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利字的四字成语吗

2.学道之人的五种心

3.明史吴良传文言文翻译

带利字的四字成语吗

声色货利-声色货利所迷指什么

辩口利辞 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急功近利 急于谋求眼前的功利

见利忘义 利:利益;义:道义。见到私利就不顾道义

居利思义 指临财不苟得

爱人利物 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利齿能牙 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灵牙利齿 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避害就利 就:接近、走向。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成败利钝 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吹毛利刃 将毛、发置于刀或剑刃上,用力一吹即可削断毛发。形容刀剑极为锋利。

从中渔利 渔:劳取。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

寸利必得 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大吉大利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啖以重利 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地利人和 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干净利落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坚甲利兵 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

急公近利 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见利思义 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利析秋毫 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利齿伶牙 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利害得失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利令智昏 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利害相关 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利欲熏心 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利锁名缰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利用厚生 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利傍倚刀 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犹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贪利常得祸。

利害攸关 利害所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利不亏义 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

利市三倍 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利出一孔 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

名缰利锁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流年不利 流年:旧时看相的人称一年中所行之“运”;利:吉利。指人长年里处于不吉利的状态。谓时运不佳。

名利双收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巧伪趋利 巧:奸诈。伪:虚伪。趋:追求,靠近、趋向。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

仁言利博 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声色货利 货:指钱财;利:指私利。贪恋歌舞、女色、钱财、私利。泛指寻欢作乐和要钱等行径。

损人利己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威迫利诱 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唯利是图 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威胁利诱 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无往不利 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指处处行得通,办得好。

修旧利废 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一本万利 本钱小,利润大。

兴利除弊 弊:害处,坏处。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以利累形 为了谋取利益而危害身体。

以利相倾 依靠钱财争权夺利,互相排挤。

因利乘便 因:顺着。凭藉有利的形势。

蝇头小利 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有一利必有一弊 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蝇头微利 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有利可图 图:谋取。有利益可谋求。

争权夺利 争夺权力和利益。

渔人之利 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自私自利 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坐收渔利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能牙利齿 指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百世之利 世世代代长远的利益。

辩口利舌 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乘利席胜 凭借着胜利的形势。

除害兴利 根除对人民有害的事,兴办对人民有利的事业。

除患兴利 清除祸患,兴办有利的事业。

出师不利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船坚炮利 利:锋利。指战舰坚固,大炮猛烈。形容海军强盛。

唇尖舌利 言词尖利。

丰功厚利 指巨大的功利。

富贵利达 犹言功名利禄。

浮名薄利 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浮名虚利 浮名:虚有的名声。虚利:空有的利益。形容名利是空虚的东西。

干巴利脆 见“干巴利落”。

干巴利落 干脆;爽快。

干脆利落 简单爽快。

干脆利索 同“干脆利落”。

干净利索 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功名利禄 名利地位。

公私两利 见“公私两济”。

厚生利用 谓富裕民生物尽其用。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沉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既得利益 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

急功好利 见“急功近利”。

计功谋利 计较功名,谋求私利。

济人利物 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坚甲利刃 见“坚甲利兵”。

将本求利 用本钱谋求利润。

进利除害 犹言兴利除害。

涓滴微利 涓:细流;滴:水珠。象小水珠一样微小的利益。

开利除害 犹言兴利除弊。

牢甲利兵 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利喙赡辞 谓口齿伶俐,辞令优美。

利己损人 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参见“损人利己”。

利缰名锁 缰:缰绳。锁:锁链。名和利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人束缚住了。

利令志惛 见“利令智昏”。

利惹名牵 亦作“利绾名牵”。谓为名利所诱惑羁绊。

利深祸速 获利愈多,灾祸来得愈快。

利时及物 救世济物。

利绾名牵 见“利惹名牵”。

利灾乐祸 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卖国求利 见“卖国求荣”。

没查没利 谓言语不实。

名鞿利鞚 犹名缰利锁。

逆耳利行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綦溪利跂 谓故作高深,立异离群。《苟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王先谦集解:“綦溪,犹言极深耳,利与离同……离世独立,故曰离跂。”一说,綦溪,邪径;利跂,利其歧途而不循正途。

巧言利口 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求名夺利 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趋利避害 趋: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

