉 昏昏噩噩、昏昏浩浩、昏昏默默、浑浑沉沉、浑浑沌沌 浑浑噩噩、混混沌沌、混混噩噩、混混沄沄、汲汲皇皇 汲汲忙忙、继继承承、继继存存、继继绳绳、家家户户 结结巴巴、兢兢干干、兢兢乾乾、兢兢业业、兢兢翼翼 兢兢战战、踽踽凉凉、侃侃谔谔、侃侃訚訚、口口声声 哭哭啼啼、款款深深、拉拉扯扯、拉拉杂杂、唠唠叨叨 磊磊落落、离离矗矗、历历落落、踉踉跄跄、两两三三 烈烈轰轰、林林总总、零零星星、荦荦确确、落落穆穆 马马虎虎、忙忙碌碌、懵懵懂懂、迷迷荡荡、密密层层 渺渺茫茫、明明白白、明明赫赫、暮暮朝朝、袅袅娜娜 袅袅娉娉、袅袅亭亭、袅袅婷婷、嗫嗫嚅嚅、扭扭捏捏 婆婆妈妈、七七八八、栖栖遑遑、期期艾艾、嘁嘁喳喳 千千万万、乾乾翼翼、勤勤恳恳、卿卿我我、攘攘熙熙 日日夜夜、洒洒潇潇、三三两两、三三四四、三三五五 善善恶恶、生生世世、生生死死、十十五五、是是非非 斯斯文文、忐忐忑忑、堂堂正正、滔滔汩汩、滔滔滚滚 陶陶兀兀、忑忑忐忐、腾腾兀兀、啼啼哭哭、条条框框 偷偷摸摸、吞吞吐吐、万万千千、巍巍荡荡、唯唯否否 唯唯诺诺、委委佗佗、熙熙壤壤、熙熙攘攘、熙熙融融 蝎蝎螫螫、心心念念、伈伈睍睍、星星点点、星星落落 形形 *** 、虚虚实实、絮絮叨叨、煦煦孑孑、燕燕莺莺 洋洋洒洒、洋洋纚纚、摇摇摆摆、业业矜矜、业业兢兢 隐隐约约、营营苟苟、营营逐逐、影影绰绰、庸庸碌碌 悠悠荡荡、悠悠忽忽、鱼鱼雅雅、郁郁苍苍、郁郁沉沉 郁郁葱葱、郁郁累累、郁郁芊芊、元元本本、原原本本 原原委委、源源本本、岳岳磊磊、岳岳荦荦、晕晕沉沉 詹詹炎炎、战战惶惶、战战兢兢、战战栗栗、战战业业 铮铮佼佼、整整截截、正正经经、正正气气、正正堂堂 支支吾吾、支支梧梧、逐逐眈眈、孜孜汲汲、孜孜矻矻 孳孳汲汲、孳孳矻矻、子子孙孙、总总林林。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

