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滔滔的一生,她为什么会被称为女中尧舜?

2.辅政九年,任用司马光,废新法,被捧为“女中尧舜”,担得起吗?

3.隆裕太后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罪人,为何却被称为“女中尧舜”?

4.朱高炽的皇后张氏为何被赞誉为“女中尧舜”?

5.朱高炽的皇后张氏非常优秀,为何被赞誉为“女中尧舜”?

女中尧舜高太后_女中尧舜

高滔滔,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宋仁宗皇后曹氏的外甥女,也是宋英宗挚爱的皇后,更被后世称为“女中尧舜”。

那么,她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此等贤名又是如何得来呢?

由于仁宗的三个儿子全部夭折,无奈之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便将濮王赵允的第十三子,只有四岁的侄子赵宗实,即后来的宋英宗赵曙,接入宫中,由曹皇后培养。

同时,曹皇后也把自己四岁的外甥女高滔滔,接到了宫中,由自己亲手照顾。

就这样, 赵宗实 与高滔滔这两个年纪相同,又都离开父母怀抱的天真孩童,成为了彼此的好玩伴。

曹皇后虽然贵为皇后,却并不受宠,还是典型的男权捍卫者,克己守礼到了冷漠无情的程度。

而仁宗一直不甘心皇位由旁系继承,整天广泽雨露努力造人,所以,赵宗实虽身在后宫,却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亲情温暖和皇子待遇。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赵宗实与高滔滔两人,逐渐从儿时纯真烂漫的友情,发展成了少时青春洋溢的爱情。

经由曹皇后做媒,两人十六岁时,结为了夫妻,当时宫中称“天子娶妇,皇后嫁女”。

回首过往,青梅竹马的一对璧人,相互扶持,携手走过了高耸宫墙内的十余载寒冬与酷暑。

婚后的两人,感情浓烈更胜从前,真可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没有一个亲生皇子存活于世的仁宗赵祯,遗憾驾崩。

改名后的赵宗实,即赵曙,忍辱负重多年,终于登基称帝,为宋英宗。两年后,高滔滔被封为皇后。

高滔滔一共为英宗生下了四子四女,可见两人的爱情,是多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在蔡绦所著的《铁围山丛谈》中曾提及赵曙“左右无侍御者”,足以说明这位高皇后独得圣宠。

可惜,好景不长,情深不寿,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赵曙因病去逝,时年仅三十六岁。

随后,两人的儿子赵顼即位,为宋神宗。年轻的神宗上位之初,踌躇满志,对当时的政治局面颇为不满,打算大干一场。

他很欣赏王安石的才干,经不起对方的煽动和鼓吹,被他迎面扑来的改革所深深震撼,于是,为他扫清一切障碍,做他最坚实的后盾,极力推行“王安石变法”。

然而,不切实际的改革策略,加上新旧党派之争,阴险小人的以权谋私,贵族阶层的强烈反弹,在推行的过程中,必然遭到诸多阻碍。

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变法失败了,神宗励精图治的愿望也随之落空了。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大业未成,宋神宗便早早病逝了,接着,赵煦即位,为宋哲宗。

因为哲宗当时只有十岁,高滔滔只好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

在神宗执政期间,高滔滔就反对“王安石变法”,信任保守派的司马光,如今,由她执政辅佐小皇帝,便重新启用司马光和吕公著等人。

她将王安石的新法中“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等,不利于民生的不妥法规,陆续废止。

在其执政期间,由于重用贤臣,清除奸佞,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大好景象。哲宗时期,也成为了北宋最后一个欣欣向荣、国力强盛的时期。

就连当时的辽国国主都惊呼:“南朝已完全恢复仁宗时代的政策了。”他还告诫臣下,千万不可在边界上挑起事端。

正是因为高滔滔的勤俭廉政,克己自律,才扫清了“王安石变法”带来的乌烟瘴气,以及各种不正之风,她也因此被称为了“女中尧舜”。

其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多年,英宗曾想给他升官,却被高滔滔谢绝说:“士林能在朝做官,已经是过分的恩典了,怎么好援照前代推恩后族的惯例?”

神宗时期,也曾几次要为高氏家族修建豪宅,以示尊贵,高滔滔始终不答应。

过了很久,神宗决定把京城望春门外的空地,赐给高氏建造府第。

结果一切建筑、工役费用,全部由高滔滔的宝慈宫支出,未从国家税收中挪用一文钱。

高滔滔的两个侄子高公绘、高公纪,原本都该升任观察使,但她坚持不允,避免造成外戚干政的局面。

哲宗再三请求,最后才升了一级。即便是在高滔滔死后,他们也再未得到任何升迁。

一次,高公绘呈上一篇奏章,请朝廷尊崇哲宗生母朱太妃和高太后的家族。高滔滔见奏,觉得其中必有蹊跷,就召来侄子问道:“你文化水平不高,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奏章?”

