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之道文言文

2.有天有为来成语有哪些

3.《颜氏家训·教  子》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4.从饮食文化视域看中国民族精神

5.食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食之道文言文

食为民天,农为正本-食为民天

1. 食喻 文言文翻译

1、译文:

当朝的工部尚书的刘麟,告老还家。(当地)有位直指使者,对饮食特别讲究,百般挑剔,常因菜饭不合味责骂部下,郡县长官接待他都感到担忧。刘麟说:“这个人是我的学生,应该开导他,让他明白事理。”

等到有一天直指使前来拜访,刘麟招待他,说:“老夫本想设宴款待,又怕误你公事,就只备了一顿便饭。不过老伴出门去了,无人下厨烧饭,家常饭,吃得下么?”因为是师命,直指使不敢推辞。

从早等到过午,饭也没端出来,直指使饿得实在难忍。等到饭菜端出,只有一盆糙米饭和一盆豆腐而已。他们各吃了3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

过了一会美食佳肴,摆满一桌,放在(直指使)面前,但因为刚才吃饱了,无法下筷。刘麟执意要他吃,直指使回答说:“我确实已经吃得过饱了,再也不能吃了。”刘麟微笑着说:“看来,饮食本无精粗之分,饿时饭菜容易吃,饱时饭菜难吃,只是因为当时的情况导致这样罢了。”

直指使懂得刘麟说的道理,从此,他再也不敢因为饮食而责难他的部下了。

二、原文: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sì)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zhāo)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扩展资料:

一、主人公介绍

刘麟,字元瑞,本安仁人,世为南京广洋卫副千户,因家焉。绩学能文,与顾璘、徐祯卿称“江东三才子”。弘治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平反三百九十余人。

正德初,出为绍兴知府。因刘瑾衔其不谒谢,罢为民。瑾诛,起补西安,寻迁云南按察使。嘉靖初,召拜太仆卿,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

于嘉靖四年(1525)三月二十一日致仕后起改大理寺卿,擢工部尚书。因上节财十四事,中贵大恨。由于牒停浙江、苏、松织造,而上供袍服亦在停中,中官吴勋以为言,遂令刘麟致仕。

居郊外南垣,赋诗自娱。晚好楼居,而贫不能构,悬篮舆于梁,曲卧其中,名曰神楼。文徵明绘其图。嘉靖四十年卒,年八十八。赠太子少保,谥清惠。有《刘清惠集》。

二、启示

1、刘南垣教训弟子的方法巧妙、得体,我们给别人提建议,也要讲究方法,使接受者心服口服。

2、从未吃苦的青年人,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艰苦环境里锻炼,是有利于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的。

搜狗百科-食喻

2. 文言文中带“食”字的句子,急

1.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之,更为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2.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sì)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 ”直使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zhāo)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 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sūn)责人。

3. 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良久,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文言文中带“食”字的句子还有很多,以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3. 嗟来之食文言文翻译

白话释义:

齐国有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

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53936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

原文:

不食嗟(jiē)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此文出自西汉戴圣所著的《礼记》。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孔子教授弟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载体。

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多做解读以理解,六经中的“《礼》”,后来称《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

而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所以,七十子后学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属于《仪礼》的附庸。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后,西汉能见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写的“记”依然不少,《汉书·艺文志》所载就有“百三十一篇”。

《隋书·经籍志》说,这批文献是河间献王从民间征集所得,并说刘向考校经籍时,又得到《明堂阴阳记》《孔子三朝记》《王史氏记》《乐记》等数十篇,总数增至二百十四篇。

由于《记》的数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

二是戴德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北周卢辩曾为之作注,但颓势依旧,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隋书》《唐书》《宋书》等史乘的《经籍志》甚至不予著录。

《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风光无限,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之为“《礼记》”。

文章赏析: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那饥饿的人之所以不吃黔敖的食物,是因为黔敖一副傲气,视穷人为猪狗,他的施舍带有侮辱性。中国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活的是一口气,即使受苦受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

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比如人穷志不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人要脸,树要皮……都表示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精神的重视

这一传统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在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

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行尸走肉,区别大概正在这里。

4. 文言文食的用法意义

名 (1) 会意。

字从人,从良。“良”意为“拖尾到底”,引申为“从生到死”。

“人”与“良”联合起来表示“维持人一生的东西”。本义:粮。

(2) 同本义 [cooked cereals,especially rice;food] 食,饣米也。——东汉·许慎《说文》。

按,六谷之饭曰食。掌王之食饮。

——《周礼·膳夫》。注:“饭也。”