《报任少卿书》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

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据书中“会东从上来”及“薄从上雍”二事,司马迁写这封信,在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冬。致书的对象任少卿,名安,这时下狱。旧说,安这次下狱被处死。然据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任安诛死,是坐戾太子案,当在征和二年(前91),褚少孙在《史记·田叔列传》后面补叙任安事,载武帝语: “任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尝活之。”则太始四年之狱,安或再遇赦,后死于北军护军使者任内。任安下狱前,司马迁任中书谒者令,掌“领赞尚书,出入奏事”,职属宫廷机要,安要他“推贤进士”,为朝廷荐举人才。司马迁自以为前数年因李陵事下狱,受过“腐刑”,是莫大的耻辱,不配做这种事。在信中,引证古今,抒发愤懑,对当时的现实及其自身的遭遇,都有深刻的反映。文长一千三百余字,可分为六大段: 首尾两段述复信延迟原因及复信时的心情;第二段述不配“推贤进士”的缘故;第三段述为李陵事下狱的经过;第四段述忍辱受刑;第五段述如何完成《史记》的写作。书中主要内容,有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反映了司马迁的光辉性格和封建统治者的一些恶劣行为。司马迁在书中称赞“慷慨之士”和“倜傥非常之人”,他自己正是地地道道的这种人。因为这样,他对受“腐刑”的耻辱,极为强调,认为“大质已亏”,“在阘茸之中”,至于“无可比数”,“虽累百世,垢弥甚耳”;如再“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但无地自容,而且“轻朝廷,羞当世之士”,绝不能再做什么“推贤进士”之事。越是强调自己受刑后的卑贱,越见出作者的倔强与对屈辱的不能容忍。他认为在受刑前理应“引决自裁”,不该苟且偷生,受此屈辱。这充分表现他性格的刚烈。他所以受此耻辱,又是出于正直敢言和对朝廷的忠诚。当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发生,在朝廷“大臣忧惧,不知所出”,“全躯保妻子之臣”及平时对李陵有“睚眦”之怨的人一片“媒孽其短”的声中,他挺身而出,说了一些公道话。李陵降敌,有失民族气节;但在当时,他的遭遇却又值得同情。司马迁与李陵无私交,然观察李陵平时的为人,“有国士之风”;兵败前的忠勇苦战,确有“出万死不顾一生”之概,情状感人。李陵之败,本来为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贰师将军李广利所误,主要责任在彼。司马迁要武帝考虑李陵平日的为人及此次作战情况,略观动静。武帝袒护李广利,以为司马迁的发言,是“沮贰师”,即有伤李广利。遂如《史记》所载,“族陵母妻子”,断陵赎罪之路;并下司马迁于狱,施以酷刑,以泄私愤。这些,反映了司马迁性格的另一光辉侧面,并反映了汉武帝的处事不公、威福无常,以及朝官权贵的势利和无能。

其二,反映了封建刑狱制度的黑暗、残酷。汉初,原有纳钱谷可以赎罪和拜爵之举,司马迁受处分,“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入狱后,以其性格的慷慨刚烈,也不免要“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正惕息”。他进而从周文王(西伯)、李斯、韩信(淮阴侯)、彭越、张敖、周勃(绛侯)、窦婴(魏其侯)、季布、灌夫等人入狱和受刑的事,指出在刑罚、狱官、狱卒的“积威约之势”的驱迫下,这些著名人物,包括自己在内,同样屈身受辱,“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这除了涉及人情冷暖和皇帝的“左右亲近”的畏怯之外,主要反映封建刑狱制度的黑暗和残酷。

其三,在我国文学史上,最早提出了“发愤著书”的理论。司马迁认为“腐刑”之辱不可忍,但书中却又指出自己碰到时,是“就极刑而无愠色”。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又认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时未对祖国和人民做出志所久存、力所能及的重要贡献,轻意一死,“轻于鸿毛”;他的顽强的历史责任感不容许他这样做,他只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咬着牙根忍受下来。他以自己的痛苦实践,并总结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在患难中或残废中著书,以及“《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大量事例,提出了发愤著书、患难著书的理论。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首创的,对于我国文学的发展,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其四,揭露封建帝王对待史官的态度和自己写作《史记》的情况。书中揭露史官并不为封建帝王所重视,成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的职务。但作者担任史官,并不因受到这种待遇而消沮,他意识到史官责任的重大,立志要为祖国写出第一部规模宏伟、全面而有系统的通史,这就是他忍死忍辱,而用血泪、生命换来的《史记》一书。他艰辛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要把《史记》写成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实践证明,他坚强的意志和辛苦的劳动,使他达到这种目的,《史记》终于成为我国一部空前的、具有丰富史料、卓越史识,并有极高文学价值的伟大著作。书中这些话,对于我们理解《史记》这一部伟大著作,是很有帮助的。

