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直若屈,大公若拙,大辩若纳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翻译是什么?

3.出自《老子》“躁生寒 静生热 清静为天下正”的含义?

4.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 什么意思

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体现了老子什么美学观点

大直若屈,大公若拙,大辩若纳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大直若屈-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这话的意思跟道德经里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样一样的。

直的和屈的,本来是反义词,但是,最伟大的直看起就像屈一样。这个词语,我认为可以形容勾践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的时候。那个时候,勾践以王的身份给越王牵马伺候,下人一般卑贱,很卑微的苟活着。但是别人却不知道,他这样做是为了报仇雪耻。所以,为了到达报仇雪耻的最直的目的,他宁愿牺牲一切,看起来像是屈辱,其实是在积蓄力量直捣黄龙。而不是一般人有仇就报,报也报得不敞亮痛快。

大公若拙,大公无私起来,就像是笨蛋一样,不知道图的什么为了什么。这样的人,以张居正为代表。张居正身居宰辅、权倾当世,但是没有做一个严嵩那样的坏蛋,而是为了国计民生推行改革,让整个气沉沉的大明王朝有了中兴的气象。但是他后,没有人记得他的好,反而开棺撘尸后人皆尽惨。别人笑他为了什么,为国家做那么多,却落得这么一个下场,其实张居正能从一介布衣做到位极人臣,他不可能想不到,只是一心为公,不愿意去计较私事罢了,所以看起来,就像笨蛋一样,不知道为自己谋利益,落得个后被辱的下场。

大辩若纳,真正雄辩的人,他的辩论技巧已经不再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是一言不发非常木讷,就像是找不到话说认同了你的论点一样。比如老子。孔子是儒家,老子是道家,孔子却去找老子求教。与其说是求教,不如直说是去讨教一二。熟悉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春秋战国文士之间互相辩论斥责,学说之间斗争剧烈。这讨教一二其实就是过过招,看谁才是对的,这是一种竞争心理。老子见了孔子,随便他怎么说,就是一眼不发,随后孔子走的时候对别人说。老子是高人啊。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除了这样说,怎么说都不好,说自己输了?不行,说老子输了?也不行,说自己根本没能跟老子搭上话,更不行,所以聪明的他才想出个说法,说老子伸出舌头露出牙齿来,已经向他表达了意思,这样一来,皆大欢喜。足见老子一言不发,就让汹汹而来的孔子又灰溜溜的离开,这才是雄辩之士!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翻译是什么?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译文: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相关赏析:

一个人看似愚笨,其实是最灵巧的。很多人只注意到表面的灵巧,忽略了灵巧可能会引起他人的防备。反之,常常吃亏而不太计较的人,没有人会把他当成对手,当其他人都在捉对厮杀,弄得两败俱伤时,只有他安然无恙,取得优势。

由此可以引申到孔子对宁武子的称赞。也就是即:“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在国家上轨道时,显得很明智;在国家不上轨道时,就变得很愚昧。他的明智,别人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这正是“大智若愚”的表现。

出自《老子》“躁生寒 静生热 清静为天下正”的含义?

意思是浮躁可以产生寒凉,宁静可以生成温热,所以清静才是治理天下的正道。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最完美的事物,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真正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静胜躁,寒能抑制热,清静为天下正。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而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

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万物的规,还是人生的准则。儒家以天、地、人为“三オ”老子则以道、天、地、人为“四大”。

“四大”在“三オ”之上增加了道,就给中国文化思想的架构,打开了一个极其高远、极富想像力的思想空间。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贯穿形而下的。而且在贯穿中,不给天与帝这类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下任何插足的余地。

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主旨。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之道是在从根本上改造原始道论的基础上的一个伟大的发明。

百度百科—老子

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 什么意思

这是道德德第四十五章!

全文是~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最美好的东西好象残缺了什么,但是它的作用不会停止。最充盈的东西好象空虚,但是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正直的东西好象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像笨拙,最雄辩的人才好象口吃,最大的赢利好象亏本。

沉静战胜浮躁,寒冷战胜炎热。清静无为可以成为天下的君长。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体现了老子什么美学观点

老子的美学观点。意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语自《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里老子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分析了巧与拙的辩证关系。认为真正的巧不在于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在这种顺应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老子提出的“大巧若拙”虽本意不在审美,而在说明“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但它却恰恰说出了一切高度成功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特征。任何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高度统一。在老子提出“大巧若拙”之后,巧拙的辩证关系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