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知道带有“菁”和“卉”这两个字的谐音成语吗?

2.咀字的四字成语

3.含英咀华

4.包含咀的四字成语

有人知道带有“菁”和“卉”这两个字的谐音成语吗?

含菁咀华-含菁咀华的意思

掇菁撷华

拼音: duō jīng xié huá

解释: 掇:拾取;菁:精华。撷:摘取。选取事物的精华。

含菁咀华

拼音: hán jīng jǔ huá

解释: 见“含英咀华”。

橡饭菁羹

拼音: xiàng fàn jīng gēng

解释: 以橡实作饭,芜菁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百卉千葩

拼音: bǎi huì qiān pā 解释: 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

出处: 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仲冬佳节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艳妖。”

奇葩异卉

拼音: qí pā yì hùi

解释: 珍奇难得的花草。

鶗鴂雕卉

拼音: dòu jué diāo huì

解释: 《后汉书·张衡传》:“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李贤注:“鶗鴂,鸟名,喻谗人也。”后遂以“鶗鴂雕卉”比喻谗言伤害正直的人。

奇花异卉

拼音: qí huā yì huì解释: ①希奇少见的花草。语本《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②喻指美妙的篇章作品等。

咀字的四字成语

1. 咀嚼的咀可以组什么四字词语

“咀”可以组成10个四字成语:

1、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2、含菁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同“含英咀华”。语出明张居正《赠吴霁翁督学山东序》:“今世学者,含菁咀华,选词吐艳,盖能矣。”

3、啜英咀华:比喻品赏、体味诗文的精华。“啜”念chuò。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

4、咀嚼英华:比喻细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反复体会。英华,此指精华。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5、耐人咀嚼:指耐人寻味。语出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一》:“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6、嚼铁咀金:指说话斩截。

7、含商咀徵(征):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宫咀徵”。“宫”、“商”、“徵(征)”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语出南朝宋《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飒沓纨袖飞。”另见于唐温庭筠《觱篥歌》:“含商咀徵双幽咽,软豰疏罗共萧屑。”

8、含宫咀徵(征):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徵”。“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语出景耀月《长歌行》:“目成造次非相谋,含宫咀徵何悠悠!”

9、咀徵(征)含商:谓讲求音律,反复吟咏。语出《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东京之朝,兹道(指辞赋之作)愈扇,咀徵含商者成市,而班(班固)、傅(傅毅)、张(张衡)、蔡(蔡邕)为之雄。”

10、龙雕凤咀:比喻辞藻之美。语出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一日觞于湖上,多多许余《泽秀集》,即席口授千言序之,故不窜一字,灿然龙雕凤咀,是捷悟伟人。”

2. 写嘴的四字成语

七嘴八舌

qī zuǐ bā shé

[释义]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语出] 《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正音] 嘴;不能读作“zhuǐ”。

[辨形] 嘴;不能写作“咀”。

[近义] 七言八语 沸沸扬扬

[反义] 沉默寡言 鸦雀无声

[用法] 用于形容人。一般作谓语、状语。

[辨析] ~和“众说纷纭”;都有“议论纷纷”的意思。但~多用于口语;偏重指人多嘴杂;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众说纷纭”偏重指意见多种多样。

[例句] 老师的话刚说完;同学们就~地议论起来。

3. 嚼什么四字成语

嚼什么 的四字成语有6个:1、嚼字咬文jiáo zì yǎo wén解释嚼:将食物咬烂。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实质出处清·张南庄《何曲·序》:“讵能嚼字咬文,又何须之乎者也。”

结构联合式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死扣字眼2、嚼穿龈血jiáo chuān yín xuè解释形容十分仇恨。出处宋·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结构动宾式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十分仇恨3、嚼腭搥床jiáo è xíng chuáng解释形容极其愤恨。4、嚼铁咀金jiáo tiě jǔ jīn解释指说话斩截。