书中所表达的这些思想内容,无疑都是可贵的。更为难能的,是作者能以非凡的文学才能,把这些思想内容,写得震撼人心,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主要来自文章的 *** 和气势。司马迁既具有过人的激烈、慷慨和正义感强的性格,又有对于封建制度、封建统治的黑暗面的深切感受,对自己受刑以后的愤懑的长期郁积,对人生态度和历史责任感的反复思考,自然要在心中熔成一股火山下面的洪流、烈焰般的 *** 。一旦遇到写信的机会,又自然要迸喷而出,让这股洪流、烈焰去发放无限的光热。这就使文章无论是叙事或议论,都成为带着血泪、充满悲愤的控诉,成为抒情诗化的最强音,力量所至,飙扫涛卷。这种气势力量,又通过文章的语言形式,主要表现于如下的三个方面:

其一,急言极论,接连倾泻。书中历叙士德的五种表现,自己受“腐刑”之辱的“无所比数”,自己出仕后的种种矛盾,李陵的为人及其苦战情况,朝廷对于李陵的反应,各种刑罚的耻辱性的比较,历史上著名人物受罚就刑的态度,历史上发愤著书的事例,《史记》的内容和写作意图,或连类而及,或对比相触,都是一事接着一事,一例接着一例,思绪涌发,语不中断,用重叠、排比的句式,一气倾泻而下,既显得内容洋溢充实,又显得气势浩荡强盛。

其二,磅礴感情,起伏盘旋。书中所写,以忍辱受刑、忍痛著书的感情为主。这种感情,四面磅礴,不断起伏、沁透于各段之中,特别在首尾两段,更是呼应盘旋,贯注到底。这更使文章的主旋律的力量周遍伸张,始终不懈,更加强了文章的气势。

其三,在奔放中又极尽曲折、顿挫的能事。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是一气倾泻的;但每叙一事或每发一议,又往往是层次多而转接自然,以奔放的气机挟曲折的思路以行。这种曲折,既不伤文章的奔放气势,相反的又以顿挫的力量加强了它。如第一段自“若望仆不相师”至“而与谁语”,“何则”至“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第三段自“仆少负不羁之行”至“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自“其素所蓄积也”至“私心痛之”;第四段,自“与蝼蚁何以异”至“用之所趋异也”,自“当此之时”至“曷足贵乎”;第五段自“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至“况仆之不得已乎”……凡此之类,不胜备举,都是层次转折既多,机调又奔放直下,顿挫有加,而气势更旺的。

由于如上的特色,故整篇文章,以其过人的丰富、强烈、奔放的思想感情,形成卓绝千古的浩荡雄伟的气势。宋真德秀评为“跌宕奇伟”;清方苞评为“如山之出云,如水之赴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后来惟韩退之《答孟尚书书》类此”;林云铭评为“通篇淋漓悲壮,如泣如诉,自始至终,似一气呵成”;浦起龙评为“沉雄激壮,如江海之气,横空上出,摩荡六虚”: 都颇能得其气概。

〔注〕

太史公: 即太史令。此为司马迁自谓。牛马走: 谓如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犹言仆人,为司马迁自谦之词。

接物: 待人接物。

望: 抱怨。

罢: 同“疲”。驽(nú 奴): 驽马,跑不快的马。罢驽,喻人疲弱,才能低下。

身残处秽: 指身遭腐刑,处于受污辱的可耻地位。

钟子期、伯牙: 春秋楚国人。伯牙善鼓琴,志在高山流水。钟子期精于音乐,闻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谓世无知音者,遂绝弦破琴,终身不再鼓琴。事见《吕氏春秋·本味》。

