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理论与实践词语

2.描写生活实践的词语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什么道理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什么意思?

描写理论与实践词语

躬行实践-躬行实践近义词

1.形容"理论与实践"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身体力行shēn tǐ lì xíng:身:亲身;体:体验。

亲自去做,努力实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一般作谓语、定语。出自《淮南子·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

2、实事求是shí shì qiú shì: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3、躬行实践gōng xíng shí jiàn:指亲身实行或体验。4、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

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纸:书。

上:上面 。谈:谈论。

兵:用兵。

2.形容"理论与实践"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身体力行shēn tǐ lì xíng:身:亲身;体:体验。亲自去做,努力实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一般作谓语、定语。出自《淮南子·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

2、实事求是shí shì qiú shì: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3、躬行实践gōng xíng shí jiàn:指亲身实行或体验。

4、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纸:书。上:上面 。谈:谈论。 兵:用兵。

3.关于学习和实践的成语

春华秋实 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浮光掠影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春诵夏弦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好学不倦 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多歧亡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车在马前 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顿学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刺股悬梁 形容刻苦学习。

4.形容"实践"的成语有哪些

躬体力行、不甘后人、你追我赶、恐后争先、跃跃欲试

一、躬体力行 [ gōng tǐ lì xíng ]

解释:躬体:亲身体验;力行:努力实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自:郭沫若《文化人当前的急务》:“……,更应该以身作则,躬体力行,加倍的奋勉,然后才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

二、不甘后人 [ bù gān hòu rén ]

解释: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而广不甘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译文:但他不甘心后人,却没有尺寸之功而得到封赏,为什么呢?

三、你追我赶 [ nǐ zhuī wǒ gǎn ]

解释: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出自:《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14期:“我们正处在一个你追我赶、飞跃向前的建设热潮中。”

四、恐后争先 [ kǒng hòu zhēng xiān ]

解释: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五、跃跃欲试 [ yuè yuè yù shì ]

解释: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描写生活实践的词语

1.关于实践的成语

力学笃行: 〖解释〗力学:努力学习。

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

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扣盘扪烛:扣:敲;扪:摸。

比喻不经实践,认识片面,难以得到真知 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经验之谈:言谈有实践作为根据、切实、可靠 躬行实践:亲身实行或体验。

2.形容"实践"的成语有哪些

躬体力行、不甘后人、你追我赶、恐后争先、跃跃欲试

一、躬体力行 [ gōng tǐ lì xíng ]

解释:躬体:亲身体验;力行:努力实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自:郭沫若《文化人当前的急务》:“……,更应该以身作则,躬体力行,加倍的奋勉,然后才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

二、不甘后人 [ bù gān hòu rén ]

解释: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而广不甘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译文:但他不甘心后人,却没有尺寸之功而得到封赏,为什么呢?

三、你追我赶 [ nǐ zhuī wǒ gǎn ]

解释: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出自:《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14期:“我们正处在一个你追我赶、飞跃向前的建设热潮中。”

四、恐后争先 [ kǒng hòu zhēng xiān ]

解释: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五、跃跃欲试 [ yuè yuè yù shì ]

解释: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3.求关于实践的诗句除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过沙头》(杨万里)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这首诗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4.描写生活的好词

描写日常生活的好词

幸福 美满 和谐 和睦 富裕 富足 充裕

团聚 团圆 体谅 融洽 高兴 愉快 满足 恩爱 原谅 温馨 温暖 亲切 随和 亲昵 呵护 帮助 分担 祝福 撒娇 开朗 爽朗

祈祷 高兴 甜蜜 和美 尊敬 理解 客套 谅解 融洽 亲情 呵护 谦让 温馨 尊重 分享 慈祥 亲切 操劳 体谅 夸奖 沟通 舒适 喜悦 喜讯 团聚 和解 慰藉 贺喜 陶醉 欢聚 撒娇 欣然

温馨和谐 和睦相处 天伦之乐 其乐融融 各得

怡然自乐 互敬互爱 彬彬有礼 应有尽有 富裕

一应俱全 夫妻恩爱 合家欢乐 尊老爱幼 相敬

举案齐眉 体贴入微 红红火火 甜甜蜜蜜 和和

欢声笑语 心情舒畅 蒸蒸日上 丰衣足食 和颜

吃苦耐劳 尊老爱幼 温馨舒适 敬老尊贤 辛勤

喜笑颜开 井井有条 喜上眉梢 一心一意 满面

心意相通 同甘共苦 幸福和睦 关怀体贴 丰盛

勤俭持家 精神饱满 心平气和 悲欢离合 幸福

5.关于学习和实践的成语

春华秋实 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浮光掠影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春诵夏弦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好学不倦 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多歧亡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车在马前 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顿学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刺股悬梁 形容刻苦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从书本上获得而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真正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

这句诗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句全文为: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白话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

这句诗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反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碰过壁,吃过苦头,走过弯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运用在教育小孩方面,教育不通的地方,只有放手让小孩自己去闯,让小孩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吃苦受累中摸索成长。

扩展资料

与这句诗同样表明实践的重要性的名言:

1、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明)

2、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巴人(中)

3、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宋)

4、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廖沫沙(中)

5、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邹韬奋(中)

百度百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因为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一首诗。

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扩展资料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

“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了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一、原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三、出处:

宋代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四、背景:

宋宁宗五年,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五、赏析:

首联诗人赞扬了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颔联是说做学问的艰难。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后两联,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什么意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话意思是实践出真知,不仅需要读书,还需要实践。这句话出自著名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经》。诗人认为要获取知识,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实践,这是诗人学习的经验总结。

想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这句话中的几个词。这里的“纸”并非是指我们画画用的纸,而是指书本;“终”,也不是终于的意思,而是毕竟的意思;这里的“觉”不是觉醒,而是感觉,觉得;这里的“浅”,是肤浅的意思;下面这个“绝”,是完全的意思,表示对这件事情理解透彻;最后这两个字“躬行”,是亲自实践的意思。连在一起翻译一下∶在书本上得到的东西毕竟是肤浅的,想要透彻的理解知识,必须亲自实践。

这句话充满了哲学的意味。想要学问做得好,就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那些浅薄的知识,而需要亲自实践,这样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句话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异曲同工。举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例子。小的时候我对课本上的知识,只是了解个大概并不是很懂 理解程度大概就是能做题的样子。但长大了以后有了更多的人生经历之后,对那些学过的东西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我长大的过程中,所经受的那些都是实践呀。就比如说原来我对鲁迅的文学作品并不感冒,只觉得读起来有些深奥。但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之后,我发现鲁迅的文字非常的有力量,也知道他为什么会在文坛上这么受尊重。这些感受是没有经历过实践的人,没办法体会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我们前辈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因此正在学习的我们,要多出去走走,见见世面,增长自己的阅历,这也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