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吴奎传》译文

2.《北史》卷三 魏本纪第三(2)

3.《汉书》卷八十五·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4)

4.臻字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5.饥馑的造句饥馑的造句是什么

6.饥馑怎么读音和意思

7.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七十五吴奎翻译

饥馑荐臻的解释_饥馑荐臻

饥不遑食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同“饥不暇食”。

饥饱劳役指生活劳苦,食无定时。

饥不暇食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饥不择食择:挑拣。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饥餐渴饮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饥飡渴饮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同“饥餐渴饮”。

饥肠雷动肚子饿得像打雷一样响。形容非常饥饿。

饥肠辘辘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而忘食食:吃饭。尽管很饥饿,但也忘记了吃饭。形容极其忧虑的样子。

饥附饱飏附:依附,归附;扬:飞扬。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

饥附饱扬附:依附,归附;扬:飞扬。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

饥虎不可为邻邻:邻居。比喻不要与穷凶极恶之人在一起。

饥寒交凑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饥寒交迫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寒交至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饥火烧肠饥不可忍,如火烧肚肠。形容饥饿不堪,难以忍受。

饥馑荐臻饥馑:饥荒;荐臻:接连到来。连年灾荒不断。

饥渴交攻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

饥渴交迫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

饥来吃饭饿了就吃饭。比喻随其常规,顺其自然。

饥駈叩门谓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駈,同“ 驱 ”。

饥驱叩门指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

饥鹰饿虎比喻凶残贪婪。

饥焰中烧犹饥火烧肠。形容饥饿难忍。

饥则附人,饱便高扬附:依附,归附;扬:飞扬。饿了就来归附,饱了就飞走了。比喻人不得志即来依附,得志时就远走高飞,忘恩负义。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谁有《吴奎传》译文

饥馑,汉语词汇,释义是灾荒,指因为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

《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诗小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馑降臻;《诗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管子五辅》天时不祥,则有水旱,地道不宜,则有饥馑,人道不顺,则有祸乱。

《史记·货殖列传》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晋书李矩传》时饥馑相仍,又多疫疠,矩垂心抚恤,百姓赖焉;宋司马光《苦雨》诗连年困饥馑,此际庶和熟;宋苏轼《送孙勉》诗是时累饥馑,尝苦盗贼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二回,袁迅敬氏连年丧败,兵革疲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隙,国分为二。

饥馑造句

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乐的结果,四方饥馑,军士匮乏,有卖儿贴妇者,道路怨咨,今百姓饥馑,僵尸满道,王府君闭仓不赈恤,岂为民父母之意乎,朝廷严交通外藩之禁,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亩昌慎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

今年是大旱之年,很多地方都闹饥馑。遭难已久,饥馑荐臻,或以糊口之功,私力窃盗,或不识王命,藏窜山薮,或为囚徒,先被执系,元元之命,甚可哀愍,她的父亲是一位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很早就随父亲来到了中国,当时的中国真可谓民不聊生,盗贼蜂起,乞丐成群,麻风流行,台风洪涝接连不断,各地都有起义。

以上内容参迅乎考:百度百科—饥馑

《北史》卷三 魏本纪第三(2)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记忆力强,?博览群书。通过《五经》科贡举考试,官至大理寺丞,?监管京东排岸司的工作。

仁宗庆历年间御前侍卫后,?吴奎上书说:“开春以来,?阴雨连绵,?气候反常。如今的兵变,发生在重要部门,流传到四面八方,让所有人惊骇不已。听说皇城司官六人中已处罚五人,?只有杨怀敏还留用。人们说皇上任人唯亲,?以情枉法。活捉反贼后,?您下令留活口,?可有人擅自杀掉了他们。这些人必然是反贼的同党想要灭口,?否则,为什么不听从皇命?”于是请求仁宗召见面议,?深受仁宗器重。

后调回京城任右司谏,?又改任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专给皇上提建议)。每次极言进谏,?都是劝仁宗约束近侍佞媚拍马之辈。吴奎于是上书弹劾开封府尹魏瓘,?结果魏瓘被调到越州。彭思永论事时,?仁宗追问其中一些消息来源,?吴奎代答说:“按照法律,?御史有权保护其消息的来源,?如果追问告密之人,那以后还有谁敢为我们提供情况?这岂不是自己遮掩自己的耳目吗?”仁宗于是不再追问了。

至和三年,天下大闹水灾,诏令朝野议论朝政得失。吴奎上书说:“皇上在位三十四年了,还未确定皇位继承人。皇上不要听小人的鬼话,误了大事。如果在匆忙急促的时候,大权旁落,记录在史册上,也为万代后人所叹惜愤恨。我不愿意皇上以如此贤明的资质而抵挡危险存亡的较量(遇到不测)。这件事不能犹豫,希望您早日决定。”皇帝被他的话感动了,授他翰林学士一职,管理开封府。

吴奎通晓从政之道,?遇事灵敏迅速,?下吏不敢欺瞒。富人孙氏垄断了财务,?有亏欠他利息的人,?直至被夺家产、妻女。吴奎收集了孙氏的历年罪恶,?发配孙氏兄弟到淮、闽,?有声势的不法之徒从此害怕、收敛了。英宗治平年中,?赶上父亲离世,?悲痛伤身,?在墓旁搭棚守墓,?逢年过节时以洁净、庄严地祭奠,?不举行佛教礼仪。

神宗刚即位时,?吴奎刚守满孝,?官复原职。一月后,?升任参知政事。当时神宗已经召见王安石,?王推辞不来。吴奎说:“我曾与王安石一起兼任州郡长官(领管州郡,或是:同时担任牧守),看到他常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而且自以为是,所做之事迂远不切合实际。万一受重用,?必然扰乱朝纲。”于是命王安石任江宁知府。?