说: 通“悦”。容: 修饰打扮。

大质: 身体,体质。

随、和: 指随侯珠、和氏璧,均为天下至宝。喻指美好的才德。

由、夷: 指许由、伯夷,均为古代品行高洁的贤士。

自点: 自污。点,玷污,污辱。

东从上来: 指随汉武帝从东方回长安。

卒(cù 促)卒: 匆促。间: 间隙。

薄: 迫。雍: 古县名,在今陕西凤翔南。本春秋雍邑,秦曾建都于此。汉武帝常至此祭祀天神。

不可为讳: 不可避忌,指任安不可避免要被处死。

长逝者: 死者,指将死的任安。

符: 符信,凭据。

憯(cǎn 惨): 同“惨”。

比数: 同列,相提并论。

卫灵公: 春秋时卫国国君,名元,公元前534—前493年在位。雍渠: 卫灵公宠爱的宦官。

商鞅: 战国时政治家,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景监: 秦孝公宠幸的太监。商鞅因景监推荐而被秦孝公重用。赵良: 秦国的贤士。

同子: 指汉文帝时的宦官赵谈。司马迁避父讳,故称同子。袁丝: 即袁盎(丝为其字),汉文帝时以直谏名重朝廷。绪业: 遗业。

待罪辇毂下: 谦词,指在皇帝周围做官。

惟: 思。

拾遗补阙: 为皇帝补救过失,指讽谏。

岩穴之士: 古时隐士多山居,故称岩穴之士。

下大夫: 太史令官禄六百石,位为下大夫。

外廷: 即外朝。汉代朝官分内朝官和外朝官。汉武帝以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近臣组成内朝,参与国家大事决策。丞相为首的外朝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

阘茸(tà róng 踏戎): 卑贱。

周卫: 宿卫周密,这里指宫禁。

李陵: 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字少卿,名将李广之孙。善骑射。武帝时任骑都尉。曾率兵出击匈奴,战败投降。

趣: 同“趋”。

分别有让: 指待人接物能分别尊卑长幼,恪守礼节,有谦让的品德。

下人: 指甘居人下。

媒孽: 即媒糵。媒,酒母;糵,酒曲。酝酿之意,比喻构陷诬害,酿成其罪。

王庭: 《文选》李善注: “单于所居之处,号曰王庭。”

过半当: 超过一半。

旃(zhān 占)裘: 毡制之衣,为匈奴所穿用。这里指匈奴。

弮: 弩弓。李陵矢尽,故张空弓。

绝甘分少: 拒绝接受甘美之物,能将仅有的少量东西分给别人。

当: 相当,指抵罪之功。

暴(pù 铺): 显露。

睚眦(yá zì 牙字): 怒目而视。这里指怨忿。

理: 古代的司法机关。

囹圄(líng yǔ 玲雨): 监狱。

隤(tuí 颓): 同“颓”,败坏。

佴(èr 二): 相次,随后。蚕室: 狱名,宫刑者所居之室。《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注: “蚕室,宫刑狱名。宫刑者畏风,须暖,作窨室蓄火如蚕室,因以名焉。”

理色: 道理,脸面。

易服: 改穿囚服。

传: 指《礼记》。语出《礼记·曲礼上》: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定计: 事先打算。鲜: 鲜明,明确。

枪地: 即抢地,头触地。

西伯: 指周文王。商末周初周族领袖,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一度被纣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

李斯: 秦丞相,后被赵高陷害,腰斩于市。五刑: 古代五种刑罚,指墨(脸上刺字)、劓(割鼻)、剕(断足)、宫刑、大辟()。

淮阴: 即汉淮阴侯韩信,曾封楚王。公元前201年,有人上书告信欲谋反,高帝用陈平计,伪称将游云梦,会诸侯于陈(今河南淮阳),信至,令用刑具锁缚。械: 锁缚手足的刑具。

彭越: 字仲,汉初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人。封梁王。后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捕,下狱被杀。张敖: 汉初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人。张耳子,嗣其父为赵王。因赵相贯高等谋刺高祖,被捕下狱。南面称孤: 称王。