权衡利弊 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攘权夺利 犹言争权夺利。

仁言利溥 见“仁言利博”。

杀一利百 见“杀一砺百”。

射利沽名 谋取财利和名誉。

损己利人 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

贪夫殉利 见“贪夫狥利”。

贪夫狥利 同“贪夫徇财”。

贪名逐利 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亦作“贪名图利”。

同利相死 谓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违害就利 避开祸害,追求利益。

违利赴名 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惟利是命 犹言惟利是图。

唯利是求 见“唯利是视”。

惟利是求 见“惟利是图”。

惟利是趋 见“惟利是图”。

唯利是视 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以利为着眼点。谓一心只顾谋取利益。

惟利是视 见“惟利是图”。

惟利是图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危迫利诱 用暴力压迫,用利益引诱。形容软硬兼施,企图使人服从

蜗名微利 蜗名:像蜗牛角那样极微小的名声。虚名小利。亦作“蜗利蝇名”、“蜗名蝇利”。

乡利倍义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兴利除害 兴办有利的事情,除去有害的事情。亦作“兴利除弊”、“除害兴利”、“兴利剔弊”。

邀名射利 求取名利。

益国利民 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遗名去利 谓丢弃名位和利益。

因势利导 因:循;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营私罔利 谓谋求私利。

有害无利 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有利有弊 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渔人得利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渔翁得利 见“渔人得利”。

渔翁之利 犹言渔人之利。

争名夺利 争夺名位和利益。

争名竞利 见“争名夺利”。

争权攘利 见“争权夺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解释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示例“~”。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故事

损人不利己 〖解释〗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贪利忘义 〖解释〗贪求财利,忘却道义。

天时地利人和 〖解释〗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惟利是营 〖解释〗指惟利是视。

惟利是逐 〖解释〗指惟利是视。

晓以利害 〖解释〗晓:使人知道。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人讲清楚。

蝇名蜗利 〖解释〗苍蝇头般微名,蜗牛角样的小利。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解释〗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解释〗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锥刀之利 〖解释〗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

废物利用

势利眼

弊多利少 指弊端超过有利

学道之人的五种心

憨山大师在《示马居士》法语中,以学道之人的五种心来开示马居士。憨山大师所讲的学道人的五种心主要为以下五种: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知身是苦本,心是妄想造业之本;第三要真真看破,世间功名富贵,声色货利,都是虚华不实;第四要怕今生造下恶业,将来一堕地狱,受种种苦,无人救护;第五要知现在命根,只此一息之间。若此息一断,则再求今日参禅学道作福之事,永不可求,况受用富贵乎?

憨山大师所讲的修道之人的五种心,是学道之人应当铭记在心的箴言,学道之人若具备此五种心,则对于目前一切虚华境界,自然冷淡,心地自然清净,向道之心也日久弥坚。现对这五种心作简略论述,希望能对同修有所启示。

第一种心是要为生死心切。

学道的目的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人活在世上,要经历诸多磨难和痛苦,如果再不珍惜人生,作恶多端,以后还会在六道之中轮回,求出无期,苦不可言。一个学道者从入道之初就应当认识到生死轮回的苦楚,从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只有坚定了为生死的心切,学道者才会心无旁骛,专注修学。在修学的过程中,学道者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尘世的污浊和人世的矛盾痛苦,从而能够发起出离之心。

第二种心是要知身是苦本,心是妄想造业之本。

佛教讲人生是苦,许多哲学家也认为人之所以有痛苦是因为我们有身体的存在。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若要脱离人间的各种痛苦,就应当了却生死轮回,由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人一旦能够修行成就,就可往生极乐净土,永不再受人间之苦。

憨山大师为了促使修道者认真修道,特提醒学道者要时时想到身是苦本,想到自己在五浊恶世中所受到的各种苦难,更加增长自己的道念,从而积极向上,早日成就。

与此同时,憨山大师认为不仅身是痛苦的根源,而且,人心也是产生妄想和造作恶业的根本。佛教讲一切唯心所造,凡夫之心妄念纷飞,现代社会的各种声色货利都在诱惑著修道之人,如果修行者没有一颗坚定向道的决心,便很容易被外界的各种诱惑所俘虏,从而见异思迁。修行者若不能在修行过程中心如止水,就会被妄想所束缚。若是所产生的妄念是邪恶之念,就会成为造业的根源,有时还会在恶念的驱使下造作种种恶业,学道不成,反而堕落。因此,放生偈语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忘。心忘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学道之人只有熄灭妄念之心,才能够真正专注道业。