御史中丞王陶,?因为韩琦不去文德殿押班而诋毁韩琦,?吴奎陈述王陶的过失。皇上下令改任王陶为翰林学士,?吴奎仍坚决说不可以,?王陶又上奏吴奎迎合依附韩琦。王陶被调出京城后,?吴奎也以资政殿大学士的身份任青州知州。

司马光劝皇帝说:?“吴奎名望清正显重,现在因为王陶而贬谪吴奎,?恐怕大臣们会感到不安,都要求辞官。皇上刚即位,?这样做对于天下的议论不合适。”神宗于是召回吴奎去中书省任职。等到韩琦罢相后,?吴奎最终出任青州知州,?第二年逝世,?享年五十八岁。被追认为兵部尚书,?谥号文肃。?

原文:《宋史·吴奎传》--元代脱脱,阿鲁图等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监京东排岸。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今卫士之变,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

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奎劾开封府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上为罢不问。

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陛下勿听奸人邪谋,以误大事。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此事不宜,愿蚤裁定。”帝感其言,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辽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④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曰文肃。

扩展资料:

宋史·吴奎传出自宋史。宋史的创作过程: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

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百度百科-宋史

《汉书》卷八十五·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4)

四年春正月癸卯,乾象殿成。乙卯,广川王略薨。丁巳,罢畜鹰鹞之所,以其地为报德佛寺。戊午,襄城王韩颓有罪,削爵徙边。二月癸巳,以旱故,诏天下祀山川群神及能兴云雨者,修饰祠堂,荐以牲璧。人有疾苦,所在存问。夏四月乙卯,幸廷尉、籍坊二狱,引见诸囚。诏随轻重决遣,以赴耕耘。甲申,赐天下贫人一户之内无杂财谷帛者廪一年。六月丁卯,以澍雨大洽,曲赦京师。秋七月辛亥,行幸火山。壬子,诏会京师耆老,赐锦彩衣服几杖稻米蜜面,复家人不徭役。闰月丁亥,幸兽圈,亲录囚徒,轻者皆免之。壬辰,顿丘王李钟葵有罪赐死。八月乙酉,诏诸州置冰室。九月乙亥,思义殿成。壬午,东明观成。戊子,诏曰:「隆寒雪降,可遣侍臣诣廷尉狱及囚所,察饥寒者给以衣食,桎梏者代以轻锁。」是岁,郡镇十八水旱,人饥,诏开仓振恤。蠕蠕、悉万斤等国并遣使朝贡。

 五年春正月乙卯,南巡。丁亥,至中山,亲见高年,问人疾苦。二月辛卯朔,大赦。赐孝悌力田孤贫不能自存者,谷帛各有差。免宫人之老者,还其亲。丁酉,至信都,存问如中山。癸卯,还中山。己酉,讲武于唐水之阳。庚戌,车驾还宫。沙门法秀谋反,伏诛。梁郡王嘉大破齐,俘获三万余口,送京师。三月辛酉朔,幸肆州。癸亥,讲武于云水之阳。所经考察守宰,黜陟之。己巳,车驾还宫。诏曰:「法秀妖诈乱常,妄说符瑞。兰台御史张求等一百余人招结奴隶,谋为大逆。有司科以族诛,诚合刑宪。但矜愚重命,犹所不忍。其五族者降止同祖,三族止一门,门诛止身。」夏四月己亥,行幸方山。建永固石室,于山立碑焉。铭太皇太后终制于金册。又起鉴玄殿。甲寅,以旱故,诏所在掩骸骨,祈衤寿神祇。任城王云薨。五月庚申,以农月时耍,诏天下勿使有留狱。六月甲辰,中山王睿薨。戊午,封皇叔简为齐郡王,猛为安丰王。秋七月庚申朔,日有蚀之。甲子,齐人来聘。九月庚午,阅武于南郊,大飨群臣。齐使车僧朗以班在宋使殷灵诞后,辞不就席。宋降人解奉君刃僧朗于会中。诏诛奉君等。乙亥,封昌黎王冯熙世子诞为南平王。冬十二月癸巳,州镇十二饥,诏开仓振恤。是岁,邓至、蠕蠕等国并使朝贡。

 六年春正月甲戌,大赦。二月辛卯,诏以灵丘郡土既褊?脊,又诸州路冲,复其人租十五年。癸巳,白兰王吐谷浑翼世以诬罔伏诛。乙未,诏曰:「萧道成逆乱江淮,戎旗频举。七州之人既有征运之劳,深乖轻徭之义,其复常调三年。」癸丑,赐王公已下清勤著称者,谷帛有差。三月庚辰,幸兽圈。诏曰:「武狼猛暴,食肉残生,从今勿复捕贡。」辛巳,幸武州山石窟寺,赐贫老衣服。是月,齐高祖殂。夏四月甲辰,赐畿内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粟帛各有差秋七月,发州郡五万人修灵丘道。八月癸未朔,分遣大使巡行天下遭水之处,丐其租赋,贫俭不自存者,赐以粟帛。庚子,罢山泽禁。九月辛酉,以氐杨后起为武都王。是岁,地豆干、吐谷浑等国并遣使朝贡。

 七年春正月庚申,诏曰:「朕每思知百姓疾苦以增修宽政,故具问守宰苛虐之状于州郡使者。今秀孝计掾对多不实,甚乖朕虚求之意。宜案以大辟,明罔上必诛。然情犹未忍。可恕罪听归,申下天下,使知后犯无恕。」丁卯,诏青、齐、光、东徐四州户,运仓粟一十万石送瑕丘、琅邪,复租算一年。三月甲戌,以冀、定二州饥,诏郡县为粥于路以食之,又弛关津之禁。夏四月庚子,幸崞山,赐所过鳏寡不能自存者衣服粟帛。壬寅,车驾还宫。闰月癸丑,皇子生,大赦。六月,定州上言,为粥所活九十四万七千余口。秋七月甲申,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改封济南王罗拔为赵郡王。九月壬寅,诏求谠言。冀州上言,为粥所活七十五万一千七百余口。冬十月戊午,皇信堂成。十一月辛丑,齐人来聘。十二月乙巳朔,日有蚀之。癸丑,诏曰:「夏、殷不嫌一族之婚,周世始绝同姓之娶。斯皆教随时设,政因事改者也。皇运初基,日不暇给,古风遗朴,未遑厘改。自今悉禁绝之,有犯者以不道论。」庚午,开林虑山禁,与人共之。州镇十三饥,诏开仓振恤。