高公绘发现隐瞒不了,遂说出了实情,原来这是邢恕的主意,高滔滔听后,不但拒绝奏章所请,还把邢恕逐出了朝廷。

其父高遵裕,曾由于元丰四年征讨西夏失利而降职,有朝臣为了讨好高太后,建议恢复高遵裕的官职。

没想到,太后果断拒绝说:

除了对外戚的严格约束外,高滔滔还大刀阔斧地施行了很多改革措施,比如:遣散扩建京城的工役,削减禁卫军,停止皇宫楼阁的建造,减少宦官宫女等等。

当时朝中官吏太多,人员冗杂,机构闲置,办公效率极低,高滔滔决定进行裁减。

为了表示决心和诚意,她首先拿自己开刀,特意下令,高氏家族中,凡因出身高贵而授予官职的人,必须减少四分之一,由此在宫廷内部树立了大公无私的良好榜样。

同时,她又禁止横征暴敛,放宽民间保甲制度,使广大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高滔滔为人一向谦逊低调,遵循礼法。举人进行殿试时,主管官员为了巴结她,建议依仁宗天圣年间的旧例,由太后和年幼的皇帝一同坐在金殿上,被她理智回绝。

主管官员不死心,又提议在太后的文德宫受册宝,高滔滔说:

上元灯节举行晚宴,高滔滔的母亲已应邀出席,但她却特意阻止说:

所以,她只下令赐给了自己母亲一些灯烛而已,并且以后每年都照此办理。

恰是由于高滔滔公私分明、贤德自持的执政方针,才使得她垂帘听政的九年当中,朝廷纲纪严明,国家形势稳定。

宋用臣等官员被撤职后,曾求神宗的奶妈进宫说情。高滔滔对奶妈说:

凭借坚定的个人立场,她在世期间,连“走后门”的现象都绝迹了。文思院历年送来的物品,不论贵贱,高滔滔也从来没有动用过一件。

就是这样一位严于律己,谨守礼法,举贤任能,不谋私利的一代贤后,才杜绝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危害国家根基的隐患的出现。

反而,令我们看到了兢兢业业辅政三朝,换来国泰民安、世人称颂的“女中尧舜”的形象。

元祜八年(公元1093年)秋天,少了一分野心,多了一分圣贤心的高滔滔,随着萧瑟的秋风离开人世,时年六十二岁,谥号为宣仁圣烈皇后。

—END—

本文,在此谢过。

高滔滔的一生,她为什么会被称为女中尧舜?

出处

《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人以为女中尧舜。”

示例

国母真是~,事事达礼。竟从懿旨便了。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九回

高太后暂时处理朝政

元丰七年(1084年)秋,在一次宴会上,宋神宗突然开始抽搐,把酒杯都打翻了。这是皇帝生重病的前兆。但开始还不是很严重,一直到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宋神宗突然卧床不起,不能处理朝政。二月,宋神宗疾病日趋恶化,愈来愈严重。三省枢密院长官到内宫问疾时,宰相王珪请宋神宗早日立延安郡王赵煦为皇太子。此时宋神宗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点头表示同意。王珪又建议让皇太后高氏暂时处理朝政,等宋神宗身体康复后再还政,宋神宗也点头认可。当时,皇太后高氏、皇子赵煦和朱德妃(赵煦生母)都在场。

等到退出宋神宗卧室后,宰相王珪等人跪在高太后面前,要求她处理朝政。高太后慌忙躲避,但宦官张茂则对高太后说:“太后应当为国家社稷着想,不应竭力逃避责任。”于是高太后同意垂帘听政。

虽然宋神宗同意立皇子赵煦为太子,但一直未下立太子的诏书。赵煦原名赵佣,为宋神宗第六子,母亲为德妃朱氏。他既非嫡出,又非长子,不过因为向皇后没有儿子,前面五个哥哥又早夭,他年纪最大,因此才被拥立为皇太子。这时候,赵煦才十岁,而宋神宗的两个弟弟雍王赵颢三十六岁,曹王赵頵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尤其关键的是,赵颢、赵頵和宋神宗都是高太后亲生,论地位和出身,这二人也都具备了做皇帝的资格。宋朝又有宋太宗“兄终弟及”的先例,于是,一些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大臣蔡确历来与宰相王珪不和,他见王珪打算拥立赵煦为皇太子,便与另一大臣邢恕密谋在雍王赵颢和曹王赵頵选立一人为皇帝,这样才可以有拥立之功。在这场皇储之争中,高太后的立场立即变得非常重要。两边都跟她有很近的血缘关系:一边是她的亲孙子,一边是她的亲儿子。无疑,做出选择并不容易。