5、嚼齿穿龈jiáo chǐ chuān yín解释齿:牙齿。穿:咬破。

龈:牙龈。紧咬牙齿,竟咬破了牙龈。

形容对敌人恨之入骨。出处宋·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结构联合式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十分仇恨6、嚼墨喷纸jué mò pēn zhǐ解释本是传说,后形容人能写文章。出处晋·葛洪《神仙传·班孟》:“班孟者,不知何许人……又能吞墨,舒纸著前,嚼墨喷之,皆成文字,满纸各有意义。”

结构联合式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4. 四个字的成语大全

岌岌可危、风尘仆仆、大名鼎鼎、开门见山、左邻右舍、烟消云散、空空荡荡、提心吊胆、

先发制人、自言自语、自尊自爱、自作自受、开门见山、口是心非、无影无踪、喜新厌旧、

坐立不安、兴高烈、小题大做、欢天喜地、顶天立地、小题大做、方寸大乱、冰天雪地、

愁眉苦脸、忐忑不安、心急如火、恩重如山、碧空如洗、胆小如鼠、心花怒放、度日如年、

恩将仇报、举一反三、一言九鼎、死而后已、失魂落魄、文质彬彬、气急败坏、足智多谋、

事半功倍、日积月累、双龙戏珠、任劳任怨、三羊开泰、张灯结彩、喃喃自语、情不自禁、

信口开海、出言不逊、夸夸其谈、眉飞色舞、慢条斯理、炯炯有神、眉飞色舞、口蜜腹剑、

风言风语、漫天飞舞、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栩栩如生、小巧玲珑、绞尽脑汁、大公无私、

公私分明、先人后己、心潮起伏、忧心如梦、历历在目、白头偕老、鸟语花香、炎炎夏日、

秋色宜人、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心事重重、

行色匆匆、奇妙无比、不拘一格、年过花甲、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鸡飞狗跳、

寝不安席、思潮起伏、可见一斑、水落石出、百折不回、牙牙学语、波涛起伏、一动不动、

蹑手蹑脚、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心惊肉跳、缝缝补补、大吃一惊、十指连心、溜之大吉、

怒目圆瞪、兴高烈、和蔼可亲、闪闪发亮、一命呜呼、罪魁祸首、风雨同舟、囫囵吞枣

拜托,给我一点分数!!

5. 带有含字的四字词语

含垢忍辱、

含血喷人、

含笑九泉、

含明隐迹、

含宫咀徵、

含宫咀征、

含糊其词、

纳污含垢、

含糊不明、

含冰茹檗、

含苞待放、

含冤受屈、

含沙射影、

匿瑕含垢、

含垢匿瑕、

大含细入、

含糊其辞、

含情脉脉、

含冤莫白、

忍辱含垢、

韬曜含光、

含垢忍污、

忍辱含羞、

含笑入地、

含冰茹蘖、

忍尤含垢、

含瑕积垢、

风木含悲、

含商咀徵、

含垢包羞

含英咀华

含英咀华的意思是什么

含英咀华

hán yīng jǔ huá

〖解释〗英、华:这里指花朵;咀:细嚼,引申为体味。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

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示例〗~,早预蓬莱道山之选。 宋·陆游《答建宁陈通判启》

〖辨析〗易与含苞待放混淆

〖反例〗四月上旬,树枝上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造句〗短小、精炼、深刻的文章,值得人们含英咀华。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什么意思

心神沉浸在古代典籍的书香里,仔细地品尝咀嚼其中精华。

一、原文:

节选《进学解》唐代文学家 韩愈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二、译文:

对史书类典籍必定总结掌握其纲要,对论说类典籍必定探寻其深奥隐微之意。广泛学习,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是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舍弃;点燃灯烛夜以继日地学习,常常勤劳不懈年复一年的读书学习。先生的学习可以说勤奋了。 *** 、批驳异端邪说,排斥佛教与道家的学说,弥补儒学的缺漏,阐发精深微妙的义理。