 八年春正月,诏陇西公琛、尚书陆睿为东西二道大使,褒善罚恶。夏五月己卯,诏振赐河南七州戍兵。甲申,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六月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顾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罢诸商人,以简人事。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虽有一时之烦,终克永逸之益。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与之惟新。」戊辰,武州水坏人居。秋八月甲辰,诏以班制俸禄,更兴刑书,宽猛未允,人或异议。制百辟卿士工商吏人各上便宜,勿有所隐。九月甲午,齐人来聘。戊戌,诏俸制十月为首,每季一请。于是内外百官,受禄有差。冬十一月乙未,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十二月,州镇十五水旱,人饥,诏使者开仓振恤。是岁,蠕蠕、高丽等国各遣使朝贡。

 九年春正月戊寅,诏禁图谶秘纬及名《孔子闭房记》,留者以大辟论。又诸巫觋称神鬼,妄说吉凶,及委巷诸非坟典所裁者,严加禁断。癸未,大飨群臣于太华殿,班赐皇诰。二月己亥,制皇子封王者、皇孙皇曾孙绍封者、皇女封者,岁禄各有差。封广阳王建第二子嘉为广阳王。乙巳,诏百辟卿士工商吏人各上书极谏,靡有所隐。三月丙申,封皇弟禧为咸阳王,干为河南王,羽为广陵王,雍为颍川王,勰为始平王,详为北海王。夏五月,齐人来聘。秋七月丙午朔,新作诸门。癸未,遣使拜宕昌王梁弥机兄子弥承为宕昌王。八月庚申,诏曰:「数州灾水,饥馑荐臻,致有卖鬻男女者。天谴在予一人,百姓横罹艰毒。今自太和六年已来,买定、冀、幽、相四州饥人良口者,尽还所亲。虽娉为妻妾,遇之非理,情不乐者,亦离之。」冬十月丁未,诏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人之本。辛酉,司徒、魏郡王陈建薨。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十二月乙卯,以侍中、淮南王他为司徒。是岁,京师及州镇十三水旱伤稼。宕昌、高丽、吐谷浑等国并遣使朝贡。

 十年春正月癸亥朔,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二月甲戌,初立党、里、邻三长,定人户籍。三月庚戌,齐人来聘。夏四月辛酉朔,始制五等公服。甲子,帝初法服御辇祀西郊。六月乙卯,名皇字曰恂,大赦。秋八月乙亥,给尚书五等品爵已上朱衣玉佩大小组绶。九月辛卯,诏起明堂辟雍。冬十月癸酉,有司议依故事配始祖于南郊。十一月,议定州郡县官依口给俸。十二月乙酉,汝南、颍川饥,诏丐人田租,开仓振恤。是岁,蠕蠕、高丽、吐谷浑、勿吉等国并遣使朝贡。

 十一年春正月丁亥朔,诏定乐章,非雅者除之。二月甲子,肆州之雁门及代郡人饥,诏开仓振恤。夏五月癸巳,南平王浑薨。甲午,诏复七庙子孙及外戚缌服已上,赋役无所与。六月辛巳,秦州人饥,诏开仓振恤。秋七月己丑,诏今年谷不登,听人出关就食。遣使者造籍,分遣去留,所在开仓振恤。八月壬申,蠕蠕犯塞,遣平原王陆睿讨之。庚辰,大议北伐。辛巳,罢山北苑,以其地赐贫人。冬十月辛未,诏罢起部无益之作,出宫人不执机杼者。甲戌,诏曰:「乡饮之礼废,则长幼之序乱。孟冬十月,人闲岁隙,宜于此时,导以德义。可下诸州,党、里之内,推贤而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不率长教者,具以名闻。」十一月丁未,诏罢尚方锦绣绫罗之工,百姓欲造,任之无禁。其御府衣服金银珠玉绫?锦、太官杂器、太仆乘具、内库弓矢,出其大半,班赍百官及京师人庶,下至工商皁隶,逮于六镇戍士,各有差。戊申,诏今寒气劲切,杖棰难任。自今月至来年孟夏,不听栲问罪人。又岁饥,轻囚宜速决了,无令薄罪久留狱犴。十二月,诏秘书丞李彪、著作郎崔光改析国记,依纪传体。是岁大饥,诏所在开仓振恤。吐谷浑、高丽、悉万斤等国并遣使朝贡。

 十二年春正月辛巳朔,初建五牛旌旗。乙未,诏镇戍流徙之人,年满七十,孤单穷独,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以闻。二月辛亥朔,日有蚀之。三月丁亥,中散梁众保等谋反,伏诛。夏四月甲子,大赦。己巳,齐将陈显达攻陷沣阳,长乐王穆亮率骑讨之。五月丁酉,诏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郡,各修水田,通渠溉灌。壬寅,增置彝器于太庙。秋九月甲午,诏曰:「日蚀修德,月蚀修刑。乃者癸巳夜,月蚀尽,公卿已下,宜慎刑罚,以答天意。」丁酉,起宣文堂、经武殿。癸卯,淮南王他薨。冬闰十月甲子,帝观筑圆丘于南郊。十一月,雍、豫二州人饥,诏开仓振恤。梁州刺史、临淮王提坐贪纵,配北镇。是岁,高丽、宕昌、吐谷浑、勿吉、武兴等国并遣使朝贡。