高太后出身名门,其曾祖为宋初名将高琼,祖父是名将高继勋,母亲是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姨母是宋仁宗皇后曹氏。高氏小名滔滔,从小就被曹皇后视为亲生女儿,养在宫中,被称为“皇后女”。当时宋英宗赵曙年幼,也被抱养在宫中,被称为“官家儿”。两个小孩刚好同岁,宋仁宗对曹皇后说:“异日当以婚配。”这样,高滔滔和赵曙青梅竹马,有着很好的感情基础。长大后,宋仁宗和曹皇后亲自为两人主持婚礼,当时有“天子娶媳,皇后嫁女”的说法。赵曙即位为宋英宗后,立即立高氏为皇后,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高氏自小在宫中长大,经历了许多重大政治,见识相当不凡,决非普通女子可比。

蔡确和邢恕也感觉到必须取得高太后的支持,才有成功的可能。二人经过一番精心策划,由邢恕出面,以赏花为名,邀请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绘和高公纪到府中。高公绘和高公纪应邀前来后,邢恕开门见山地说:“皇帝陛下的病情已重,御医都无无回天之力,延安郡王年幼,雍王和曹王都很贤明,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高公绘不等他说完,就大惊失色地说:“邢公这是想陷害我们全家!”然后与高公纪急忙离开了邢府。

蔡确和邢恕见软的不行,便决定杀死支持赵煦的宰相王珪。有一天,蔡确约王珪一起去探视宋神宗的病情,走到半路的时候,蔡确问王珪对立储之事的看法。此时,蔡确已经事先安排好开封知府蔡京率杀手埋伏在四周,只要王珪坚持立赵煦为帝,就将王珪杀死。

王珪,字禹玉,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王罕迁居舒州(今潜山县)。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中进士甲科第二名(榜眼)。初任扬州通判,后入京都任起居注,又进知制诰等职。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兼任端明殿学士,得赐盘龙金盒。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副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首相)。王珪“以文章致位通显”,“其文章博赡瑰丽,自成一家”,“揖让于二宋之间,可无愧色。王珪、谢及、陆游、杨万里等往往称之,殆非虚美”(《四库全书总目》)。他为宋朝廷起草诏书达十八年之久,其中重大典策多出自其手。欧阳修读王珪所起草的宋仁宗立太子诏时,忍不住赞叹说:“真学士也。”

王珪的后代中有几个极为著名的人物。王珪长女嫁给了著名文人李格非,生下的女儿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清照。古往今来,李清照是公认的文学成就最高的女子。王珪第四子王仲岏之女嫁与秦桧为妻,就是臭名昭著的“长舌妇”王氏。因此,李清照是王珪的外孙女,秦桧妻王氏是王珪的孙女,这两个以不同方式留名青史的名女人,实际上是姑表姊妹的亲戚。

不过,王珪为人胆小怕事,一贯顺承帝意,以明哲保身处世,是出了名的“三旨相公”(他上殿奏事称“取圣旨”;皇帝裁决后,他称“领圣旨”;传达旨意是“已得圣旨”)。他见以阴险出名的蔡确询问立储一事,已经料到对方不怀好意。蔡确则原以为王珪胆小怕事,被自己这么一问,必然不敢轻易表态。没想到王珪慢吞吞地回答:“皇帝陛下有子。”言下之意就是要立宋神宗的儿子赵煦。

蔡确明明已经安排下杀手,不知道为什么原因却没有杀死王珪,大概见到王珪已经老朽,不杀他他也活不了多久了。就在三个月后,同年的五月,王珪病死。

显然,没有宰相和太后的支持,蔡确无法成事,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使出极为阴险的一招:四处宣扬说是他策立了太子赵煦,反而诬蔑说高太后和宰相王珪有废立赵煦的意思。蔡确此举并不明智,后来果然为他招来了巨大的灾难。

高太后禁止寝宫作风

赵颢和赵頵这两个引人瞩目的人物也时常去皇宫探望兄长病情,而这二人显然并非真心关心兄长,表现得非常不安分,常有窥测之意,甚至连卧病在床的宋神宗都觉察到弟弟们居心叵测,但此时他已经病入膏肓,只能“怒目视之”了。高太后在关键时候起了稳定的作用,为了以防万一,她下令关闭宫门,禁止两个亲生儿子赵颢和赵頵出入宋神宗寝宫。这实际上已经是高太后在明确表态:赵煦将是未来的皇帝。

