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火的成语有哪些?

2.时间的紧迫的成语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句式

4.“急如星火”、“迫在眉睫”、“十万火急”、“刻不容缓”四个成语分别是什么意思?

5.陈情表翻译

急于星火_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迫不及待、心急如焚、搓手顿脚、抓耳挠腮、坐不安席、归心似箭、急不可耐、火烧火燎、度日如年、急如星火

1.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2.心急如焚xīn jí rú fén: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3.搓手顿脚cuō shǒu dùn jiǎo: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4回:“县太爷急的搓手顿脚,叫了签稿,请了刑名师爷,大家斟酌,想不出一个法子。”

4.抓耳挠腮zhuā ěr náo sāi: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5.坐不安席zuò bù ān x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6.归心似箭guī xīn sì jiàn: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4回:“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归心似箭。”

7.急不可耐jí bù kě nài: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8.火烧火燎huǒ shāo huǒ liǎo:指火在燃烧;火在烘烤。形容心情十分焦灼急迫或疼痛难熬。

成语出处:魏巍《山雨》:“小嘎子火烧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就钻出磨房来。”

9.度日如年dù rì rú nián: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成语出处: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10.急如星火jí rú xīng huǒ: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形容非常紧急。

成语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带火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有紧迫感的成语有:风檐刻烛、迫于眉睫、救火追亡、稍纵即逝、迫在眉睫、急于星火。

一、风檐刻烛?fēng yán kè zhú

解释:风檐:科举时代的考场。指科举时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

出处:清·钮琇《觚剩·五经中式》:"查林二公乃能于风檐刻烛时,立就二十三艺,洵未易才。"

二、迫于眉睫 pò yú méi jié

解释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出处《庄子·庚桑楚》:"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

事例《庄子·庚桑楚》:"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列子·仲尼》:"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

三、救火追亡?jiù huǒ zhuī wáng

释义亡:指逃跑的人。像救火和追赶逃犯一样。比喻事情紧迫,不可延缓。

出处《国语·越语》:"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

示例元·黄元吉《乐育堂语录》卷一:"究之未上榻时,觉得吾身事忙犹如救火追亡,一刻难缓。"

四、迫在眉睫 pò zài méi jié?

解释: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出自:《庄子·庚桑楚》:“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列子·仲尼》:“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

示例:新的内战危机忽然又~了。 ◎方纪《挥手之间》

五、稍纵即逝 shāo zòng jí shì

解释: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示例:事机万变,~。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四回。

六、急于星火 jí yú xīng huǒ

解释: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出自: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时间的紧迫的成语

1.急于星火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2.悬河泻火 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同“悬河注火”。

3.十万火急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

4.燎原烈火 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5.玩火自焚 玩:玩弄;焚:烧。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

6.油煎火燎 形容痛苦或焦灼。

7.火上添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同“火上浇油”。

8.引风吹火 利用风来吹火,使火越烧越旺。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9.火烧眉毛 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10.刀耕火耨 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11.烈火轰雷 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

12.急如风火 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

13.火耕流种 古代一种原始的耕种方式。先用火烧去杂草,然后引水播种。犹言火耕水耨。

14.烽火相连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15.银花火树 比喻灿烂的焰火或灯火。

16.势如水火 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17.束蕴请火 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18.无名火气 说不出来由的火气。

19.炳如观火 炳:光明、明亮、显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20.石火电光 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21.火中取栗 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22.急如星火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23.星火燎原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

24.解衣包火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25.鼻端生火 以之形容马行疾速。

26.火灭烟消 火苗熄灭,烟云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不留一点痕迹。亦作“烟消火灭”。

27.抱薪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28.水火不辞 指不避艰险。同“水火不避”。

29.明火执杖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30.放火 指无法无天的行为。

31.心急如火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32.狐鸣篝火 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同“狐鸣鱼书”。

33.热火朝天 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34.火妻灰子 焚妻灭子。指毁弃家室。

35.燎若观火 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36.明若观火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37.心焦火燎 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38.炮火连天 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39.火海刀山 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40.灯火万家 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41.战火纷飞 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42.以火止沸 比喻处理方法不对,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长已成的气势。同“以汤止沸”。

43.烧犀观火 比喻洞察事物。

44.火烧火燎 比喻心里非常着急或身上热得难受。

45.火尽薪传 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

46.四、“火”在第四位置的成语及其解释

47.十万火速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

48.井中求火 在水井里去寻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根本达不到目的。

49.真金烈火 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50.泼油救火 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51.膏火自煎 比喻有才学的人的人因才得祸。

52.怒火中烧 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

53.火烛小心 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54.火树琪花 比喻灿烂的灯火或焰火。

55.炉火纯青 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56.火耕水耨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57.飞蛾赴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58.熬油费火 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59.放火烧山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60.火上浇油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61.打得火热 形容十分亲密。

62.油干火尽 形容罄尽。

63.传风扇火 犹扇风点火。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用于贬义。

64.清灰冷火 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

65.石火风烛 比喻为时短暂。

66.大动肝火 指大怒。

67.炳若观火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68.风风火火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69.拥篲救火 指方法不当,事必不成。

70.烈火烹油 比喻声势气焰很盛。

71.水火不相容 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72.火冒三尺 形容愤怒到极点。同“火冒三丈”。

73.烟断火绝 指人烟灭绝。

74.把薪助火 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关于带火字的成语大全关于带火字的成语大全

75.怒火冲天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7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77.火冒三丈 形容愤怒到极点。

78.黑灯瞎火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79.皎阳似火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80.烽火连年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81.引火烧身 原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现多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以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82.传风搧火 犹煽风点火。搧,同“扇”。比喻煽动别人闹事。多用于贬义。