 十三年春正月辛亥,祀圆丘,初备大驾。乙丑,兖州人王伯恭聚众劳山,自称齐王,东莱镇将孔伯孙讨斩之。戊辰,齐人寇边,淮南太守王僧俊击走之。二月庚子,引群臣访政道得失损益之宜。三月,夏州刺史章武王彬以贪财削封。夏四月丁丑,诏曰:「升楼散物,以赍百姓,至使人马腾践,多有毁伤。今可断之。以本所费之物赐穷老贫独者。」州镇十五大饥,诏所在开仓振恤。五月庚戌,祀方泽。六月,汝阴王天赐、南安王桢并坐赃贿,免为庶人。秋七月,立孔子庙于京师。八月乙亥,诏兼员外散骑常侍邢产使于齐。九月,出宫人赐北镇人贫鳏者。冬十一月己未,安丰王猛薨。十二月丙子,司空、河东王苟颓薨。甲午,齐人来聘。己亥,以尚书令尉元为司徒,左仆射穆亮为司空。是岁,高丽、吐谷浑、阴平、中赤、武兴、宕昌等国各遣使朝贡。

 十四年春正月己巳朔,日有蚀之。三月戊寅,初诏定起居注制。诏遣侍臣巡行州郡,问人疾苦。夏四月,地豆干频犯塞。甲戌,征西大将军、阳平王熙击走之。甲午,诏兼员外散骑常侍邢产使于颐齐。五月己酉,库莫奚犯塞,安州都将楼龙儿击走之。沙门司马御惠自言圣王,谋破平原郡,禽获伏诛。秋七月甲辰,诏罢都牧杂制。八月,诏议国之行次。九月癸丑,太皇太后冯氏崩。诏听籓镇曾经内侍者,前后奔赴。冬十月戊辰,诏将亲侍龙舆,奉诀陵隧,诸常从之具,悉可停之。其武卫之官,防侍如法。癸酉,葬文明太皇太后于永固陵。甲戌,车驾谒永固陵。群臣固请公除,帝不许。己卯,车驾谒永固陵。庚辰,帝居庐,引见群僚于太和殿。太尉、东阳王丕等据权制固请。帝引古礼往复,群臣乃止。京兆王太兴有罪,免官削爵。诏曰:「公卿屡依金册遗旨,中代权制,式请过葬即吉。朕思遵远古,终三年之制。依礼,既虞卒哭。此月二十一日授服,以葛易麻。既以衰服在上,公卿不得独释于下,故于朕之授服,变从练礼已下复为节降。斟酌古今,以制厥衷。且取遗旨速除之一端,粗申臣子罔极之巨痛。」癸未,诏曰:「朕远遵古式,欲终三年之礼。百辟群臣,据金册顾命,将夺朕心,从先朝之制。朕仰惟金册,俯自推省,取诸二衷,不许众议。以衰服过期,终四节之慕。又奉遵圣训,聿修诰旨,不敢暗默自居,以旷机政。庶不愆遗令之意,差展哀慕之情。并下州镇,长至、三元,绝告庆之礼。」甲申,车驾谒永固陵。十一月甲寅,诏内外职人先朝班次及诸方杂客,冬至之日,尽听入临。三品已下衰服者,至夕复临。其余唯旦临而已。其拜哭之节,一依别仪。丁巳,齐人来聘。十二月壬午,诏依准丘井之式,遣使与州郡宣行条制。隐口漏丁,即听附实。若朋附豪势,陵抑孤独,罪有常刑。是岁,吐谷浑、宕昌、武兴、阴平、高丽等国并遣使朝贡。

 十五年春正月丁巳,帝始听政于皇信东室。初分置左右史官。癸亥晦,日有蚀之。二月己丑,齐人来聘。三月甲辰,车驾谒永固陵。夏四月癸亥,帝始进蔬食。乙丑,谒永固陵。自正月不雨至于癸酉,有司奏祈百神。诏曰:「何宜四气未周,便行礼事,唯当考躬责己,以待天谴。」甲戌,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己卯,经始明堂,改营太庙。五月己亥,议改律令。于东明观折疑狱。乙卯,枹罕镇将长孙百年攻吐谷浑所置洮阳、泥和二戍克之,俘获三万余人。诏悉免归。丙辰,诏造五辂。六月丁未,济阴王郁以贪残赐死。秋七月乙丑,谒永固陵。规建寿陵。己卯,诏议祖宗,以道武皇帝为太祖。乙酉,车驾巡省京邑,听讼而还。八月壬辰,议养老。又议肆类上帝、禋于六宗礼,帝亲临决。诏郡国有时物可以荐宗庙者,贡之。戊戌,移道坛于桑乾之阴,改曰崇虚寺。己亥,诏诸州举秀才,先尽才学。乙巳,亲定禘祫礼。丁巳,议律令事,仍省杂祀。九月辛巳,齐人来聘。冬十月庚寅,车驾谒永固陵。是月,明堂太庙成。十一月丁卯,迁七庙神主于新庙。乙亥,大定官品。戊寅,考诸牧守。诏通直散骑常侍李彪聘于齐。丙戌,初罢小岁贺。丁亥,诏二千石考上上者,四品将军,赐乘黄马一匹;上中者,五品将军;上下者,衣一袭。十二月壬辰,迁社于内城之西。癸巳,班赐刺史已下衣冠。以安定王休为太傅,齐郡王简为太保。帝为高丽王琏举哀于城东行宫。己酉,车驾迎春于东郊。辛卯,诏简选乐官。是岁,吐谷浑、悉万斤、高丽、邓至、宕昌等国并遣使朝贡。

