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正的般若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口便错,动念即乖”。是什么意思

2.“言语道断,不立文字”

3.求一句佛家语言的解释

4.如何理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句话?

言语道断,一说就错_言语道断

“言语道断一说就错”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言语的描述、评判一说就会错,因为无法用言语去清楚表述。虽然道理是不虚的,可是道理有非逻辑性,因为一些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禅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出自璎珞经,其意义是真空妙有的如来真实意,是无法用语言来解说的;

同样也不能用思维去推测。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人有八个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佛性,就是如来藏,就是真如,每个人都具足,但是一般人体会不到,更不要说为之所依。

也就是说“阿赖耶识”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所以不论怎么用思维,作意,思考,这些都只是“意识”的层面。所以经文说“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

扩展资料

佛学术语,又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究竟之真理,言语之道断而不可言说。言语的道路,延伸到这里就断了,心思的行为和考量,到此处也灭了。就是说自性是不可思考和议论的,六根无法接触到,必须放下六根和对外境的执着,才可能体会到。

《佛家的人生三悟:放下·看破·自在》一书共分为三大篇,即:

第一篇:放下——心无烦恼幸福多;

第二篇:看破——人生顿悟的又一种方式;

第三篇:自在——安享快乐人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百度百科--佛家的人生三悟:放下·看破·自在

真正的般若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口便错,动念即乖”。是什么意思

“言语道断 心行路绝”意思是说:“语言”(到这里)“此路不通”了,“心行”(到这里)也没有路可走了。心想象得到的地方,语言就可以表达;语言可以表达的东西,心就可以想象得到。“言语”和“心行”所可旅游的地方,只能是有名有相的事物。对于无名无相的东西,“言语”和“心行”就无能为力了。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言语道”,二、“心行路”。什么是“言语道”?什么是“心行路”?要了解这两个关键词,需要打个比方,现代人很熟悉的“铁轨道”与“火车行”,火车要跑,必须得有铁轨道;离开铁轨道,火车寸步难行。“言语道”与“心行路”的关系就象铁轨道与火车行的关系。“心行”,心的运行,必须依循“言语”之道;离开言语,心不能行。一切凡夫无不以思维想象为自已的心,一切思维想象无不以言语的形式来运作。离开言语,不能思维;离开思维,心不能行。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所说的心是“行”心,是凡夫心,是生死心,修行人不是要维护这个心,而是要“断”这个心,要“绝”这个心,最终要达到“言语道断,心行路绝”,才能证得真心,了生脱死。

“言语道断,不立文字”

佛教我们四依法,其中的亿意不依语就是针对凡夫修行时把认知当做真相,当做智慧,执着于语言文字,因此按文字言语去理解道,理解般若智慧就会大错特错,开口说话,想用文字语言完整准确无误表示般若智慧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言语断道,心行处灭,开口便错,动念即乖。

南无阿弥陀佛

求一句佛家语言的解释

了凡老师讲法时曾提到过,禅宗里有这么一句话“言语道断,不立文字”。可理解为言语和文字无法最完整和准确的传递我们的心法,语言无法完全真正诠述内心真正想要传递给对方的信息。它有时表达的只是当下想要呈现的一种感受,却在很多时候未能被理解和真正的传达。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今社会很难达到很难达到真正的身心合一。

? 人与人之间无论是沟通、接触还是传达,其实都是一种能量的流动和循环,达到了同频共振,便得以升华。

参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当保持觉知,观照当下本我的时候,便才真正看到了自己,看到自己的需求。活出真实的自我,而不被只言片语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随意支配。需要知道和观照到那个原本的自己。当然亦不可顽固不明事理而变得顽固不化。所讲的是一切唯心造,外部世界其实大多都由我们的内部世界转化和呈现出来。在社会中,每个人身上被编写好了出生以来的程序编码,一直生活在它的统治之下却油然不知,甚者以为自己在做主宰,其实不然。

? 当我们拥有平等心、保持慈悲时,即是对生活中点滴的感恩,如一粥一饭、今天升起的太阳、当下呼吸着的空气、关怀你的爱人等等。大成气象即是利他,将自己当作他人;将他人当作自己。“慈”就是真的拥有平等心,感同身受,理解并能够感觉到对方的痛苦。“悲”即是能够解决痛苦的能力。