绛侯: 即周勃。勃以功封绛侯。吕后死后,与陈平诛杀吕产、吕禄等人,迎立文帝,任右丞相。后被人诬告,一度下狱。请室: 请罪之室,即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

魏其: 即窦婴。婴以功封魏其侯。后因与丞相田蚡交恶,被纠劾拘禁于都司空衙门的狱中。赭衣: 囚衣。三木: 加在颈、手、足上的刑具。

季布: 汉初楚人,任侠有名,项羽曾使率兵数围困刘邦。项羽败后,刘邦以千金悬赏捉拿,他匿于濮阳周氏家。后接受周氏之计,髡钳(古代刑罚,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为奴,卖身给鲁国游侠朱家。

灌夫: 曾为燕相。因辱骂丞相田蚡,被拘禁于居室。居室: 汉官署名,属少府,为拘禁的处所。

陵迟: 同“陵夷”,衰落。

引节: 守节自杀。

没世: 终身。

文王拘而演《周易》: 相传周文王被纣囚于羑里,推演伏羲所画的八卦为六十四卦,成为《周易》。

“屈原放逐”二句: 战国楚大诗人屈原因遭靳尚等人诬陷,被流放,作《离骚》。

“左丘失明”二句: 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失去视力后著《国语》。

“孙子膑脚”二句: 孙子即孙膑,战国初军事家。他被庞涓处以膑刑(剜去膝盖骨),后撰写了《孙膑兵法》。

“不韦迁蜀”二句: 吕不韦本商人,后为秦相,尊为相国。以罪免职,被迁往蜀地。曾命门客编撰《吕氏春秋》。《吕览》即《吕氏春秋》。

“韩非囚秦”二句: 韩非,战国末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后出使秦国,李斯忌其才,入狱自杀。《说难》、《孤愤》为其所作篇名。

“述往事”二句: 《文选》李善注: “言故述往前行事,思令将来人知己之志。”

究天人之际: 探究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负下: 处低下的地位。未易居: 不容易生活。

下流多谤议: 指自己居于下游容易遭到诽谤。

口语: 指为李陵辩解。

直: 同“值”,当。闺閤之臣: 指宦官一类的官职。

曼辞:美饰之辞。

写成语接龙论啥啥啥

原文: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谨再拜。

翻译:

为《太史公》做牛做马的司马迁再拜致意。

少卿足下:从前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用谨慎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像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即使才能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把这些当做光荣,只不过足以被人耻笑而自取污辱。

来信本应及时答复,刚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能见面的日子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片刻的闲工夫来详尽地表达心意。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憾。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给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何修身,是判断他智慧的凭证;能够自修其身,这是有智慧的凭证。能够怜爱别人,乐于施舍,这是行仁德的开始。取和予是否得当,这是衡量义与不义的标志。看一个人对耻辱取什么态度,就可以决断他是否勇敢。建立好的名声,这是德行的最高准则。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没有什么灾祸比贪图私利更惨的了。没有什么悲哀比伤创心灵更为可悲了。没有什么行为比使先人受辱这件事更丑恶了,没有什么耻辱比遭受宫刑更严重了。受过宫刑后获得余生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久了。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这对他是一种侮辱,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通过姓景的太监而得以谒见秦孝公,贤士赵良为此担忧;太监赵谈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自古以来,人们把与刑余之人相并列当做一种耻辱。就一般才智的人来说,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伤心丧气的,更何况气节高尚的人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才,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我凭着先父遗留下来的事业,才能够在京城任职,到已二十多年了。我常常这样想:上不能对君王进纳忠言,献出诚实的心意,而有出谋划策的称誉,从而得到皇上的信任;其次,又不能给皇上拾取遗漏,补正阙失,招纳贤才,推举能人,使隐居在岩穴中的贤士不至被埋没;对外,又不能备数于军队之中,参加攻城野战,以建立斩将夺旗的功劳;从最次要的方面来看,又不能积累老资格,在言论方面立功,谋得尊贵的官职,优厚的俸禄,来为宗族和朋友争光。这四个方面没有哪一方面做出成绩,我只能有意地迎合皇上的心意,以保全自己的地位。我没有些微的建树,从这四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了。以前,我也曾夹杂在下大夫的行列,跟在外朝官员的后面发表一些微不足道的议论。我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申张国家的法度,竭尽自己的思虑,到现在已经身体残废成为打扫污秽的奴隶,处在地位卑贱的人的行列当中,还想昂首扬眉,评论是非,不也是轻视朝廷、使当世的君子们感到羞耻吗?唉!唉!像我这样的人,尚且说什么呢?尚且说什么呢?