臻字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成帝性宽而好文辞,又久无继嗣,数为微行,多近幸小臣,赵、李从微贱专宠,皆皇太后与诸舅夙夜所常忧。至亲难数言,故推永等使因天变而切谏,劝上纳用之。永自知有内应,展意无所依违,每言事辄见答礼。至上此对,上大怒。卫将军商密擿永令发去。上使侍御史收永,敕过交道厩者勿追,御史不及永,还,上意亦解,自悔。明年,征永为太中大夫,迁光禄大夫给事中。

 元延元年,为北地太守。时,灾异尤数,永当之官,上使卫尉淳于长受永所欲言。永对曰:

 臣永幸得以愚朽之材为太中大夫,备拾遗之臣,从朝者之后,进不能尽思纳忠辅宣圣德,退无被坚执锐讨不义之功,猥蒙厚恩,仍迁至北地太过。绝命陨首,身膏野草,不足以报塞万分。陛下圣德宽仁,不遗易忘之臣,垂周文之听,下及刍荛之愚,有诏使卫尉受臣永所欲言。臣闻事君之义,有言责者尽其忠,有官守者修其职。臣永幸得免於言责之辜,有官守之任,当毕力遵职,养绥百姓而已,不宜复关得失之辞。忠臣之於上,志在过厚,是故远不违君,死不忘国。昔史鱼既没,余忠未讫,委柩后寝,以尸达诚。汲黯身外思内,发愤舒忧,遗言李息。经曰?虽尔身在外,乃心无不在王室?臣永幸得给事中出入三年,虽执干戈守边垂,思慕之心常存於省闼,是以敢越郡吏之职,陈累年之忧。

 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垂三统,列三正,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明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王者躬行道德,承顺天地,博爱仁怒,恩及行苇,籍税取民不过常法,宫室车服不逾制度,事节财足,黎庶和睦,则卦气理效,五征时序,百姓寿考,庶草蕃滋,符瑞并降,以昭保右。失道妄行,逆天暴物,穷奢极欲,湛湎荒*,妇言是从,诛逐仁贤,离逖骨肉,群小用事,峻刑重赋,百姓愁怨,则卦气悖乱,咎征著邮,上天震怒,灾异屡降,日月薄食,五星失行,山崩川溃,水泉踊出,并见,茀星耀光,饥馑荐臻,百姓短折,万物夭伤。终不改寤,恶洽变备,不复谴告,更命有德。《诗》云?乃眷四顾,此惟予宅?

 夫去恶夺弱,迁命贤圣,天地之常经,百王之所同也。加以功德有厚薄,期质有修短,时世有中季,天道有盛衰。陛下承八世之功业,当阳数之标季,涉三七之节纪,遭《无妄》之卦运,直百六之灾厄。三难异科,杂焉同会。建始元年以来二十载间,群灾大异,交错锋起,多於《春秋》所书。八世著记,久不塞除,重以今年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三朝之会,四月丁酉四方众星白昼流陨,七月辛未彗星横天。乘三难之际会,畜众多之灾异,因之以饥馑,接之以不赡。彗星,极异也,土精所生,流陨之应出於饥变之后,兵乱作矣,厥期不久,隆德积善,惧不克济。内则为深宫后庭将有骄臣悍妾醉酒狂悖卒起之败,北宫苑囿街巷之中臣妾之家幽闲之处徵舒、崔杼之乱。外则为诸夏下土将有樊并、苏令、陈胜、项梁奋臂之祸。内乱朝暮,日戒诸夏,举兵以火角为期。安危之分界,宗庙之至忧,臣永所以破胆寒心,豫言之累年。下有其萌,然后变见於上,可不致慎。

 祸起细微,奸生所易。愿陛下正君臣之义,无复与群小媟黩燕饮。中黄门后庭素骄慢不谨尝以醉酒失臣礼者,悉出勿留。勤三纲之严,修后宫之政,抑远骄妒之宪,崇近婉顺之行,加惠失志之人,怀柔怨恨之心。保至尊之重,秉帝王之威,朝觐法出而后驾,陈兵清道而后行,无复轻身独出,饮食臣妾之家。三者既除,内乱之路塞矣。

 诸夏举兵,萌在民饥馑而吏不恤,兴於百姓困而赋敛重,发於下怨离而上不知。《易》曰?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传曰?饥而不损兹谓泰,厥灾水,厥咎亡?《訞辞》曰?关动牡飞,辟为无道,臣为非,厥咎乱臣谋篡?王者遭衰难之世,有饥馑之灾,不损用而大自润,故凶。百姓困贫无以共求,愁悲怨恨,故水。城关守国之固,固将去焉,故牡飞。往年郡国二十一伤於水,灾,禾黍不入。今年蚕麦咸恶。百川沸腾,江河溢决,大水泛滥郡国五十有馀。比年丧稼,时过无宿麦。百姓失业流散,群辈守关。大异较炳如彼,水灾浩浩,黎庶穷困如此,宜损常税小自润之时,而有司奏请加赋,甚缪经义,逆於民心,布怨趋祸之道也。牡飞之状,殆为此发。古者谷不登亏膳,灾娄至损服,凶年不堲涂,明王之制也《诗》云?凡民有丧,扶服救之?《论语》曰?百姓不足,君孰予足?臣愿陛下勿许加赋之奏,益减大官、导官、中御府、均官、掌畜、廪牺用度,止尚方、织室、京师郡国工服官发输造作,以助大司农。流恩广施,振赡困乏,开关梁,内流民,恣所欲之,以救基急。立春,遣使者循行风俗,宣布圣德,存恤孤寡,问民所苦,劳二千石,敕劝耕桑,毋夺农时,以慰绥元元之心,防塞大奸之隙,诸夏之乱,庶几可息。

饥馑的造句饥馑的造句是什么

拼 音?

zhēn?