第三种心是要真真看破,世间功名富贵,声色货利,都是虚华不实。

功名富贵,声色货利,都是人之所爱,很少有人能够看破。我们常说「名缰利锁」,意思是说名和利就像缰绳和枷锁一样束缚着人的自由,使人得不到解脱。如果我们能看淡一些这些名利,我们将会过得轻松而充满乐趣。

然而,在这个充满欲望和追求享受的时代,人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也许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功名利禄成了人们奋斗的目标和人生的目的。历史上有多少英杰,有多少文人墨客,因追名逐利而落得郁郁寡欢,无奈和悲愤。无论是官场、生意场,还是其他社会圈子,成功者、青云直上者毕竟是少数,于是生活中演出多少为名利所困、所击败的悲剧。

名利确实可以给人带来许多好处。恰当的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往往容易催人奋起,服务社会。然而,人生在世要想活得有滋有味,不妨在名利的砝码上减轻几分,看开名利,看淡名利,才能活出生命的本色,不为浮名微利而斤斤计较,也不因得到名利而飘飘然,要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

作为一名学道之人,在面对功名富贵之时,首先应当想到,一个人纵使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知名度,最终也是要离我而去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存在,到人身死命终之时,只有自己一生所造的善恶之业跟随自己,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当学道之人看破名利之时,他才能够不受名利的诱惑,进而能够安心修行。

第四种心是要怕今生造下恶业,将来一堕地狱,受种种苦,无人救护。

学道之人应当明因识果。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始终要将因果放在心中,时刻铭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时常畏惧恶报之苦,在日常修行生活中,时刻要想想如果人造作种种恶业,将会遭受境遇不同的苦报,或来世或生生世世在地狱之中受各种各样的苦难。

修学之人若能时常念及地狱众生所受的各种苦难,想到使自己投生地狱后无人救拔出离苦趣,那种对世间五欲六尘的贪恋之念就会减少许多,造作恶业的念头也会当下熄灭。与此同时,他们的善念善行也随之增加,为自己的将来种下了善根,将来也会远离苦趣。

第五种心是要知现在命根,只此一息之间。

若此息一断,则再求今日参禅学道作福之事,永不可求,况受用富贵乎?佛陀在世时曾问弟子:「生命在几间?」许多弟子都作了不同的回答,佛陀都不满意,其中只有一个弟子说:「生命在呼吸间。」佛点头赞许。人的生命其实很脆弱,一息不来,一期生命也就终结了。

俗话说,「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看看我们周围的人,少年夭折者有之,英年早逝者有之,能够活到耄耋之年的人,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天灾人祸、贫穷疾病随时都有可能夺去人的生命,一个人也许刚才还有说有笑,一息不来,顷刻之间就阴阳两隔。

对于生命如此短暂和脆弱,憨山大师要求我们要珍惜生命,善用人生来精进修道,不要将修行的事都拖到明天去做,要知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一旦学道者失去人生,再想用功修行,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更谈不上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了。

以上是憨山大师向马居士所开示的学道之人应当怀有的五种心。这五种心不仅是对马居士的勉励,就是对当今的修行者也是一种警策。愿现世的学道之人,在身心放逸之时,多想想憨山大师的这五种心,你就一定能够悬崖勒马,心系道业。

明史吴良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明史吴良传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明史·吴良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吴良,定远人。初名国兴,赐名良。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祯每易服为间谍。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即命为指挥使守之。

时士诚全据吴,跨淮东、浙西,兵食足。江阴当其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士诚数以金帛飨将士,窥衅。太祖谕良曰:“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良奉命惟谨,备御修饬。以败敌功,进枢密院判官。士诚大举兵来寇,艨艟蔽江,其将苏同佥驻君山,指画进兵。良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大败之,俘斩甚众。敌宵遁。寻复寇常州,良遣兵从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当是时,太祖数自将争江、楚上流,与陈友谅角,大军屡出,金陵空虚。士诚不敢北出侵尺寸地,以良在江阴为屏蔽也。

