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何反间计在君王和能臣之间屡试不爽?乐毅、廉颇等名将都遭殃

反间之计_反间之计能封变异吗

蒋干盗书--反间计,群英会蒋干中计--借刀,黄盖诈降--苦肉计,草船借箭--虚张声势计,舌战群儒--激将计,巧借东风--金蝉脱壳计,庞统献连环--连环计。计谋无处不在,孔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都是计策的象征。灵活运用最好。

为何反间计在君王和能臣之间屡试不爽?乐毅、廉颇等名将都遭殃

反间计,原文的大意是说:在疑阵中再布疑阵,使敌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万无一失。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孙子兵法》就特别强调间谍的作用,认为将帅打仗必须事先了解敌方的情况。要准确掌握敌方的情况,不可靠鬼神,不可靠经验,“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里的“人”,就是间谍。《孙子兵法》专门有一篇《用间篇》,指出有五种间谍,利用敌方乡里的普通人作间谍,叫因间;收买敌方官吏作间谍,叫内间;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所用,叫反间;故意制造和泄露假情况给敌方间谍,叫死间;派人去敌方侦察,再回来报告情况,叫生间。唐代社收解释反间计特别清楚,他说:“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反间计杀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就是个有名例子。

曹操率领号称的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当时,孙刘联合抗曹,但兵力比曹军要少得多。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善于马战,可不善于水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当即让蒋干过江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江,一个反间计就已经酝酿成熟了。他热情款待蒋千,酒席筵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周床共眠。蒋干见周瑜不让他提及劝降之事,心中不安,哪里能够入睡。他偷偷下床,见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来,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得蒋干连忙上床。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只听周瑜他们小声谈话,听不清楚,只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于是蒋干对蔡瑁、张允二人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确认无疑。

他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等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反间之计,但也无可奈何了。

编辑本段故事

南宋初期,高宗害怕金兵,不敢抵抗,朝中投降派得势。主战的著名将领宗泽、岳飞、韩世忠筹坚持抗击金兵,使金兵不敢轻易南下。

公元1134年,韩世忠镇守扬州。南宋朝廷派魏良臣、王绘等去金营议和。二人北上,经过扬州。韩世忠心里极不高兴,生怕二人为讨好敌人,泄露军情。可他转念一想,何不利用这两个家伙传递一些假情报。等二人经过扬州时,韩世忠故意派出一支部队开出东门。二人忙问军队去向,回答说是开去防守江口的先头部队。二人进城,见到韩世忠。忽然一再有流星庚牌送到。韩世忠故意让二人看,原来是朝廷催促韩世忠马上移营守江。

第二天,二人离开扬州,前往金营。为了讨好金军大将聂呼贝勒,他们告诉他韩世忠接到朝廷命令,已率部移营守江。金将送二人往金兀术处谈判,自己立即调兵遣将。韩世忠移营守江,扬州城内空虚,正好夺取。于是,聂呼贝勒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向扬州挺进。

韩世忠送走二人,急令“先头部队”返回,在扬州北面大仪镇(分江苏仪征东北)的二十多处设下埋仗,形成包围圈,等待金兵。金兵大军一到,韩世忠率少数兵士迎战,边战边退,把金兵引人伏击圈。只听一声炮响,宋军伏兵从四面杀出,金兵乱了阵脚,一败涂地,先锋敲擒,主帅仓皇逃命。金兀术大怒,将送假情报的两个投降派囚禁起来。

皇太极施反间计

努尔哈赤受重伤死去以后,袁崇焕为了探听后金的动静,特地派使者到沈阳去吊丧。皇太极对袁崇焕窝了一肚子的怨恨,但是因为后金刚打败仗,需要休整,再说也想试探一下明朝的态度;所以,不但接待了袁崇焕的使者,还派使者到宁远去表示答谢。双方表面上缓和下来,背地里都在加紧准备下一步的战斗。

到了第二年,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明军。后金军分兵三路南下,先把锦州城包围起来。袁崇焕料定皇太极的目标是宁远,决定自己留在宁远,派部将带领四千骑兵援救锦州。果然,援兵还没出发,皇太极已经分兵攻打宁远。袁崇焕亲自到城头上督率将士守城,用大炮猛轰后金军;城外的明军援军也和城里内外夹击,把后金军赶跑了。

皇太极又把人马撤到锦州,但是锦州的明军守得严严实实,加上天气转暖,后金军士气低落。皇太极只好退兵。

袁崇焕又打了一个大胜仗。可是,魏忠贤阉党却把功劳记在自己名下,反而责怪袁崇焕没有亲自救锦州是失职。袁崇焕知道魏忠贤有心跟他为难,只好辞职。

公元1627年,昏庸的明熹宗死去,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就是明思宗,也叫崇祯帝(崇祯是年号)。