部 首?至

笔 画?16

五 行?火

繁 体?臻

五 笔?GCFT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1.达到(美好的境地):渐~佳境。交通工具日~便利。

2.来到:百福并~。

3.姓。

相关组词

日臻成熟

[rì zhēn chéng shú]?

越来越逐渐成熟。

鳞臻

[lín zhēn]?

犹鳞集。

百福具臻

[bǎi fú jù zhēn]?

形容各种福分一齐来到。

饥馑荐臻

[jī jǐn jiàn zhēn]?

荐臻,接连到来。饥馑荐臻指连年灾荒。

臻凑

[zhēn còu]?

奔趋;汇集。

臻萃

[zhēn cuì]?

汇集。

荐臻

[jiàn zhēn]?

1.接连地来到;一再遇到。

日臻完美

[rì zhēn wán měi]?

随着日子的过去,事物渐渐地趋于完美。

已臻化境

[yǐ zhēn huà jìng]?

意思是指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奇妙境界。

臻美

[zhēn měi]?

完美,达到更好的地步,更趋完善。

至臻

[zhì zhēn]?

至是极至的意思;臻是完美的意思;“至臻”的意思就是最好的最完善的。

臻于郅治

[zhēn yú zhì zhì]?

把国家治理到了极好的地步。

来臻

[lái zhēn]?

来到。

洊臻

[jiàn zhēn]?

再次来到,接连来到。

并臻

[bìng zhēn]?

一齐到来。

响臻

[xiǎng zhēn]?

应声而至;响应归附。

不臻

[bù zhēn]?

不至;不到。不到,不周全。

饥馑怎么读音和意思

饥馑的造句有:今年是大旱之年,很多地方都闹饥馑。对于他们来讲,撒哈拉沙漠南部地方就象是在另一个星球一样遥远,他们宁愿设那种饥馑没有发生。

饥馑的造句有:从《诗经》慨叹的“天降丧乱,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到清朝《履园丛话》描写的“蝗旱不登,饿殍载道”,饥饿曾经长时间和中国人如影随形。今年是大旱之年,很多地方都闹饥馑。拼音是:jījǐn。词性是:动词。结构是:饥(左右结构)馑(左右结构)。注音是:ㄐ一ㄐ一ㄣˇ。

饥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饥馑jījǐn。(1)灾荒;荒年。五谷收成不好叫“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叫“馑”。

二、引证解释

⒈灾荒,庄稼收成很差或颗粒无收。_,通“饥”。引《史记·货殖列传》:“地_饶食,无__之患。”宋苏轼《送孙勉》诗:“是时累__,尝苦盗贼变。”一本作“饥_”。灾荒。庄稼收成很差或颗粒无收。《诗·小雅·云汉》:“天降丧乱,饥_降臻。”宋司马光《苦雨》诗:“连年困饥_,此际庶和熟。”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三、国语词典

荒年。《左传.昭公元年》:「虽有饥馑,必有丰年。」《西游记.第一四回》:「向日年程饥馑,也来外面求乞。」也作「饥歉」。

四、网络解释

饥馑饥馑,汉语词汇。拼音:jījǐn释义:也就是灾荒;指因为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

关于饥馑的近义词

饥荒

关于饥馑的反义词

丰收

关于饥馑的诗词

《庚子荐饥·连岁遭饥馑》

关于饥馑的诗句

况复年苦饥馑饥馑方连绵不堪时事忧饥馑

关于饥馑的成语

画饼充饥饿虎饥鹰饥寒交切饥焰中烧

关于饥馑的词语

饥寒交至饥饱劳役画饼充饥饿虎饥鹰饥寒交凑积谷防饥饥不遑食饥馑荐臻饥焰中烧饥不暇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饥馑的详细信息

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七十五吴奎翻译

饥馑读音jī jǐn,释义是灾荒;指因为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

出处:

1、《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

2、《诗·小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馑降臻。”

3、《诗·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

4、《管子.五辅》:“天时不祥,则有水旱;地道不宜,则有饥馑;人道不顺,则有祸乱。”

5、《史记·货殖列传》:“地_饶食,无饥馑之患。”

6、《晋书·李矩传》:“时饥馑相仍,又多疫疠,矩垂心抚恤,百姓赖焉。”

造句:

1、他们因那年严冬的饥馑与瘟疫而发狂.

2、由那些预先安排给消瘦症患者免于饥馑措施付出的代价就是,要做到这些相当无能为力。

3、今年是大旱之年,很多地方都闹饥馑。

4、时年河朔饥馑,前任刺史苛暴,百姓多数流徙散亡。

1、饥: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说文解字》:“饥,饿也。从食、几声。”。倚几待食是饥之范式。

2、馑:短时间缺乏食物。说明:“短时间缺乏食物”是指:一季蔬菜不熟,或一季内多种谷物歉收其中的一种。

造句:

1、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乐的结果,“四方饥馑,军士匮乏,有卖儿贴妇者,道路怨咨”。

2、今百姓饥馑,僵尸满道,王府君闭仓不赈恤,岂为民父母之意乎!