而且,事情的前因后果一般人是不容易弄明白的。我在少年的时候就没有卓越不羁的才华,成年以后也没有得到乡里的称誉,幸亏皇上因为我父亲是太史令,使我能够获得奉献微薄才能的机会,出入宫禁之中。我认为头上顶着盆子就不能望天,所以断绝了宾客的往来,忘掉了家室的事务,日夜都在考虑全部献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才干和能力,专心供职,以求得皇上的信任和宠幸。但是,事情与愿望违背太大,不是原先所料想的那样。我和李陵都在朝中为官,向来并没有多少交往,追求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同,从不曾在一起举杯饮酒,互相表示友好的感情。但是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确是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奉事父母讲孝道,同朋友交往守信用,遇到钱财很廉洁,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义,能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恭敬谦卑自甘人下,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急难。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做人臣的,从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很少见的了。现在他行事一有不当,而那些只顾保全自己性命和妻室儿女利益的臣子们,便跟着挑拨是非,夸大过错,陷人于祸,我确实从内心感到沉痛。况且李陵带领的兵卒不满五千,深入敌人军事要地,到达单于的王庭,好像在老虎口上垂挂诱饵,向强大的胡兵四面挑战,面对着亿万敌兵,同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杀伤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使得敌人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匈奴君长都十分震惊恐怖,于是就征调左、右贤王,出动了所有会开弓放箭的人,举国上下,共同攻打李陵并包围他。李陵转战千里,箭都射完了,进退之路已经断绝,救兵不来,士兵死伤成堆。但是,当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气的时候,兵士没有不奋起的,他们流着眼泪,一个个满脸是血,强忍悲泣,拉开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拼死杀敌。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能超过的。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但看他的意思,是想寻找机会报效汉朝。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但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我内心打算向皇上陈述上面的看法,而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的看法,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我没有完全说清我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我是攻击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付狱官处罚。我的虔敬和忠诚的心意,始终没有机会陈述和辩白,被判了诬上的罪名,皇上终于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寒,微薄的钱财不足以拿来赎罪,朋友们谁也不出面营救,皇帝左右的亲近大臣又不肯替我说一句话。我血肉之躯本非木头和石块,却与执法的官吏在一起,深深地关闭在牢狱之中,我向谁去诉说内心的痛苦呢?这些,正是少卿所亲眼看见的,我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正是这样吗?李陵投降以后,败坏了他的家族的名声,而我接着被置于蚕室,更被天下人所耻笑,可悲啊!可悲!