高太后平定立储危机

有一天,群臣前来觐见,高太后当众夸皇孙赵煦聪明伶俐,还将赵煦为父亲祈福手抄的佛经拿出来给大臣们看。大臣们都表示称赞。高太后立即命人领着赵煦出来,宣读宋神宗诏书,立赵煦为皇太子,皇储之争由此而平。可以说,高太后在平定这场立储危机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高太后反对宋神宗大力推行新政

这个时候,没有人能预见到,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党争,在将来会影响到这对祖孙的感情。

几日后,宋神宗病逝,皇太子赵煦即位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当时曹太后已死,尊祖母高氏为太皇太后,尊宋神宗皇后向氏为向太后,尊生母德妃朱氏为皇太妃,军国大事由太皇太后暂时处理,一切按照宋真宗皇后刘娥听政的先例办理。从此,五十四岁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开始垂帘听政,执掌朝政大权达八年之久。

高太后一向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对儿子宋神宗大力推行新政非常不满,不过,按照中国的宗法制度,成年的皇帝主政,即使是亲生母亲皇太后也不可以干政。但现在不同了,她跟当年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和曹太后一样,手中已经掌握了无上的权利。

高太后垂帘听政后,立即起用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她先是召回被变法派排斥在外的老臣司马光。随后,高太后废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将因为不支持新法而被下放贬谪的旧臣都召回京师,分别重用,这其中就有一直被贬斥在外的苏轼。

熙宁元丰年间,有一批重臣因为反对变法而被罢官,包括文彦博、司马光、范纯仁等人。这些人被免职后,与在洛阳的一些士大夫往来十分密切。当时洛阳有名士邵雍、程颢、程颐等人,均以道学家自居,文彦博等人待之如上宾。富弼、司马光等人仿照白居易九老会的故事,经常集中在一起,赋诗取乐。他们只按年龄大小排列顺序,不按官职高低来论资排辈。他们在经常聚会的地方专门修建了一所房子,将他们十三人的像全部画在房子里面,当时人称之为“洛阳耆英会”。每次“耆英”聚会之时,总有不少人围观,竟然由此成为洛阳的一大景观。

而这些“耆英”中,最为人瞩目的要数司马光。高太后一临政,便拜司马光为相,立即赢得了相当的人心。就连大宋的敌国契丹,听说司马光为宋朝宰相后,也大为敬畏,告诫己方的边关守将不要轻易挑起争端,要维持辽宋双方友好关系。

高太后垂帘鉴赏

高太后垂帘后,“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尽行仁宗之政”,尽量与民生息。她治下的九年,史称“元祐之治”,被认为是宋朝天下最太平、百姓最安乐的时代。《宋史》记载说:高太后“临政九年,朝廷清明,结夏绥安,杜绝内降侥幸;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

辅政九年,任用司马光,废新法,被捧为“女中尧舜”,担得起吗?

之所以将高滔滔称之为?女中尧舜?,与其品德高尚、能力过人、善于管理等有很大关系。她先后辅佐了北宋神宗、哲宗两代帝王,审时度势及时变革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推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政治清明、政通人和的局面。积极调和了保守派与激进派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朝廷各派系之间的凝聚力。在她的努力下,北宋国力一度得到了提升,出现了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

高滔滔出身北宋将门之后,自幼由其姨母宋仁宗的曹皇后一直抚育在宫中,聪明伶俐,从小耳濡目染了许多治国理政故事,也懂得了不少国策时政。因此,深受仁宗和皇后喜爱。在仁宗夫妇撮合下,刚过及笄之年的高滔滔就与仁宗的养子赵宗实成婚了,因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皆陪伴在仁宗夫妇身边,人们称为?天子娶媳,皇后嫁女?。

婚后,夫妻二人感情笃厚,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嘉祐七年,赵宗实被赐名为赵曙,确立为皇位继承人身份,并于次年继位,即为宋英宗。英宗本体弱多病,面对卷帙浩繁的奏折常常有心无力,高滔滔便在幕后为丈夫分解负担,处理了不少朝中大事。

英宗驾崩后,皇子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此时神宗已成年,作为皇太后的高滔滔并不干预朝政,但给神宗皇帝的决策提供了不少意见建议。

神宗病逝后,皇子赵熙继位,是为宋哲宗。哲宗年幼,高滔滔作为太皇太后开始了临朝听政。她以极强的政治敏锐力,洞察到了王安石变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启用司马光为宰相,彻底废除了王安石变法,以保守方式确保大宋社稷稳固。在她临朝听政八年里,出现了北宋后期少有的官员清正廉洁、社会风气好、经济繁荣的局面;她有感于外戚专权的弊端,极力反对自己兄弟子侄等参与朝政。

?因此,高滔滔凭借个人高瞻远瞩的眼光,卓越的政治才能,赢得了?女中尧舜?的美誉。

隆裕太后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罪人,为何却被称为“女中尧舜”?