3、朝廷严交通外藩之禁,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

4、今年是大旱之年,很多地方都闹饥馑。

5、遭难已久,饥馑荐臻,或以糊口之功,私力窃盗;或不识王命,藏窜山薮;或为囚徒,先被执系,元元之命,甚可哀愍。

[宋史 吴奎传]

原文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举《五经》,至大理丞,监京东排岸。庆历宿卫之变,奎上疏曰:“涉春以来,连阴不解,《洪范》所谓‘皇之不极,时则有下伐上’者。今卫士之变,起于肘腋,流传四方,惊骇群听。闻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责,独杨怀敏尚留。人谓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获贼之际,传令勿杀,而左右辄屠之。此必其党欲以灭口,不然,何以不奉诏?”遂乞召对面论,仁宗深器之。再迁殿中丞,策贤良方正入等,擢太常博士、通判陈州。

入为右司谏,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每进言,惟劝帝禁束左右奸幸。内东门阑得赂遗物,下吏研治,而开封用内降释之。奎劾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论事,诏诘所从受。奎言:“御史法许风闻,若穷核主名,则后谁敢来告以事?是自涂其耳目也。”上为罢不问。郭承佑、张尧佐为宣徽使,奎连疏其不当,承佑罢使,出尧佐河中。

皇佑中,颇多灾异,奎极言其徵曰:“今冬令反燠,春候反寒,太阳亏明,五星失度,水旱作沴,饥馑荐臻,此天道之不顺也。自东徂西,地震为患,大河横流,堆阜或出,此地道之不顺也。邪曲害政,阴柔蔽明,群小纷争,众情壅塞,西、北贰敌,求欲无厌,此人事之不和也。夫帝王之美,莫大于进贤退不肖。今天下皆谓之贤,陛下知之而不能进;天下皆谓之不肖,陛下知之而不能退。内宠骄恣,近习回挠,阴盛如此,宁不致大异乎?又十数年来下令及所行事,或有名而无实,或始是而终非,或横议所移,或奸谋所破,故群臣百姓,多不甚信,以谓陛下言之虽切而不能行,行之虽锐而不能久。臣愿谨守前诏,坚如金石,或敢私挠,必加之罪,毋为人所测度,而取轻于天下。”

唐介论文彦博,指奎为党,出知密州。加直集贤院,徙两浙转运使。入判登闻检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奉使契丹,会其主加称号,要入贺。奎以使事有职,不为往。归遇契丹使于涂,契丹以金冠为重,纱冠次之。故事,使者相见,其衣服重轻必相当。至是,使者服纱冠,而要奎盛服。奎杀其仪以见,坐是出知寿州。

至和三年,大水,诏中外言得失。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三十四年,而储嗣未立。在礼,大宗无嗣,则择支子之贤者。以昭穆言,则太祖、太宗之曾孙,所宜建立,以系四海之望。俟有皇子则退之,而优其礼于宗室,谁曰不然?陛下勿听奸人邪谋,以误大事。若仓卒之际,柄有所归,书之史册,为万世叹愤。臣不愿以圣明之资,当危亡之比。此事不宜,愿蚤裁定。定之不速,致宗祀无本,郁结群望,推之咎罚,无大于此。”帝感其言,拜翰林学士,权开封府。

奎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孙氏辜榷财利,负其息者,至评取物产及妇女。奎发孙宿恶,徙其兄弟于淮、闽,豪猾畏敛。居三月,治声赫然。除端明殿学士、知成都府,以亲辞,改郓州,复还翰林,拜枢密副使。治平中,丁父忧,居丧毁瘠,庐于墓侧,岁时洁严祭祀,不为浮屠事。

神宗初立,奎适终制,以故职还朝。逾月,参知政事。时已召王安石,辞不至,帝顾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颇以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耶,有所要耶?曾公亮曰:“安石文学器业,不敢为欺。”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乱纲纪。”乃命知江宁。

奎尝进言:“陛下在推诚应天,天意无他,合人心而已。若以至诚格物,物莫不以至诚应,则和气之感,自然而致。今民力困极,国用窘乏,必俟顺成,乃可及他事。帝王所职,惟在于判正邪,使君子常居要近,小人不得以害之,则自治矣。”帝因言:“尧时,四凶犹在朝。”奎曰:“四凶虽在,不能惑尧之聪明。圣人以天下为度,未有显过,固宜包容,但不可使居要近地尔。”帝然之。御史中丞王陶,以论文德不押班事诋韩琦,奎状其过。诏除陶翰林学士,奎执不可。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司马光谏曰:“奎名望清重,今为陶绌奎,恐大臣皆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于四方观听非宜。”帝乃召奎归中书。及琦罢相,竟出知青州。明年薨,年五十八。赠兵部尚书,谥曰文肃。

奎喜奖廉善,有所知辄言之,言之不从,不止也。少时甚贫,,既通贵,买田为义庄,以赒族党朋友。没之日,家无余资,诸子至无屋以居,当时称之。

译文

吴奎, 字长文, 潍州北海人。记忆力强, 博览群书。通过《五经》科贡举考试,官至大理寺丞, 监管京东排岸司的工作。仁宗庆历年间御前侍卫后, 吴奎上书说:“开春以来, 阴雨连绵, 气候反常。正如《洪范》所说:‘上梁不正, 则会导致以下犯上的。’中央发生兵变, 动摇根本,影响极坏。听说皇城司官六人中已处罚五人, 只一杨怀敏留用。人们说皇上任人唯亲, 以情枉法。活捉反贼后, 您下令留活口, 有人却擅自杀掉了, 这些人必然是反贼的同党, 是为了灭口, 否则,为什么不听指挥?”于是请求仁宗召见面议, 深受仁宗器重。再升为殿中丞、策贤良方正人等, 又升为太常博士、陈州通判。

后调回京城任右司谏, 又改任起居舍人、同知谏院, 专给皇上提建议。多次极言进谏, 都是劝仁宗约束近侍佞媚拍马之辈。内东门司乱收贿赂, 交给吏部追究时, 开封府鉴于他们是亲近皇帝的官吏, 就把他们释放了。吴奎于是上书弹劾开封府尹魏馞, 结果魏馞被调到越州。彭思永论事时, 仁宗追问其中一些消息来源, 吴奎代答说:“按照法律, 御史有权保护其消息的来源, 如果盘根问底,那以后还有谁敢为我们提供情况? 这岂不是自己遮掩自己的耳目吗?”仁宗于是不再追问了。郭承佑、张尧佐任宣徽使,吴奎接连上书说他们不称职, 结果郭免职, 张调到河阳。