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释的。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献史料、天文历法工作的官员,地位接近于算卦、赞礼的人,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而终于走向死路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看待自己。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能使身体受辱,其次是不能因自己的脸色不合礼仪而受辱,其次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而受辱,其次是使肢体受扭曲(长跪、被可捆绑)而受辱,其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其次是带上木枷,遭受杖刑而受辱,其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宫刑了,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士大夫的气节,不可不劝勉鼓励啊(鼓励士大夫在犯罪以后勇于自杀,自杀就坚守了士大夫的气节)。猛虎生活在深山之中,百兽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阱和栅栏之中时,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这是人不断地使用威力和约束而逐渐使它驯服的。所以,士子看见画地为牢而决不进入,面对削木而成的狱吏也决不能接受他的审讯,把思虑计谋定在自我了断上面。现在我的手脚捆在一起,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经过长时间的威逼约束所造成的形势。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况且,像西伯姬昌,是诸侯的领袖,曾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也受尽了五刑;淮阴侯韩信,被封为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被诬告有称帝野心,被捕入狱并定下罪名;绛侯周勃,曾诛杀诸吕,一时间权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请罪室中;魏其侯窦婴,是一员大将,也穿上了红色的囚衣,手、脚、颈项都套上了刑具;季布以铁圈束颈卖身给朱家当了奴隶;灌夫被拘于居室而受屈辱。这些人的身份都到了王侯将相的地位,声名传扬到邻国,等到犯了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不能够下决心自杀,处在污秽屈辱的地位。古今都是一样的,哪里能不受辱呢?照这样说来,勇敢或怯懦,乃是形势所造成;坚强或懦弱,也是形势所决定。这是很清楚明白的事了,有什么奇怪的呢?况且人不能早一点在被法律制裁之前就自杀,因此渐渐地衰败,到了挨打受刑的时候,才想到伸张士大夫的名节,这种愿望和现实不是相距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如果仰慕大义,什么地方不可以勉励自己去死节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稍微懂得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能够下决心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如果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使受再多的侮辱,难道会后悔吗?然而,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再说,戴罪被侮辱的处境是很不容易安生的,地位卑贱的人,往往被人诽谤和议论。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更被乡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污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颜面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扫呢?即使是到百代之后,这污垢和耻辱会更加深重啊!因此在肺腑中肠子里每日多次回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像丢失了什么;出门则不知道往哪儿走。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深地在山林岩穴隐居呢?所以只得随俗浮沉,跟着形势上下,以表现我狂放和迷惑不明。如今少卿竟教导我要推贤进士,这难道不是与我自己的愿望相违背的吗?现在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因而只是略微陈述我愚执、浅陋的意见罢了。

恭敬的拜两次。

明是非知对错成语?

论甘忌辛 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执。

论功行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黄数黑 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论辩风生 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论长道短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论长说短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论道经邦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论德使能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论短道长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

论高寡合 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论功封赏 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论功受赏 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论功行封 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论黄数白 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论今说古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论列是非 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论千论万 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论世知人 犹言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论心定罪 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论议风生 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论资排辈 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根据资历深浅、辈份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池上二绝原文_翻译及赏析

A. 当明是非是成语吗

搬弄是来非 搬弄:挑拔。把别自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颠倒是非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混淆是非 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明辨是非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无间是非 指不分别是非。

播弄是非 挑拨是非。是非:纠纷,口舌。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犹言解铃还是系铃人。指谁惹起的是非,还得由谁来了结。

论列是非 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人我是非 是非:争执,纠纷。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害关系和纠纷。

随声是非 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不是,自己也说不是。指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B. 关于“对”和“错”的成语有哪些

是非曲直[ shì fēi qǔ zhí ]: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

孰是孰非[ shú shì shú fēi ]:谁对谁错的意思。

大是大非[ dà shì dà fēi ]:指带有原则性、根本性的是非问题

青红皂白[ qīng hóng zào bái ]:皂:黑色。 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

是是非非[ shì shì fēi fēi ]:把对的认为是对的,把错的认为是错的。比喻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泾渭分明[ jīng wèi fēn míng ]: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 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谁是谁非[ shuí shì shuí fēi ]:犹言谁对谁错。

混淆黑白[ hùn xiáo hēi bái ]: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制造混乱。指故意制造混乱,使人辨别不清。

颠倒是非[ diān dǎo shì fēi ]:是:对;非:错。 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是非混淆[ shì fēi hùn xiáo ]: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不明是非[ bù míng shì fēi ]:词语 不明是非:不能清楚分明地辨别出是与非。(也说是“是非不明”、“不分是非”、“是非不分”等。