众所皆知,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一向是男权的天下,他们不仅反对外戚掌权, 还很忌惮后宫干政

而这种情况在宋代却一反如常,宋朝的18位皇帝中,有9位都经历过垂帘听政,最有意思的是,后世的文人和史官似乎都没有特别抨击、声讨宋代后宫摄政之事,反而还对其中一位女性掌权人赞誉有加,称其为 “女中尧舜”

获此殊荣的女人, 就是北宋的宣仁圣烈皇后——高正仪

高正仪是个的女孩,父族和母族都是名门望族,她的父族往上数三代,都是为宋朝立下功勋的名将,母亲是宋朝开国功臣曹彬的孙女,宋仁宗的皇后曹氏是她的小姨,因此, 高正仪的出身可谓高贵至极

高正仪4岁便被小姨曹皇后接入宫中抚养,与曹皇后和宋仁宗的养子赵曙 同为玩伴、两小无猜

高正仪与赵曙同岁,宋仁宗也很喜爱高正仪,便在他们成年后为二人主持了婚礼。后来,赵曙被立为太子, 高正仪就成了太子妃

公元1063年,宋英宗赵曙继位,高正仪便成了皇后。

然而,宋英宗于4年后不幸在宫中病逝,他与皇后高正仪的长子赵顼继位, 也就是 历史 上的宋神宗 ,此时,高正仪就成了皇太后。

宋神宗是个睿智有为的年轻皇帝,他亲征后不久,便大胆启用王安石,推行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强兵富国,并借此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 却损害了封建贵族和官僚阶层的利益

虽说有宋神宗的力挺,变法得以推行,但依然遭到了不少的阻力。那些富贾豪商、纷纷利用手中的政治筹码,鼓动后宫和前朝的同党, 一齐向新法和推行新法的人施压

王安石受到的重压暂且不提,光是宋神宗自己,就受到了来自 祖母太皇太后曹氏、母亲皇太后高正仪、皇后老婆向氏 的多方施压。

神宗苦不堪言 ,积郁成疾,本值38岁的 壮年之际竟抑郁而亡 。神宗病逝后,其最大的儿子,年仅10岁的赵煦继位,史称宋哲宗。

因为宋朝早年间便有祖制,新帝年幼则先由后宫地位尊贵之人辅掌朝政。

因此,时为太皇太后的高正仪只好硬着头皮开启了自己长达9年的辅政生涯。

为什么说高正仪辅政不是“如鱼得水”,而是“硬着头皮”呢?

其实,都是因为高正仪从小就顺风顺水地生活在后宫之中,不仅对政事丝毫不感兴趣, 更是谈不上政治权谋和政治手腕 ,最要命的是,她还从没有参与过政事, 毫无亲政经验

可以说,彼时位高权重的高正仪,内里就是一个恪守旧规的后宫女流之辈。

高正仪于公元1085年至公元1093年期间垂帘听政, 史称“元佑之治”。

《宋史》有载:(高太后)临政九年,朝廷清明,结夏绥安,杜绝内降侥幸;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 人以为女中尧舜

不仅如此,清代的宫廷画师焦秉贞还曾奉乾隆皇帝之命,绘有《历朝贤后故事图》, 对宣仁圣烈皇后高正仪生平的德行事迹赞颂有加

翻遍史册,有才德的女性不少,却好像没有哪位女性能得到堪比尧舜这样的殊荣。那么,史书中夸赞高正仪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据史料记载,高正仪临朝辅政后, 破格将苏轼擢升为翰林学士 ,命其参政议事,为国效力。还召回司马光、吕公著等几位忠诚的老臣,委以重任。

同时,高正仪 降诏停止修建寺衙宫苑 ,施行 开源节流 之策。

高正仪带头大行节俭之风,宫膳只许用羊肉调烹,禁用牛肉,因为牛可以下地耕田。平日只穿素衣简服,禁用丝绢。

高正仪是后宫女人,却始终恪守后宫的礼制。她临朝辅政前从没有过干政议政的行为,还尤其 注重管束自己的母族亲属 ,不仅限制他们在朝堂中发展势力,就连皇帝想要为高氏子弟加官进爵都遭到了高正仪的坚决反对。

按一些史料所述,高正仪及她倚重的以司马光为首的“ 元佑群贤 ”在当时可谓发挥了巨大的政治效能,不仅百姓安居乐业,而且边境安稳, 异族不敢来犯

但事实上,后世对高太后的评价绝不仅仅至此,她也绝非有尧舜之才,并且她摄政期间那些政绩都是“浮光掠影”,从 历史 角度来看,甚至还因为她在政治方面的错误决定而 把宋朝带入了 历史 的深渊