探寻那些久已失传的古代儒家学说,独自广泛地钻研和继承它们。指导异端学说就像防堵纵横奔流的各条川河,引导它们东注大海;挽救儒家学说就像挽回已经倒下的宏 *** 澜。先生您对于儒家,可以说是有功劳了。心神沉浸在古代典籍的书香里,仔细地品尝咀嚼其中精华,写起文章来,书卷堆满了家屋。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当时韩愈四十六岁,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任国子学博士,教授生徒。全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二、主要内容

第一段是国子先生勉励生徒的话。大意谓方今圣主贤臣,励精图治,注意选拔和造就人才。

第二段是生徒对上述教诲提出质问。

第三段是先生回答生徒的话。

含英咀华的成语故事是怎样的

暴虎冯河 解释: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韦编三绝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钩深致远 〖解释〗致:招致。

探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

〖出处〗《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袒裼裸裎 解释:袒裼:露臂;裸裎:露体。

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

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

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不易之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实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更仆难数—“更”在这里指“换”。这个成语原来意思是说换了几班侍者,宾主要说的话还是说不完,后来形容要说的话还有很多。

敬谢不敏—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而不是指不及时感谢。 具体而微—指内容已具备了,不过局面、规模较小。

不是指到细微之外。 木人石心—比喻人受诱惑,不动心。

期期艾艾 :口吃。 茕茕孑立 :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

不孚众望: 不能使大家信服。

含英咀华的意思

口中含着花细细咀嚼。比喻读书时细细琢磨领会文章的精华。

一、拼音

含英咀华 [ hán yīng jǔ huá ]

二、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释义:

沉浸在如美酒般醇厚的典籍中,细细咀嚼体味它们的菁华;写起文章来,堆得屋子满满的。

三、例句

1、诗文精妙的地方都隐在字里行间,不下一番含英咀华的功夫,是无法体会的。

2、 徐志摩的诗值得含英咀华。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

含菁咀华 [ hán jīng jǔ huá ]

释义: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同“含英咀华”。

出处:明·张居正《赠吴霁翁督学山东序》:“今世学者,含菁咀华,选词吐艳。”

翻译:现在的学者,读书吸取其精华,选用、写作的词语十分的华丽。

二、反义词:

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释义: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翻译:很喜欢读书,似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包含咀的四字成语

1. 咀嚼的咀可以组什么四字词语

“咀”可以组成10个四字成语:

1、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2、含菁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同“含英咀华”。语出明张居正《赠吴霁翁督学山东序》:“今世学者,含菁咀华,选词吐艳,盖能矣。”

3、啜英咀华:比喻品赏、体味诗文的精华。“啜”念chuò。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

4、咀嚼英华:比喻细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反复体会。英华,此指精华。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5、耐人咀嚼:指耐人寻味。语出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一》:“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6、嚼铁咀金:指说话斩截。

7、含商咀徵(征):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宫咀徵”。“宫”、“商”、“徵(征)”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语出南朝宋《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飒沓纨袖飞。”另见于唐温庭筠《觱篥歌》:“含商咀徵双幽咽,软豰疏罗共萧屑。”

8、含宫咀徵(征):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徵”。“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语出景耀月《长歌行》:“目成造次非相谋,含宫咀徵何悠悠!”

9、咀徵(征)含商:谓讲求音律,反复吟咏。语出《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东京之朝,兹道(指辞赋之作)愈扇,咀徵含商者成市,而班(班固)、傅(傅毅)、张(张衡)、蔡(蔡邕)为之雄。”

10、龙雕凤咀:比喻辞藻之美。语出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一日觞于湖上,多多许余《泽秀集》,即席口授千言序之,故不窜一字,灿然龙雕凤咀,是捷悟伟人。”