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廪人》。

注:“止居曰食。” 共王及后之六食。

——《周礼·馔人》。注:“六谷之饭。”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甘其食,美其服。

——《老子》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字形对比 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3) 又如: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食品);食店(饭店);食垒(一种有几层屉的食盒);食嗓(食道);食忌(饮食的禁忌);食官(古代掌管饮食的官);食膳(膳食,肴馔);食为民天(饮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 (4) 粮食 [grains] 字源演变 籍兵乞食于西周。——《战国策·西周策》。

注:“粮也。” 食太阴在卯穰。

——《史记·货殖列传》。索隐:“谓谷也。”

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汉书·食货志》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唐·白居易《卖炭翁》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5) 又如:口中食(吃的粮食);食地(可种粮食的田地) (6) 食物的通称 [food]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

——鲁迅《祝福》(7) 又如:猪食;鸡食;猫食 (8) 食禄,俸禄 [official's salary] 君子谋道而不谋食。——《论语·卫灵公》[2] (9) 食墨亦简作“食”。

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omen] 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文选·张衡·东京赋》(10) 亏损。后作“蚀” [loss] 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

——《史记》(11) 特指日蚀或月蚀 [eclipse]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诗·小雅·十月之交》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易·丰》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左传·隐公三年经》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

——《管子·四时》动 (1) 吃 [eat] 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孟子·梁惠王上》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宋· 苏洵《六国论》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

——宋·苏轼《超然台记》古人食稻而祭先穑,衣帛而祭先蚕。——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2) 又如:废寝忘食;以食食( sì )人;食母;食以草具;吞食;食犬(专供食用的狗);食酒(饮酒);食茶(自己饮用的茶);食息(吃饭休息,泛指休息);食藿悬鹑(形容贫穷困苦);食饩(即“补廪”。

生员中的附生递补为廪生);食獐(吃獐子);食肉寝皮(食其肉而寝处其皮。形容痛恨之极) (3) 靠着吃饭;赖以为生。

引申为依赖、依靠 [depend on;rely on] 尊为公侯,食邑万户。——《汉书·张安世传》(4) 又如:食力(依赖民众的赋税生活);食(受纳地的租税);食邑(卿大夫的封地。

收封地的租税以供食用,故称“食邑”,或称“邑”);食俸(官吏每月每岁所受的薪俸。又称“食禄”);食加(靠大夫的田亩增加而生活);食官(靠官府发的粮食而生活);食租衣税(靠收税而生活);食职(靠职务所得而生活) (5) 享受;受 [enjoy]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诗·卫风·氓》居右,食嘉。——王充《论衡》(袁可立)居朝仅十二载,而硕果不食班联,六有足异者。

——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6) 又如:自食其果;食征(享用税收);食德(享受先人的德泽);食报(受报答或受报应);食俸(享受俸禄) (7) 垦耕 [reclaim] 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礼记·檀弓上》(8) 又如:食力(依靠自己劳力而生活) (9) 背弃[诺言] [go back on] 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书·汤誓》(10) 又如:食言而肥 (11) 接受,纳 [accept] 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盐铁论》(12) 祭献,享祀 [offer sacrifice] 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

——清· 袁枚《祭妹文》(13) 又如:食监(官名。汉置。

掌管晦时祭祀) (14) 另见 sì;yì[3] (15)sì,给人吃,供养。

5. 吃用古文怎么说

古文中用“食”、“啖”、“飨”来表示吃。

食——嗟来之食:嗟表示呼呵的声音(吃饭时的声音)。

啖——日啖荔枝三百颗:每天吃三百颗荔枝。

飨——先祭而后飨:先祭祀再吃。

扩展资料:

“食”出自《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白话释义:

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做好饭汤等食物摆在大路边,等待把食物给饥饿的人来吃。

有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用衣袖遮住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对他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人瞪大他的眼睛盯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侮辱我的尊严的食物,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仍然可以去吃。”

“啖”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白话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飨”出自《淮南子·说山》:先祭而后飨。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嗟来之食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惠州一绝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飨

6. ''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所有的还要例子

食shí(会意。

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1)同本义 [cooked cereals,especially rice;food]食,饣米也。

——《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

注:“饭也。”治其粮与其食。

——《周礼·廪人》。注:“止居曰食。”

共王及后之六食。——《周礼·馔人》。

注:“六谷之饭。”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左传·隐公元年》甘其食,美其服。——《老子》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战国策·齐策》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如: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食品);食店(饭店);食垒(一种有几层屉的食盒);食嗓(食道);食忌(饮食的禁忌);食官(古代掌管饮食的官);食膳(膳食,肴馔);食为民天(饮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2)粮食 [grains]籍兵乞食于西周。