崇祯帝早就了解魏忠贤作恶多端,民愤太大。他一即位,就宣布了魏忠贤的罪状,把魏忠贤充军到凤阳。魏忠贤自己知道活不成,走到半路上自杀了。

崇祯帝惩办了阉党,又给杨涟、左光斗等人平反了冤狱,很想振作一番。许多大臣请求把袁崇焕召回朝廷。崇祯帝接受了这个意见,提拔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整个河北、辽东的军事。崇祯帝还亲自召见袁崇焕,问他有什么计划。袁崇焕说:"只要给我指挥权,朝廷各部一致配合,不出五年,可以恢复辽东。"

崇祯帝听了十分兴奋,给袁崇焕一口尚方宝剑,准许他全权行事。

袁崇焕重新回到宁远,选拔将才,整顿队伍,军纪严明,士气振奋。东江总兵毛文龙作战不力,虚报军功,不服从袁崇焕的指挥。袁崇焕使用尚方剑,把毛文龙杀了。

皇太极打了败仗,当然不肯罢休,他知道宁远、锦州防守严密,决定改变进兵路线。他作好一切准备,公元1629年十月,率领几十万后金军,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到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

这一着可出乎袁崇焕的意外。袁崇焕赶快出兵,想在半路上把后金军拦住,已经来不及了。后金军乘虚而入,到了北京郊外。袁崇焕得到情报,心急火燎带着明军赶了两天两夜,到了北京,没顾上休息,就和后金军展开激烈的战斗。别路明军,也陆续赶到,投入战斗。

后金军突然进攻北京,引起了全城震动。崇祯帝更是急得心慌意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后来听说袁崇焕带兵赶到,心才定了一些。他亲自召见袁崇焕,慰劳了一番。但是一些魏忠贤的余党却散布谣言,说这次后金兵绕道进京,完全是袁崇焕引进来的,说不定里面还有什么阴谋呢。

崇祯帝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听了这些谣言,也有些怀疑起来。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被金兵俘虏去的太监从金营逃了回来,向崇祯帝密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已经订下密约,要出卖北京。这个消息简直像晴天霹雳,把崇祯帝惊呆了。

原来,明朝有两个太监被后金军俘虏去以后,被关在金营里。有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听见两个看守他们的金兵在外面轻声地谈话。

一个金兵说:"今天咱们临阵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极)的意思,你可知道?"

另一个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又说:"刚才我就看到皇上一个人骑着马朝着明营走,明营里也有两个人骑马过来,跟皇上谈了好半天话才回去。听说那两人就是袁将军派来的,他已经跟皇上有密约,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姓杨的太监偷听了这番对话,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来,赶快跑回皇宫,向崇祯帝报告。崇祯帝听了也信以为真。他哪里知道,这个情报完全是假的。两个金兵的谈话是皇太极预先布置的。

崇祯帝命令袁崇焕马上进宫。袁崇焕接到命令,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匆忙进了宫。崇祯帝拉长了脸,责问说:"袁崇焕,你为什么要擅自杀死大将毛文龙?为什么金兵到了北京,你的援兵还迟迟不来?"

袁崇焕不禁怔了一下,这些话都是从哪儿说起?他正想答辩,崇祯帝已经喝令锦衣卫把袁崇焕捆绑起来,押进大牢。

有个大臣知道袁崇焕平日忠心为国,觉得事情蹊跷,劝崇祯帝说:"请陛下慎重考虑啊!"

崇祯帝说:"什么慎重不慎重?慎重只会误事。"

崇祯帝拒绝大臣的劝告,一些魏忠贤余党又趁机诬陷。到了第二年,崇祯帝终于下令把袁崇焕。

皇太极用反间计除了对手袁崇焕,退兵回到盛京。打那以后,后金越来越强大。到了公元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称满洲:又过了一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叫清。这就是清太宗。

孙子兵法用间篇里记载了五种间谍,分别为: 因间 ,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反间,因为反间效果比较明显。乐毅、廉颇、李牧等股肱名将都不可避免的遭受了敌国的反间之计,就是吴国最忠心的大夫伍子胥也不例外。

而仔细一看,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的能力都让敌国忌惮,而他们都是在起用他们的君王离世之后,在与后辈君王共事时被使反间计成功。

那么为什么这么能干的臣子却被君王猜忌呢?