扭曲作直[ niǔ qū zuò zhí ]:比喻是非颠倒。

以黑为白[ yǐ hēi wéi bái ]:指颠倒是非。

C. 依据事实问明是非是一个什么成语

最接近的成语应该是这个:

依据事实查明真相——明辨是非

D. 带有"明"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明"字的成语有以下:

1、明辨是非

拼音: míng biàn shì fēi

解释: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出处: 《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礼记·曲礼上》:“失祀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2、明火执仗

拼音: míng huǒ zhí zhàng

解释: 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出处: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 ,无非赤手求财。”

3、明敲明打

拼音: míng qiāo míng dǎ

解释: 指人说话直接与做事率直,不搞背后动作。

举例造句: 我喜欢明敲明打的做法。

E. 硬要把好的说成坏的用成语怎么说

鸡蛋里挑骨头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F. 最后两个字是反义词的成语。

最后两个字是反义词的成语——明辨是非、不知好歹、不辨东西、不置可否。是非曲直。东西南北。

G. 有关明辨的成语

明辨是非 [míng biàn shì fēi]

基本释义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出 处

《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是非分明

反义词

混淆是非 混淆黑白 颠倒黑白 不明是非

H. 晓得如何辩明是非成语怎么说

你好,答案是 是非分明

:是非分明

发音:shì fēi fēn míng

释义: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近义词:明辨是非

分享

成语:是非分明

发音:shì fēi fēn míng

释义: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示例:他处理问题上一向~。

近义词 明辨是非

反义词 颠倒黑白

I. 含有是非的成语

含有是非的成语

是非之心 是非曲直 招是惹非 物是人非

是非分明 是非得失 习非成是 似是而非

人我是非 明辨是非 说是谈非 积是成非

混淆是非 颠倒是非 惹是生非 貌是情非

搬弄是非 口是心非 非昔是今

J. 不约而同第一个字是不的成语有哪些

不为第一个字的成语有:

不约而同、不得其所、不干不净、不值一笑、不次之位、不卜可知、不当不正、不期而遇、不虚此行、不留余地、不进则退、不求甚解、不置可否、不可思议、不卑不亢、不刊之论、不耻下问、不言而喻、不以为然、不落窠臼、不一而足、不绝如缕、不惑之年、不可一世、不忍卒读、不速之客、不胫而走、不破不立、不亦乐乎、不情之请、不了了之、不寒而栗、不知不觉、不屈不挠、不知所措、不吝赐教、不思索、不可轻犯、不辨菽粟、不由分说、不轨不物、不以为耻、不由自主、不测之忧、不安小成、不可胜举、不屈不挠、不绝若线、不二法门、不忘沟壑、不忍卒读、不识局面、不弃草昧、不惮强御、不疾不徐、不是冤家不聚头、不得已而用之、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小娃撑小艇,偷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代·白居易《池上二绝》 池上二绝

唐代 : 白居易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叙事 , 写人 , 对弈 , 莲闲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一个小孩撑著小船,偷偷地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赏析

第一首诗写山僧对弈,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他们又在竹阴下下棋,那种不染一丝尘埃般的清净,令作者神往。“山僧对棋坐”,起码有两个和尚;“时闻下子声”,有人在旁边听,那么至少是三个人了。这首诗人物全都隐藏不露,所以虽有三人活动,也觉得清幽无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时闻下子声”更如天籁音乐,烘托了真正的宁静。

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著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摘白莲花玩。兴高烈地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著名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生罴。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唐代·李商隐《韩碑》

韩碑

唐代 : 李商隐

展开阅读全文∨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 唐诗三百首 , 叙事咏史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两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两汉 : 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

展开阅读全文∨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古文观止 , 叙事 , 议论抒怀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唐代·李贺《黄家洞》

黄家洞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叙事 , 战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