当内心对人和事产生无对立的情绪时,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平等心。否则始终都无法理解,只能停留在“相”的表层。而心中无对立就是真正的和解、同频与共振。

如何理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句话?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第十八章)

此章明后得智,以在根本智后而得,故曰后得。根本智是证道智体,后得智是所起智用,后得智既得,则大用繁兴成不可思议之妙用。以证初地始得,故又名出世不可思议智。此智融通广大,事事无碍,泯尽分别,法性相应,平日我执法执所起二障于此渐除;盖菩萨虽未能尽去二执,然已去其大半,由此精进至于佛位则可断尽,故后得智为成佛之基础。我执起者即烦恼障,法执起者即所知障。菩萨地前六识烦恼虽亦有时伏而不起,而第七识中之烦恼恒行未能暂息,及至根本智现前则分别起烦恼障断尽,由此得不可思议大用,即后得智也。此智以何为体?在心法分析中,仍以五别境心所中慧心所为主。吾人平时本具此慧,然因与烦恼附合不能清净,至根本智既得,始能成清净慧。但此慧心非凭空单独之慧心,乃与其余心心所相应者;菩萨地上相应心王,即清净意识及清净末那识,并与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心所相应。既与心心所相应,何以不曰心而曰智?则以清净心心所中以智为主,有漏心心所中以识为主,是故谓之智而不谓之心。至佛位中与清净八识及诸清净心所相应,一切清净心法皆与此智相应,故此智之体是慧,此智之相应是二十心所,此智之所现即一切诸法。根本智以真如性为所现,后得智以诸法相为所现,故佛菩萨实报庄严身及实报庄严土,皆后得智上之所现。此所云智者,非平时所谓智,一切清净身清净土皆包括在中也──上讲后得智体相。

此中法者,是非佛不成就之法。初欢喜地以上菩萨仅能成就少分,此大乘不共般若所成就之法,惟佛与菩萨乃能成就之,故曰吾法。此法无念无行无言无修,然无念而未尝无念,无行而未尝无行,无言而未尝无言,无修而未尝无修,在恒人视之,认为犯矛盾律,然此处并不适用任何学理定例,以真实如此不能以理论否认事实故;以在思想上通不过,议论上立不起,故曰不可思议。

念者,五别境中一心法。五别境者:一、欲,性通善恶无记;二、胜解,有胜力理解,不定是善恶,以有时固执谬解为精循,故胜解亦通善不善无记;三、念;四、定;五、慧:此皆别境心所所有者。念即记忆,明记不忘称之曰念。吾人平时念佛,以为是口念,甚至加口作念,更是误解。以念之本意是明记不忘,使刹那起灭之心皆明记不忘于佛,心无别境,以佛为境,始得念心明记不忘,由此使一切心心所皆于佛境明记不忘,即为佛智。在五别境心所中,念由欲、胜解出,由念生定,由定生慧,故五别境心所以念为枢,此是念之本意。又恒言心心念念,或曰一念,一念者,此指心之一起一灭而言;一念一念起灭,则曰念念,此是念之别义。

后得智中并非无念,此念通前二义,以后得智中未尝无明记不忘之念,然此念不同于未得根本无分别智以前之念,即不同于有我执法执分别执著之念,故曰念而无念。然虽无我法执之念,而未尝无明记不忘之念,故又曰不念而念。以刹那心心所义说,此智亦未尝念念相续生灭,然能了知即此生灭是空,即此空亦非无生灭,故曰无念念。

前来明记不忘之法即陀罗尼,译言总持,亦云真言。菩萨得此无念念果即得陀罗尼,如法华经等说菩萨可得种种陀罗尼。此法非法执之法,乃是由无念念定慧所生之法,初地菩萨得百法陀罗尼,二地得千法陀罗尼,故佛言一音摄一切音,一切音统为一音,是故念者即陀罗尼。故密宗行法以念诵为主,亦是在念上用功。经上常言菩萨在法会中得若干陀罗尼,即得若干总持,念以念无自体故空,空故无念而念。