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暇则延儒生讲论经史,兴学宫,立社学。大开屯田,均徭省赋。在境十年,封疆宴然。太祖尝召良,劳之曰:“吴院判保障一方,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吾其无东顾忧矣!”命学士宋濂等为诗文美之,仍遣还镇。寻兵取淮东,克泰州。士诚兵复出马驮沙,侵镇江。巨舰数百,溯江而上。良戒严以待。太祖亲督大军御之。士诚兵遁,追至浮子门。良出兵夹击,获卒二千。太祖诣江阴劳军,周巡壁垒,叹曰:“良,今之吴起也!”洪武三年进都督同知,封江阴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讨靖州、绥宁诸蛮。五年,广西蛮叛,副征南将军邓愈帅平章李伯升出靖州讨之。数月,尽平左右两江及五溪之地,移兵入铜鼓、五开,收潭溪,开太平,歼清洞、崖山之众于铜关铁寨。诸蛮皆震慑,内附,粤西遂平。(节选自《明史·吴良传》)

译文:

吴良,安徽定远人,初名吴国兴,太祖赐名叫吴良。和弟弟吴祯都凭借勇猛有谋知名。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在濠梁起义,和弟弟一同担任帐前先锋。吴良能够潜入水下探听敌人消息,吴祯经常改扮去当间谍。张士诚的军屯聚在秦望山,吴良攻取了那儿,于是攻克江阴。就被任命为指挥使镇守江阴。

当时张士诚完全占据着吴地的全部地区,横跨淮东、浙西,兵粮充足。江阴处在交通要道,背靠长江,扼制着南北的咽喉,张士诚多次用金钱美帛犒劳将士,伺机攻打。明太祖告谕吴良说:“江阴,是我们东南方面的屏障,你要管束士卒,不要和外界交往,不要接纳敌人的逃兵,不要贪图小的`利益,不要和敌人争锋,只要保卫全境,安定百姓就可以了。”吴良接受命令后非常小心,修整防备。吴良因为打败敌人的功劳,被封为枢密院判官。张士诚大举进兵来侵犯,战船布满长江,他的将军苏同佥驻守在君山,指挥进兵。吴良派弟弟吴祯出城北门和苏同佥作战,并暗地派元帅王子明带领壮士骑马出南门,敌人,取得大胜,俘虏并消灭的敌人很多。敌人晚上撤逃,不就又来侵犯常州,吴良派兵从小路在无锡歼灭他们的援兵。这时候,明太祖多次亲自带领军争夺长江、楚江的上游,和陈友谅作战,大军多次调出,金陵兵力空虚。张士诚不敢向北侵犯一点土地,就是因为吴良在江阴作为明军的屏障。。

吴良仁爱宽容,生活俭约,音乐、女色、财物都不喜欢。晚上住在城楼上,枕着兵器睡觉直到天明。训将士兵,常常像敌人真的来侵犯一样。空闲的时候就请来读书人讲解经史,修建学府,建立社学。大力屯田,平均徭役,减免赋税。在江阴任职十年,地方平安无事。明太祖常常召见吴良犒劳他说:“吴院判能够保障一方平安,我在东边没有后顾之忧,你功劳很大,车马、珠玉不足以表彰你的功劳。我一定无东顾之忧了!”于是命学士宋濂等人写诗文赞美他,仍然让他回去镇守江阴。不就发动大兵进攻淮东,攻下泰州。张士诚派兵又从马驮沙出发,侵犯镇江。巨大的战船好几百,在长江逆流而上。吴良严阵以待。明太祖亲自指挥大军抵抗。张士诚的军撤退,太祖追到浮子门。吴良出兵夹击,斩获敌军二千人。明太祖到江阴犒劳军,巡视了壁垒,感叹说:“吴良,就是今天的吴起啊!” 洪武三年,晋升都督同知,封为江阴侯,享俸禄一千五百石,授予世代享受特权的铁券。

洪武四年,征讨靖州、绥宁各蛮地。洪武五年,广西蛮族叛乱,副征南将军邓愈帅平章李伯升出靖州征讨。几个月内,全部平定左右两江及五溪之地,转移军进入铜鼓、无开,收复潭溪,攻下太平,在铜关铁寨歼灭清洞、崖山敌众。各蛮族都十分震惊,纷纷纳降归附,粤西于是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