高正仪因为没有亲政经验,也毫无政治头脑,可以想象,当她“被迫”登上权力巅峰的时候, 不免产生空虚无助的感觉

一个素来资质平凡的后宫女性,此时唯一能信任的、能依靠的,便是她所 熟悉的老臣和旧制

在新法面前,高正仪无疑是个坚定的“ 保守派 ”。作为旧制的拥护者, 她熟悉且信任的,是英宗时期的老臣司马光、文彦博及吕公著等人,而且恰巧这些老臣也是祖宗旧制的拥护者。

这样一来,高正仪代掌执政便有了心腹、有了底气

司马光重新入朝并被委以重任后,还举荐了 苏辙、朱光庭 等保守派文人,请高正仪将她们封为朝官,壮大保守派的队伍和声势。

此后,保守派的臣子们通过直谏的方式, 对变法派发起了弹劾和猛攻 ,导致支持变法的朝中大员一个一个地遭到贬官流放。

高正仪和“元佑群贤”们就这样陆续出击,清除了朝中的异己, 废止了新法的施行 。一时间,免除徭役、方田均税、保甲、市易等一系列变法成果皆 半途而废 ,宋朝百姓“减负”了没几天就又被套上了苛税、徭役的枷锁。

年迈的司马光出山一年后,就病逝了。朝堂上的保守派内部因政见不同而逐渐分成了3派,还引起了党争。

高正仪并不懂得如何利用政治手腕去制衡朝中的各派势力 ,于是,日渐恶化的党争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一样,吞噬了朝政的清明,把国家带入了深渊。

王安石发起的变法是积极进步的政治举措,高正仪却不加深思,强势地废止了新法, 致使北宋的经济逐步走向了崩塌

后来,虽说成年后的宋哲宗重新执掌了皇权,而且依然像父皇一样推行新法,但自高正仪亲政后,北宋的朝廷之中就再也没有停止过朋党之争,好好的一个北宋就这样掉入了权斗的漩涡之中, 直至灭亡

高正仪掌权时期那所谓的“元佑之治”也只不过是北宋一时的表面风光,她的所作所为, 实际上是给北宋挖下了一个大坑 ,无可挽回地把整个国家带入了深渊之中。

其实,北宋的宣仁圣烈皇后高正仪只是被某些史官夸张地美化为“女中尧舜”, 并非真有济世之才

朱高炽的皇后张氏为何被赞誉为“女中尧舜”?

隆裕太后被爱新觉罗家族视为罪人一般,但却被北伐军团叫做女中尧舜,其实太后如此弱女子,能够获得这么大的称号,其实是因为她站出来,读了那封清帝退位的诏书。打开了又一个新纪元。

其实隆裕太后之所以成为爱新觉罗家族的罪人,其实也是被迫的,但同时也是自愿的。在北洋集团的逼迫下,可以说隆裕太后自己是没有选择权的。当时的清朝可以说连苟延残喘也算不上,最多也只能算上一个蝼蚁之存。而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辛亥革命的发动,又一次抨击了清的存在,清不得不下台了。即使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没有人去做,而充当这一证人的,却是隆裕太后,所以才说他是爱新觉罗家的罪人。

但对于北洋来说,隆裕太后无非是帮助了她们的一个大忙。北洋想要体面,要走程序,即使清已经名存实亡,但他们任然需要清的一人来进行宣布,而这个人只能是清集团的人。但谁也不愿意去充当这个罪人。因此隆裕太后的此举解救了清的好多人,也就成全了北洋,所以北洋自然也就对她更恭敬。

**《辛亥革命》里,这个退位桥段演绎得格外精彩,在内心百般纠结过后,她望着大殿上依旧慵懒昏聩的大臣们,眼中的怒火喷薄欲出,大喊一声:“退位!”这也许是这个惨痛女人的命运了吧。

朱高炽的皇后张氏非常优秀,为何被赞誉为“女中尧舜”?

明朝的诚孝张皇后之所能被称为“女中尧舜”,除了她尽力周旋,力保明仁宗朱高炽太子位并顺利继位之外,还9岁幼子明英宗朱祁镇有惊无险接过皇权,在完全可以大权独揽时,拒绝朝臣“垂帘听政”的建议。

1、力保朱高炽顺利继位

诚孝张皇后是山西永城人。洪武28年,被册封为燕世子妃。燕世子是指燕王朱棣的世子朱高炽。在朱棣靖难之役登上皇位的次年,她被封为皇太子妃。朱棣有两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两个儿子性情、作为各不相同。从心底来说,朱棣更喜爱次子。