行无行者,佛典之行,指有为生灭言,故曰诸行。言诸行无常即生灭法义;又作为义。平时所谓有为,即有为造作行为之法及生灭之法。初地菩萨万行齐修,上求佛道下度众生,一心中万行精进以趣佛果故,以菩提心为利济众生而起行故,虽至果满而利人之行无尽。此中凡能所行皆谓之行,行由众缘起故一切本空皆无自性,故曰行无行。无行而万行具足,故曰无行行。

言无言言者,佛菩萨化导众生以言说为主,名字言说皆为众生思想而立,以破除众生谬妄思想故。然不能以之得佛菩萨无分别智,证清净诸法实相,以诸法实相离言说故。但佛为度生不能无言,故仍有言说,然言说中并无诸法实相,但有名言都无实义,故曰言无言。然破众生妄执时,仍有其方便之用,故曰无言言。

修无修修者,修者修习,即学习练习之义,故无论何事皆可谓之修。初地菩萨谓之修习位,以虽达佛法而未练习成熟故。佛果自位已无所修,然尚教他人修。但此修空无所得,故曰无得不可思议智。虽无实体可得,然亦非无众缘所起种种修习之事,故曰无修修。

念与言联,行与修联。华严有入法界品,亦名入不可思议品,以已解脱烦恼二障故。盖此不可思议智在二障众生心中之思想言说上,皆不能成立;虽在众生心中不能成立,而在二障净智菩萨心中实有此境,故曰不可思议。其实此境亦非佛菩萨独有,以诸法实相本来如是,吾人以二障未净故不能认识,然由圣教教法观察体会即可渐有了悟,故曰会者近尔。然以众生心中迷而不觉,故不达此诸法实相,以为甚远,但实非远,以众生心本来即诸法实相故。如人梦中虽另成梦境,而实不虽于此心,迷者亦复如是,故曰迷者远乎。

言语道断者,谓言语之路不通。非物所拘者,物即众生心中我执法执所执之我所执之法,以习气深固似成固定之实体,须将此我法之执空去乃与真实法性相应──平时说空无法性即空无我法二执──,以吾人思想常拘我法二执故。差之毫厘失之须臾者,佛法兴众生心并非两处,吾人一刹那心性即无碍法性;华严经中所说华藏世界,亦即吾人之世界,并非二处。凡夫现行无明即诸佛不动智光,现行心行亦皆由无碍法界起,以由无始来我法二执之分别习气同时而起,即成众生心念,差之毫厘者,即在此。苟能不与我法二执习气相应,即可即念成佛,故佛法中有顿觉法;然此法非夙有善根智慧相应不可,故曰失之须臾。

言语的道路,,,延伸到这里就断了 心思的行为和考量,,,到此处也灭了 就是说自性是不可思考和议论的,,,六根无法接触到 必须放下六根和对外境的执着,,才可能体会到 言语的道路,,,延伸到这里就断了 心思的行为和考量,,,到此处也灭了 就是说自性是不可思考和议论的,,,六根无法接触到 必须放下六根和对外境的执着,,才可能体会到 真心是“空性”,本具“寂灭相”。从未出生,故永不断灭。 真心不触六尘,不与六尘境相应。而“言语”,“心性”却必然与“声尘... 这句话是修行的要诀。 这里的道是说的意思,言、语、道(说)都中断暂停了,心意识活动的地方都停止活动了。 这句话来自于修佛的人. 言语, 指语言文字, 道, 指道理, 断, 指不能通达无碍. 言语道断, 指语言总不能把一个道理讲得完整. 一个... 回答1: 真心是“空性”,本具“寂灭相”。从未出生,故永不断灭。 真心不触六尘,不与六尘境相应。而“言语”,“心性”却必然与“声尘... 回答2: 这句话是修行的要诀。 这里的道是说的意思,言、语、道(说)都中断暂停了,心意识活动的地方都停止活动了。 回答3: 这句话来自于修佛的人. 言语, 指语言文字, 道, 指道理, 断, 指不能通达无碍. 言语道断, 指语言总不能把一个道理讲得完整.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