皇佑年间, 天灾颇多, 吴奎分析其症候说“: 今年冬暖春寒,太阳不够明亮,五大行星运行失度, 水旱二灾作恶, 饥荒接踵而至, 这是天道不顺; 从东到西, 地震

为患, 黄河改道, 地面还冒出山来, 这是地道不顺; 邪恶势力妨害朝政, 阴险小人挡住了皇上的光明, 尔虞我诈, 明争暗斗, 下情难以上达, 西夏、辽国二敌, 欲壑难填, 这是人事不和。帝王的品德最重要的就是亲近君子而斥退小人。现在有天下公认的贤才, 您知道了却不提拔; 天下公认的宵小, 您识破了却不斥退。嫔妃骄恣, 近侍邪恶, 阴风如此旺盛, 怎能不导致天灾人祸? 几十年来您发下的文件或开展的一些工作, 有些是有名无实,有些被下面的官吏变了样, 有些因迁就莫衷一是的议论而改变, 有些被奸贼蓄意破坏。因而全国上下, 都已不大相信政令的权威, 以为皇上说得再好也未必行动, 即使雷厉风行地行动一阵子也未必能坚持办好, 不过是一阵风而已。我希望皇上能将以前下发的文件坚决执行, 坚定不一, 持之以恒, 谁敢阻挠, 严惩不贷, 不要被人猜疑而被天下人轻视。”

唐介弹劾文彦博时, 指责吴奎是文彦博同党, 于是调吴奎任密州知州。后任集贤院直院, 又转任两浙转运使。又回京师供职于登闻检院, 任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出使辽国, 正碰上辽主加称号,要他进去庆贺。吴奎认为职有分工, 没有去。回国时路上遇到辽国使者。辽国以金冠为大, 纱冠次之。老规矩是, 两国使者相近, 服饰体现出的品级应相当。这次辽国的使者是纱冠, 而吴奎是盛服。于是吴奎降其服饰等级以会见辽使。回国后他也因此而被调任寿州知州。

至和三年闹水灾, 诏令朝野议论朝政得失。吴奎上书说“: 皇上在位三十四年了, 还未确定皇位继承人。据礼制, 嫡系无子, 就要在旁系中择贤而立。就左昭右穆的血统而言, 应立太祖、太宗的曾孙为太子, 这是众望所归。等您有亲子后再改立, 而给曾立为太子的人以一定地位, 谁说不合理呢? 皇上不要听小人的鬼话, 误了大事。若变生仓促, 以致大权旁落, 记录在史册上, 也为万代后人所叹惜愤恨。我不愿意皇上以如此贤明的资质而遇到不测。这件事不能犹豫, 但愿您早日决定。不迅速定夺, 宗族即无所本。导致宗族不和的最大原因就是无所本。”仁宗被他感动, 拜官翰林学士, 兼开封府知府。

吴奎在开封从政, 机智果断, 下吏不敢欺瞒。富人孙氏放高利贷, 欠债的人受其迫害, 直至被夺家产、妻女。吴奎收集孙氏的历年罪恶, 发配孙氏兄弟到淮、闽, 土豪劣绅从此不敢作恶了。任职三月, 政绩显赫。升任端明殿学士、成都府知府。为避亲讳, 改任郓州。又回翰林院, 拜为枢密副使。英宗治平年间, 父死, 悲痛伤身, 在墓旁搭棚守墓, 逢年过节时以洁净食物庄严地祭奠, 不举行佛教礼仪。

神宗即位时, 吴奎刚守满孝, 官复原职。一月后, 升任参知政事。当时神宗已经召见王安石, 王不来, 神宗对左右大臣说“: 王安石是先帝的大臣, 先帝请不动, 我很以为他不恭顺。现在又请不来,是真的病了吗? 还是有什么条件呢?”曾公亮说“: 王安石是个学者,不会玩弄权术的。”吴奎却说:“我曾与王安石共事,此人有错不认, 刚愎自用, 其主张也很迂阔。万一受重用, 必然紊乱朝纲。”于是命王安石任江宁知府。

吴奎曾对神宗说:“陛下对天诚敬,天意无他, 只是合人心罢了。若以至诚待万物, 万物无不回报以至诚, 则上下祥和的气氛自然形成。现在民力凋敝, 国库空虚, 必须先安民, 才能谈其他。帝王的职责, 就在于判断正邪, 使君子常常居于关键职位, 小人无法伤害, 天下自然就大治了。”神宗反驳说:“ 以尧的圣明, 朝廷也有四凶。”吴奎说:“ 四凶虽然在, 但不能妨害尧的圣明。圣人以天下为己任, 小人没有显著的劣行时, 就应该包容, 不能以潜在的可能性处罚人。只不过不能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上。”神宗认为有道理。御史中丞王陶, 因为韩琦不去文德殿押班而弹劾韩琦跋扈, 吴奎揭发王陶的险恶用心。皇上下令改任王陶为翰林学士, 吴奎仍坚决反对, 王陶又反告吴奎阿附韩琦。王陶被调出京城, 吴奎也以资政殿大学士任青州知州。司马光劝皇帝说“: 吴奎名声好,德高望重,现在因为王陶而贬谪吴奎, 恐怕大臣们会感到不安而辞官。皇上刚即位, 这样做会不利于您的形象的。”神宗乃召回吴奎去中书任职。韩琦罢相后, 吴奎出任青州知州, 一年后逝世, 享年五十八岁。追认兵部尚书, 谥号文肃。

吴奎喜好奖掖廉洁善良之人, 知无不言, 皇上不听他的他就不罢休。出身贫寒, 当官后, 买田修“ 义庄”, 救济乡邻亲友。死时家无余财, 儿子们甚至无房子可住, 为时人称道。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