这是因为朱高煦与朱棣性格相似,英勇好斗。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奉命留守北平。朱高煦作为前锋出征,屡获战功。尤其是在浦子口朱棣被击败时,朱高煦率援军杀到。史载,朱棣大喜,抚摸朱高煦背部说:“努力啊,世子常常生病。”此语暗示,因为世子朱高炽身体不好,朱高煦有希望上位。

面对朱棣的爱憎和朱高煦随时上位的压力,张太子妃以贤明、严谨的为人处事风格从中周旋,很得朱棣和夫人的欢心。但朱高炽因为多次被朱高煦离间,加之身体肥硕,无法骑射,毫无朱棣马上雄姿,朱棣屡次想另立太子,但在张太子妃的努力下力保朱高炽没有被废。而朱高煦因太过张狂,“违法之事达数十起”,最终被朱棣迁封乐安(今山东惠民)。

2、两名皇帝开启“仁宣之治”

等到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诚孝张皇后成为皇太后,又朱瞻基。在明朝历史中,朱瞻基与其父朱高炽虽然只执政11年,但政治清明、人才辈出、社会祥和,被后世称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在两任皇帝的背后,始终离不开一个人的——诚孝张皇后。

朱瞻基继位初年,军国大事多听命于张皇太后,明朝实际掌权人自然是她。史载,张皇太后出游西苑,朱瞻基为其扶车登上万岁山,敬酒拜寿。次年,出巡祭奠时朱瞻基挂弓骑马作引导,遇河桥则下马扶车,京城百姓夹道欢呼拜迎。

张皇太后见此景对宣宗朱瞻基说:“百姓拥戴的原因,是君主能让他们安居乐业,你应牢记在心。”经过农家时,她召来老妇人询问农事,赐与钱币。农家献上蔬菜酒食等,她就赐给朱瞻基,说:“尝尝农家的味道。”

据《明史》记载,仁宣两朝时忠直大臣得到重用,朝政风气为之一新。而且,张皇太后严防外戚专权,她的弟弟张升为人淳厚,做事谨慎,但仍不允许参与国事。

3、扶9岁英宗继位,拒绝垂帘听政

宣宗朱瞻基37岁死亡时,太子朱祁镇才9岁,宫中传言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朱瞻墡将继位。张太皇太后听到传言后,召集大臣到乾清宫,指着朱祁镇哭着说:“这就是新天子!”群臣高呼万岁,朱祁镇得以继位。

因为新皇帝年纪太小,根本无法掌控朝政大事,于是有大臣请求她“垂帘听政”。也许,这些大臣的逻辑是:身为太皇太后非要立9岁的小孩子当皇帝,肯定是想“垂帘听政”,独揽大权。

但结果并非如此。张太皇太后说:“祖宗之法不能破坏。今天下太平,没有紧急的事务,只要勉励皇帝不断学习,同时委任厚道的大臣辅佐就行。”史载,后来直接导致土木堡之变的太监王振,虽然深得朱祁镇的宠爱,但当时不敢独揽大权。

4、临死前与大臣对话被载入史册

诚孝张皇后被称为“女中尧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朝政风气宽松,忠直大臣敢于直言。因此,《明史》特意把诚孝张皇后临死前与大臣的对话记载下来:

明正统七年,诚孝张皇后病死。临死前召来杨士奇、杨溥,询问还有什么大事没有办。杨士奇提出三件事,而这三件事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被认为是不能触碰的雷区、禁区:

其一:建文帝虽死,但对其当政时的事情,应当编修实录,作为历史保留记录下来。

其二:成祖朱棣曾下令,凡是敢收藏方孝孺等建文诸臣书籍、信笺等文字的人都要处死,这条禁令应当解除。

其三:……

史载,第三件事还没来得及说出来,诚孝张皇后已死。后世对于第三件事的猜测也各有说法,但相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第三件事仍与建文帝或者建文朝的大臣有关。比如为有关大臣恢复名誉、准许被发配的大臣家人回乡等等。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也许,杨士奇敢于早些时候提出,建文帝的千古谜案和建文诸臣都会有一个说法。

明代第四位皇帝的皇后张氏是河南永城人张麒的女儿,洪武二十八年(1395)嫁给十七岁的朱高炽(永乐皇帝长子),旋即被册封为燕世子妃。朱高炽生性仁孝,喜爱诗词,可是身体肥硕,腰腹径数围,不善骑射,因此常使永乐皇帝不高兴。恰好永乐的次子朱高煦身高体壮,而且在靖难内战中,有几次杰出的表现,于是永乐曾经有立朱高煦为皇储的念头。

幸好张氏在结婚不到三年就替朱高炽生下了一位永乐最宠爱的长孙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宣德皇帝;后来张氏又生了越王朱瞻墉与襄王朱瞻墡。