2. 带有嘴舌的四字成语

油嘴滑舌、

贫嘴薄舌、

七嘴八舌、

咂嘴弄舌、

乖嘴蜜舌、

笨嘴拙舌、

有嘴没舌、

嘴尖舌快、

说嘴说舌、

掉嘴弄舌、

强嘴拗舌、

嘴快舌长、

使嘴使舌、

摇嘴掉舌、

张嘴结舌、

嘴多舌长、

尖嘴薄舌、

钉嘴铁舌、

贫嘴饿舌、

虚嘴掠舌、

嘴清舌白、

多嘴多舌、

咸嘴淡舌

3. 带有含字的四字词语

含垢忍辱、

含血喷人、

含笑九泉、

含明隐迹、

含宫咀徵、

含宫咀征、

含糊其词、

纳污含垢、

含糊不明、

含冰茹檗、

含苞待放、

含冤受屈、

含沙射影、

匿瑕含垢、

含垢匿瑕、

大含细入、

含糊其辞、

含情脉脉、

含冤莫白、

忍辱含垢、

韬曜含光、

含垢忍污、

忍辱含羞、

含笑入地、

含冰茹蘖、

忍尤含垢、

含瑕积垢、

风木含悲、

含商咀徵、

含垢包羞

4. 含有“四”字的词语或者成语

一心一意、一分为二、不三不四(三心二意)、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五光十色(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五花八门、半斤八两、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

(2)十全十美(十万火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千军万马(千载难逢)、万紫千红(万水千山)

一目十行 一心一意 一五一十 一刀两断 一言为定 一字千金 一朝一夕 一字之师 一叶知秋 一路平安 一路顺风 一箭双雕 三心二意 三长两短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五颜六色 五湖四海 五光十色 五花八门

五谷丰登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万众一心 成千上万 万古流芳 万紫千红 五马分尸 万人空巷 万马奔腾 一言九鼎 五十步笑百步

1. 绝大多数是表示非确指的,只有极少数是表示确数,如:一字之师、二竖为虐、三纲五常、三足鼎立、三元及第、三从四德、三皇五帝、三姑六婆、四时八节、四大皆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体投地、六神无主、七窍生烟、七擒七纵、八仙过海、九鼎大吕、十恶不赦,等等。

2. 有的是表示“多”的意思,以含有“三、五、百、千、万”的部分成语最有代表性,如接二连三、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九死一生、百炼成钢、百孔千疮、千方百计、千夫所指、千头万绪、万变不离其宗、亿万斯年,等等。

3. 有的是表示“少”的意思,以含有“一”的部分成语最有代表性,如一丝一毫、一毛不拔、一点一滴、一朝一夕、一针一线、一知半解、一鳞半爪、三三两两、三言两语、九牛一毛,等等。

4. 有的是表示“繁杂、凌乱”的意思,以含有“七、八”的部分成语最具有代表性,如七零八落、横七竖八、七上八下、乱七八糟、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拼八凑、杂七杂八、七折八扣、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千头万绪,等等。

5. 有的是表示强调突出,如一模一样、一丝一毫、独一无二、一清二楚、一干二净、一刀两断、一落千丈、五大三粗、九九归一、十拿九稳、十全十美、百战百胜、千真万确、万无一失,等等。

6. 有的明显地含有贬义,以含有“三、四”的大部分成语最具有代表性,如说三道四、不三不四、低三下四、丢三落四、朝三暮四、推三阻四、颠三倒四、欺三瞒四、调三窝四,等等。这些成语中的数字多少含有一点“是非好坏”或“这样、那样”等意思。

从这类成语的语法结构来看,其中的数字可以充当各种成分:

1. 作主语,如:一了百了、一之谓甚、万无一失;

2. 作谓语,如:言行不一、气象万千、人一己百;

3. 作宾语,如:举一反三、杀一儆百、略知一二;

4. 作定语,如:八面玲珑、百家争鸣、万象更新;

5. 作状语,如:耳目一新、势不两立、三思而行;

6. 作补语,如:低三下四、推三阻四、行百里者半九十。

另外,成语中的数字还有一定的修辞作用,它们可以构成多种修辞格。例如: 1. 摹形;十字街头、八字打开; 2. 夸张:入木三分,垂涎三尺; 3. 紧缩:三姑六婆、三纲五常; 4. 衬托:千钧一发,一本万利; 5. 镶嵌:四平八稳,一干二净; 8. 叠词:三三两两,千千万万; 6. 顶真;一而再再而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7. 同语:一物降一物,一是一,二是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