我们一一来看,就能窥见一些端倪。

首先是乐毅,乐毅原本因为善于用兵打仗是在赵国赵武灵王手下干活,当年燕国大乱,被齐国痛揍,燕王被杀,燕昭王在赵武灵王的支持下上位。燕昭王的人生大事就是找齐国报仇,正好乐毅被魏国派去燕国做使者,被燕昭王一眼相中,做了燕国的亚卿。

燕昭王有了乐毅之后,很快就打败了齐国,乐毅还帮燕昭王拿下了齐国七十五座城池,把俘获的齐国财宝全都输入给燕国,燕国瞬间强大起来。但是乐毅有两座齐国城池一直没有拿下。

燕昭王死后,他儿子燕惠王即位。

齐国的田常听说燕惠王做太子的时候,跟乐毅之间有一些不愉快,于是就派人到燕国散布谣言,说:“ 齐国并不怕乐毅,因为乐毅和新王有仇,他留着两座齐国城池不攻占,就是为了给自己留后路,准备和齐国 连兵 ,准备自己称王了。齐国就怕其它将军来打。

这燕惠王一听,就赶紧派了个人去替代乐毅,让乐毅回去。这乐毅怕被杀,直接跑到赵国去了。

而临阵换将的结果是,燕军再一次被齐国打趴下,原来抢来的齐国城池又全部被夺了回去。

廉颇大家就更熟悉了,鼎鼎大名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赵惠文王时期与赵奢、李牧三大将把赵国守得铁桶一般。后来赵惠文王死了,赵孝成王即位,赵国与秦国在长平屯兵僵持,此时赵奢已死,赵国只有廉颇与李牧两员大将。

李牧带着精锐骑兵在赵国北部边界抗击匈奴,廉颇则在长平和秦军相刺,采用的是防守战术,打算与秦军耗下去。这整整耗了三个月,既耗了秦国,也耗了赵国。赵孝成王和秦昭王都很着急。

赵孝成王无数次催廉颇出兵,廉颇不听,赵孝成王不满。

秦昭王在想着怎么把廉颇弄下去的时候,赵孝成王跑去和秦国求和,结果秦昭王假意求和,又顺便离间赵孝成王和廉颇。

他派人在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根本不怕廉颇,只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孝成王果然就派赵括去代替廉颇,结果,长平之战惨败,赵括被杀,赵军四十多万被坑杀,赵国的有生力量被消灭了一大半。

李牧是和廉颇同时期的将军,在抗击匈奴方面亦是传奇人物。唐代李华在《吊古战场文》里就盛赞李牧:“牧用赵卒,大破林胡。”

后来李牧和秦军打仗,又屡屡打胜仗。

到赵王迁的时候,赵国的名将都已经死的死逃的逃了,就只剩下一个李牧。

赵国派李牧和司马尚抵御秦将王翦的攻击。王翦就去赵国使反间计,他买通了赵王的宠臣郭开金,在赵王面前说李牧和司马尚要反了。 赵王信了,派了个人去代替两人,结果李牧不肯听令。赵王就派人把李牧抓了杀掉。

结果赵国就被王翦灭了。

伍子胥的经历我在上一篇文里有介绍过。他本是楚国人,父亲和兄长被楚国君。伍子胥就逃跑了,在外寻求报仇的机会,他最后到了吴国,被吴国公子光重用,帮助他夺得王位。公子光成为吴王阖闾重用伍子胥。

在伍子胥的出谋划策之下,吴王阖闾得以称霸诸侯,还败了楚国,帮伍子胥报了仇。

后来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射中身死,伍子胥辅佐他儿子夫差。

夫差在打败越国报仇之后,就不太听伍子胥的话,几乎与他对着干。

尽管伍子胥一直忠心耿耿,夫差却依旧听信伯嚭谗言,赐剑给伍子胥自杀。伍子胥死后没几年,吴国就被越王勾践给灭了。

我们从上面案例中可以看到: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新王不信老臣,是因为老臣不太服管教,显得有点居功自傲,拥兵自重,让他们忌惮了。所以敌国的反间之计才那么容易得逞。

关于因忌惮臣子功大,而中了反间之计的,还有一例可证。

秦昭王和战神白起。

长平之战中,秦昭王在赵国使用反间计,使得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了廉颇。秦昭王则偷偷用白起换下了阵前将领,把赵国军队打趴了。本来白起乘胜追击,直接攻打邯郸也许赵国就那么灭掉了。

这时候赵国也派人到秦国使用反间计,离间白起和秦相应侯,说赵国灭了,白起可能就爬到他头上了。于是应侯就跟秦昭王说:“秦兵打了这么久,也乏了,让赵国韩国割点地过来,和了吧,让军队休息休息!”秦昭王就答应了,结果赵国不肯割地了,再让白起去打邯郸,白起就不去了,以后也不肯上战场了。

单看秦昭王在长平之战时的一系列神操作就可以看出他是个很果断有远见的人,为什么当时就误判了形式,听了应侯罢兵的话呢? 是因为白起实在太强了,他担心白起功劳太大,就要震主了。

可见能臣,不管你的心多么忠诚,威胁到君位时,在国家长远利益与君权之间,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君权。

这就是国君和能臣之间反间计屡试不爽的原因吧。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第二期##不止是 历史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