1404年夏天,虽然永乐立了朱高炽为东宫太子,不过朱高煦依然野心勃勃,经常在背后中伤他的长兄。每当东宫濒临危机、悒悒不乐时,操妇道至谨的张氏一定会以历史故事为譬喻,来宽慰她的丈夫,而且勉以孝谨,亲自替朱高炽调理每日餐食,希望能帮他减肥。

1424年8月12日,在榆木川得了重病、奄奄一息的永乐帝,召唤英国公张辅到皇帝行营帐篷,起草遗诏说:“传位皇太子。···…丧服礼仪,一遵太祖皇帝遗制。”可是朱高炽即位(洪熙仁宗皇帝)不到八个月,却因体胖多病,也晏驾归天(1425年5月29日)。

当了寡妇的皇后张氏,虽然中外政事莫不周知,还是得出让皇后的位子给她的媳妇胡氏,而依传统当上了皇太后。不过以后的日子,张皇太后还是日夜担心她的儿子朱瞻基,深怕这位二十六岁的新皇帝还不能稳如泰山地继承朱氏帝业。

1426年9月初,眼见他的父亲(朱棣)与长兄(朱高炽)都已驾崩,朱高煦终于公开挑战他的侄子朱瞻基。这时皇太后张氏仰仗有德行、有才干又老成干练的杨士奇、杨溥、杨荣(均以大臣兼内阁大学士的“三杨”)与吏部尚书蹇义,来对付高煦。仅仅三个星期的行动之后,从1426年8月28日到9月17日,朱高煦的叛变就被平定。朱高煦和他的儿子被贬为庶人,从此监禁在北京的西安门里一直到过世。

朱高煦之后,海内宁泰,朱氏诸王的权力再次被大幅削减,从此只能向中央支领俸禄,明朝宫廷的气氛也自然变得比较安详平静。在整个明朝历史中,宣德皇帝在位的十年(1425——1435)算是天下归心、最好的太平盛世;在很多方面,的确要归功于这位“女中尧舜”皇太后张氏的知人善任与辨别邪正。

宣德在位第三年(1428),皇太后游西苑,宣德跟皇后、皇妃都一齐奉陪到万寿山赏景野宴。第二年的清明节,皇太后因笃念祖宗功德,要求亲自到天寿山谒拜永乐皇帝与洪熙皇帝(长陵与献陵),并扫墓。当皇帝的朱瞻基马上答允,并以五军严备供具,浩荡地陪他母亲出紫禁城,一直到清同桥,亲自扶辇皇太后过桥后,才高呼万岁地分手道别。沿途中,居民夹道迎拜,皇太后随性吃蔬食野味,并赐钞币。回到内宫之后,皇太后还命她儿子宣德皇帝作《赏春赋》,叙述她途中所看到的景物及农家作业之状况。

可是才三十六岁的宣德帝在1435年1月31日(春节过后的第三天),突然驾崩于乾清宫,留下才只有八岁的儿子朱祁镇继承皇位,是为英宗正统皇帝。这时有些献媚的大臣奏请太后,垂帘视事。张氏顾及明朝祖宗家法,没有同意,但愿意担任正统皇帝的监护人。以后凡事委用三杨票拟,虽然如此,重要的政策及诏令仍然必先由太皇太后首肯,然后才能全部交给内阁议决。同时为了驾驭外戚,张氏正式以书信告诫她的哥哥(当时是彭城伯兼任都督)要循礼法、修恭俭,不能干预政事,而且每个月只能在初一跟十五进朝问安。除此以外,太皇太后张氏还下令要求子孙认真读书求学,日夜勤恪敬事,凡宫中一切玩好以及不急之务,全部罢禁。

虽然太皇太后要求她的子孙相当严厉,要他们行仁政、秉忠勤,可是长得很奇异、又是幼冲的正统皇帝,还是整天跟着他最宠幸的太监王振玩耍。

据《明实录》记载,1437年元宵节期间,太皇太后召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还有礼部尚书胡濙五位元老级的重臣人朝,在五人面前,命令王振俯伏阶下。这时太皇太后左右的女官杂佩刀剑,仪卫森然,用尖锐的剑刃加压在王振的颈子上。五十六岁的太皇太后张氏当场向坐在她西侧的正统皇帝说,以后的国家大事,如果没有这五位先朝简任重臣赞成的话,绝对不可实施。同时声色俱厉地斥责王振,如果阉人宦官敢干预朝政的话,都一律要格杀不留。

这次戏剧性威吓王振的五年又十个月之后,太皇太后张氏崩逝,跟她的丈夫朱高炽(即正统皇帝的祖父)合葬于献陵。不久被尊谥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然而等到三杨及一些前朝重臣一一凋零去世之后,正统皇帝就擢升他的“老师”王振为明朝宦官系统最有权势的“司礼监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