83.飞蛾扑火 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84.束缊举火 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85.如蹈水火 比喻处境艰难。

86.以火救火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87.水火无情 指水和火是不讲情面的,如疏忽大意,容易造成灾祸。

88.不避汤火 指不畏凶险。

89.扇火止沸 沸:沸腾,指水滚开。用扇风助长火势的办法来停止水沸腾。比喻取的办法与希望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90.水深火热 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91.不避水火 指不畏凶险。

92.火尽灰冷 比喻权势消失。

93.钻冰求火 比喻徒劳无功。

94.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95.石火风灯 比喻为时短暂。

96.撩火加油 犹言火上加油。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

.电光石火 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98.负薪救火 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99.蹈汤赴火 比喻不避艰险。

100.束蕴乞火 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101.敲冰求火 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102.无明业火 指怒火。

103.抱火寝薪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104.厝火积薪 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105.烈火见真金 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

106.水火无交 没有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107.无名孽火 名:称呼;孽:邪。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

108.忿火中烧 犹言怒火中烧。

109.以火救火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110.火上加油 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

111.火烧火燎 比喻心里非常着急或身上热得难受。

112.煽风点火 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113.扇风点火 指进行鼓动或煽动。

114.水火不避 指不避艰险。

115.救火拯溺 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同“救焚拯溺”。

116.救民水火 水火:比喻深重的灾难。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117.敲冰索火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118.烈火干柴 比喻男女欢情很深。

119.火急火燎 犹火烧火燎。

120.蹈火赴汤 比喻不避艰险。

121.膏火之费 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122.撮盐入火 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123.隔岸观火 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124.烽火四起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125.篝火狐鸣 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

126.灯蛾扑火 比喻自己找死。

127.鼻头出火 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128.星星之火 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策小,但有远展前途的新事物。

129.明火持杖 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130.招风揽火 比喻招惹是非。

131.抱火厝薪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132.赴汤蹈火 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133.趁火打劫 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134.趁火抢劫 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

135.心急火燎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36.干柴烈火 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也形容情绪高涨。

137.吞刀吐火 古杂剧之一,泛称魔术。

138.心焦如火 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139.汤烧火热 指生病发高烧。

140.烟消火灭 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141.探汤蹈火 犹言赴汤蹈火。比喻不怕任何艰险。

142.火光烛天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143.惹火烧身 惹:引;身:本身。引火烧自己。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

144.刀耕火耘 犹刀耕火种。

145.风雷火炮 形容十分急躁。

146.薪尽火传 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147.烈火真金 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

148.风风火火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149.厝火燎原 放火燎原,比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150.自相水火 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样不能相容。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句式

形容时间紧迫的成语

1、风檐刻烛:风檐:科举时代的考场。指科举时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

2、迫于眉睫:迫:迫近;眉睫:指眼前。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3、救火追亡:亡:指逃跑的人。像救火和追赶逃犯一样。比喻事情紧迫,不可延缓。

4、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5、稍纵即逝: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6、急于星火: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7、事不容缓:指事情紧迫,必须马上去处理。

8、刻不容缓: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9、迫在眉尖:迫:紧迫;眉:眉毛。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10、急不可待: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11、机不容发:比喻时机紧迫。

12、戎马倥偬: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13、覆亡无日:马上就会灭亡,已经没有可以推延的时间了。

14、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15、事穷势迫:事情陷入了困境,形势紧迫逼人。

16、如临大敌:临:面临。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 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17、徘徊不定:在难于接受的或同样紧迫的两者之间作出抉择时为难犹豫。

18、间不容息:间:中间;容:容纳;息:喘息。中间都不容喘一口气。形容时机紧迫,不容延误。

19、事到临头:事情已经落到头上。形容事情紧迫。

20、计穷势蹙:无计可施,情势紧迫。

21、箭在弦上: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取某种行动。

22、势不容缓:势:情势;容:容许;缓:延缓,耽搁。比喻情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急如星火”、“迫在眉睫”、“十万火急”、“刻不容缓”四个成语分别是什么意思?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句式是状语后置的句式。

出处:

魏晋·李密《陈情表》原文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白话释义: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

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逼迫我,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写作背景: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

泰始三年(267年),朝廷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陈情表翻译

急如星火的释义: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也就是形容非常着急。

迫在眉睫的释义: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十万火急的释义: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

刻不容缓的释义:

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 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这四个成语都有某件事或者某个人非常紧迫的意思。

急如星火

发音

jí rú xīng huǒ

释义

星火:流星。像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示例

闺臣心内虽~,偏偏婉如同田凤翾的哥哥田廷结了婚姻。(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四回)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结构

偏正式

相近词

急于星火、火烧眉毛、十万火急

反义词

从容不迫、慢条斯理、缓兵之计

押韵词

卿卿我我、言必信,行必果、进退失所、稚齿婑媠、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收因种果、不加思索、高识远度、利缰名锁、 咬耳朵、......

年代

古代

英语

mosturgent<admitofnodelay;beextremelypressing;requirelightningaction>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蜀国尚书郎李密在蜀亡后回乡与96岁的祖母相依为命。晋武帝司马炎征召他为太子洗马。李密要侍奉祖母不愿做官,他写《陈情表》说:“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待侍奉好祖母百年后再出门为官。

一、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

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二、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三、出处

《晋书》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二、作品赏析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份公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奇文”。字字生情,句句含情,《陈情》之情,耐人寻“情”。

李密“辞不就职”,大致有这样三个原因:

1、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

3、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

三、作者简介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其生平见载《华阳国志》、《晋书》。代表作为《陈情表》。

百度百科-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