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脱胎换骨是何意?出自于哪?

2.夺胎换骨法的典故

3.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名词解释是什么?

脱胎换骨是何意?出自于哪?

夺胎换骨-夺胎换骨是谁的诗歌理论

释义比喻思想作风的根本转变,像脱了胎、换了骨一般。

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从前许多文人,借用古诗文中的意思,而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他们叫“夺胎换骨”。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曾说过:借用古诗的原意,而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它,这可以叫做“换骨法”;深入探究和体会古诗的诗意,进一步加以刻画形容,这可以叫做“夺胎法”。还有其他人曾说:“文章虽不要蹈古人一言一句,然自有夺胎换骨等法,所谓灵丹一点,点铁成金也。”

“夺胎换骨”,原是道家的语言,他们认为吃了金丹,换去凡骨凡胎,就可以成仙。“夺胎换骨”,现在一般用作“脱胎换骨。”

夺胎换骨法的典故

夺胎换骨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它的典故与宋代的江西诗派密切相关。具体内容如下:

1、这个典故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等。他们主张学习杜甫的诗歌,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2、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提倡“夺胎换骨”的创作方法。他认为,作诗应该像脱胎换骨一样,从古人那里汲取营养,但又不能完全模仿,而应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3、夺胎是指从古人的诗歌中汲取营养,学习其精髓;“换骨”则是指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变化,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4、黄庭坚的这种创作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他的学生陈师道也继承了这一方法,并进一步发展了它。陈师道认为,作诗不仅要学习古人的精髓,还要注重语言的简练和意象的新颖。

5、夺胎换骨法不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方法,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它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学习,同时也鼓励创新和变化。这种精神追求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和应用。

夺胎换骨法的象征意义如下:

1、继承与创新:夺胎换骨法首先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在文学创作中,它代表了一种在古文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注入新思想、新观点的精神。这种手法不仅是对古文的传承,更是对其进行了升华和创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2、深度的艺术探索:夺胎换骨法也象征着对艺术的深度探索。它要求创作者深入理解古文经典,挖掘其中的艺术价值,然后进行再创作。这种手法体现了创作者对艺术的深度思考和探索,是对艺术的一种追求和敬畏。

3、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夺胎换骨法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文化背景都在不断变化,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价值却需要被传承和发扬。

4、对美的追求:夺胎换骨法还象征着对美的追求。在文学创作中,它通过对古文经典的再创作,使作品更加优美、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这种对美的追求体现了创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是对美的尊重和赞美。

5、夺胎换骨法的象征意义丰富而深远。它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也是对艺术的深度探索和追求;既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也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赞美。这种手法不仅在文学创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其他艺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名词解释是什么?

名词解释如下:

“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是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提出的创作理论和写作纲领,其要旨在于强调诗人要在学习古人诗文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升华出新的诗歌意境。这种理论主张将学力和才力结合起来,开拓了古代学者诗人诗论的先河,对宋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特点

一般地认为“点铁成金”是师前人之辞,“夺胎换骨”是师前人之意。而无论师辞与师意,都不是单纯的模仿和抄袭,从“铁”到“金”和“换骨”的过程都需要有一番“陶冶”的工夫,其目的在于“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山谷极为强调学习古人的重要性,他常说闲居时应当多读《左传》、《国语》、《楚辞》、《庄子》《韩非》等书,细细体会古人用意精细曲折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