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2.有惊和宠的成语

3.受宠若惊是什么意思?

4.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是什么意思啊?

5.《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翻译与解读

宠辱若惊是什么意思_宠辱若惊

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喜欢尽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宠本来是低级之物 , 人们骤然得到它 , 为之惊喜 , 一旦失掉 , 为之惊惧 , 这就叫宠和辱都是人的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

人们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由于人们有自身的荣辱利益概念;如果人们没有了自身的荣辱利益概念,人们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喜欢尽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扩展资料:

赏析:

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

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百度百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意思: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出处:

《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译文: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反义词:

1、宠辱不惊:

意思: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出处:近现代高阳《清宫外史》下册: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2、麻木不仁:

意思: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出处: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第一天皮死没有感觉,第二天肉都死了,针刺都不痛了。

有惊和宠的成语

原文: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注:

若惊:如同遭受惊吓。

失之:即失宠,译为受辱。

译:

什么是宠辱若惊(得宠和受辱都如同遭受惊吓)?受宠是卑下的事情;得宠时如同遭受惊吓,受辱时如同遭受惊吓,这便是宠辱若惊。

释:

君子虽求谦逊,然不甘轻贱。宠辱不惊,则如牛马任人驱使,若猫狗自甘卑贱。故君子不立芳名,以为全真之术;亦不作垢业,以为远辱之方。

是以《菜根谭》有云:“膻秽则蝇蚋丛嘬,芳馨则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

受宠若惊是什么意思?

一、成语

宠辱若惊、宠辱不惊、被宠若惊、闻宠若惊、宠辱无惊、受宠若惊、

二、成语解释

(1)成语名字:宠辱若惊

成语发音:chǒng?rǔ?ruò?jīng

成语解释: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2)成语名字:宠辱不惊

成语发音:chǒng?rǔ?bù?jīng

成语解释:宠:宠爱;辱:羞辱。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

成语出处:《新唐书?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3)成语名字:被宠若惊

成语发音:bèi?chǒng?ruò?jīng

成语解释: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顿觉吃惊不安。

成语出处: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未及期年,擢置周行,遽参法从,省躬无有,被宠若惊。”

(4)成语名字:闻宠若惊

成语发音:wén?chǒng?ruò?jīng

成语解释:犹言受宠若惊。

成语出处:南朝·梁·殷芸《》第二卷:“恐泊泥以浊白水,飘尘以乱清风,是以承命倾筐,闻宠若惊。”

(5)成语名字:宠辱无惊

成语发音:chǒng?rǔ?wú?jīng

成语解释:宠:宠爱;辱:羞辱。受宠受辱都不感到惊讶、无动于衷。指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成语出处:春秋·老子《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白话译文: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感到惊恐,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为什么说受到宠爱或侮辱都感到惊恐呢?宠爱是卑下的,得到它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它也会惊恐万分。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扩展资料:

1、成语典故

唐太宗时期,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改考评政绩“中下、中中、中上”,该官吏表现出宠辱不惊。后来卢本人也大起大落,命运坎坷,他的心情始终平静如水,并不因起落无常而受宠若惊。

2、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3、成语近义词:大喜过望。

4、成语反义词:麻木不仁。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翻译与解读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的意思是:人们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由于人们有自身的荣辱利益概念。

出自:《老子·十三章》,作者:春秋-老子。

原段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宠和辱 , 都是惊恐现象 , 可是留下了大忧患 , 总是由于人的自身概念。何以见得宠和辱都是人的惊恐现象呢 ? 宠本来是低级之物 , 人们骤然得到它 , 为之惊喜 , 一旦失掉 , 为之惊惧 , 这就叫宠和辱都是人得惊恐。什么叫留下大忧患总是由于人的自身 概念?

人们所以有患得患失的大忧患 , 是因为人们只顾自身私念 , 如果人们不顾自身私念 , 人们还会有什么忧患呢 ? 所以 , 人能重视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 ,才可以把天下委寄于他 ; 喜欢尽自身的力量为天下人 , 才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

扩展资料:

“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出处《老子》介绍: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

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百度百科-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百度百科-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翻译与解读

宠辱若惊01,贵身若大患0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0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身若大患?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04;及吾无身,吾有何患05?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06;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07。

今 译

世俗之人得到宠爱、受到污辱都感到惊恐。看重自身就如同有大的祸患。什么叫得宠爱、受污辱都感到惊恐呢?得宠爱为至上,受污辱为卑下。得到宠爱会惊恐不安,失去宠爱也会惊恐不安,这就叫“宠辱若惊”。

什么叫看重自身就如同有了大的祸患呢?我所以会有大的祸患,就是因为我看重自身,如我不看重自身,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能忘记自己而能贵重自身为天下百姓做事的人,才能把天下大任寄托给他;能忘记自己而爱惜自身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人,方可把天下大任付托给他。

评 议

本章是讲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才能担负国家重任的人生哲学。具体地说,本章含有两层内涵:其一,含有宠辱不惊,不患得患失的思想。“宠辱若惊”,是指世俗患得患失而言。其二,含有老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思想。

老子认为,世俗之人,患得患失,得宠与受辱皆惊恐不安,故曰“宠辱若惊”。而有修养的至德之人,非同凡俗。“宠辱”一样,本不足言,世俗之人,“以宠为上,以辱为下,自萌好恶之心,故得之失之皆动其心”(林希逸说)。

老子曰“贵身若大患”,是从反面而言,其中含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哲理内涵。林希逸的训释极为明白,他说:“身者,我之累也,无身则无累矣。人反以为贵,是不知其真身之身也。知其真身之可贵,知其真身之可爱,虽得天下,不足以易之。人能如此,则可以寄托于天下之上矣。‘寄托’二字,便有天下不与之意。此章两‘何谓’自有两意,乃古文之妙处。”

注释

01 宠:宠爱。吴澄曰:“宠,犹爱也。”辱:污辱。若:乃,而,亦。惊:惊恐,惊慌。句谓:得到宠爱,受到污辱,皆感到惊恐。河上公曰:“身宠亦惊,身辱亦惊。”

02 贵:吴澄曰:“贵,犹重也。”若:犹如也。与前句“若”字意不同。患:祸患。按:楚简本《老子》、严遵本、帛书乙本、王弼本皆作“贵大患若身”。吴澄曰:“‘贵大患若身’,当云‘贵身若大患’。倒而言之,古语类如此。”

陈鼓应说:“王纯甫说:‘贵大患若身’,当云‘贵身若大患’。倒而言之,文之奇也。古语多类如此者。(《老子臆》)这句话,前人注解多不妥,王道 (字纯甫)的解释为优。焦竑《老子翼》录王纯甫之说。”(《老子注译与评介》)

03 宠为上,辱为下:谓得宠爱为至上,受污辱为卑下。按:此两句,楚简本、王弼本作“宠为下”,误。今据景福碑、陈景元本、李道纯本。

04 有身:即有自我,亦即没有忘掉自我。

05 及:如。高亨说:“及,如果,设之辞。”(《老子注译》)无身:即无自我,亦即忘我。

06 若:亦作乃、而解。寄:寄托。

07 托: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