——《战国策·西周策》。注:“粮也。”

食太阴在卯穰。——《史记·货殖列传》。

索隐:“谓谷也。”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

——《汉书·食货志》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唐·白居易《卖炭翁》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又如:口中食(吃的粮食);食地(可种粮食的田地)(3)食物的通称 [food]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乐羊子妻》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鲁迅《祝福》又如:猪食;鸡食;猫食(4)食禄,俸禄 [official's salary]君子谋道而不谋食。

——《论语·卫灵公》(5)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

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omen]召伯相宅,卜惟洛食。——《文选·张衡·东京赋》(6)亏损。

后作“蚀” [loss]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史记》(7)特指日蚀或月蚀 [eclipse]彼月而食,则维其常。

——《诗·小雅·十月之交》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易·丰》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左传·隐公三年经》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管子·四时》食shí(1)吃 [eat]食舍肉。

——《左传·隐公元年》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宋·苏洵《六国论》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孟子·梁惠王上》又如:废寝忘食;以食食(sì)人;食母;食以草具;吞食;食犬(专供食用的狗);食酒(饮酒);食茶(自己饮用的茶);食息(吃饭休息,泛指休息);食藿悬鹑(形容贫穷困苦);食饩(即“补廪”。生员中的附生递补为廪生);食獐(吃獐子);食肉寝皮(食其肉而寝处其皮。

形容痛恨之极)(2)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引申为依赖、依靠 [depend on;rely on]尊为公侯,食邑万户。

——《汉书·张安世传》又如:食力(依赖民众的赋税生活);食(受纳地的租税);食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封地的租税以供食用,故称“食邑”,或称“邑”);食俸(官吏每月每岁所受的薪俸。

又称“食禄”);食加(靠大夫的田亩增加而生活);食官(靠官府发的粮食而生活);食租衣税(靠收税而生活);食职(靠职务所得而生活)(3)享受;受 [enjoy]居右,食嘉。——王充《论衡》又如:自食其果;食征(享用税收);食德(享受先人的德泽);食报(受报答或受报应);食俸(享受俸禄)(4)垦耕 [reclaim]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礼记·檀弓上》又如:食力(依靠自己劳力而生活)(5)背弃[诺言] [go back on]尔无不信,朕不食言。——《书·汤誓》又如:食言而肥(6)接受,纳 [accept]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

——《盐铁论》(7)祭献,享祀 [offer sacrifice]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清·袁枚《祭妹文》又如:食监(官名。

汉置。掌管晦时祭祀)食sì(1)拿东西给人吃。

后作“饲” [feed]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诗·王风·丘中有麻》。

高亨云:“食通饲,给人以食物吃。”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诗·小雅·绵蛮》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

——明·刘基《卖柑者言》又如:食监(监督做饭的官);食养(供给生活用品);食官(管伙食的官);食士(给兵吃饭);食饥息劳(使饥饿者饱肚,使劳累者得到休息)(2)使鬼神享受祭品 [enjoy sacrifice]。如:食祭(用酒饭祭祖)(3)饲养 ;喂养;供养 [raise;rear;feed;make offerings to]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

——《史记·商君列传》谨食之,时而献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唐·韩愈《杂记》又如:食马(喂马)(4)引申为喂奶 [suckle]。如:食母(乳母);食子(用乳哺育子女)(5)宴请 [entertain at a banquet]饷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

——《周礼·地官》食yì——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有天有为来成语有哪些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民以食为天、

食为民天、

天下为笼、

指天为誓、

助天为虐、

无为天下先、

以天下为己任、

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为天下笑、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颜氏家训·教  子》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颜氏家训》

简介

《颜氏家训》,颜之推撰,共二卷二十篇。《颜氏家训》一书是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内容庞杂,涉及南北朝之际的风俗、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处理以及对子女的教育等,是研究南北朝之际社会生活与教育的重要资料,也是传统的治家宝典。此书还论及字画音训,兼考证典故,品评文艺。

颜之推(531—约590),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人,北齐文学家、语言学家。

教子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 ①,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②。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 ③,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④。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或问曰:“陈亢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有讽刺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及太子即位,王居别宫,礼数优僭 ⑤,不与诸王等;太后犹谓不足,常以为言。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常朝南殿,见典御进新冰,钩盾献早李,还索不得,遂大怒,曰 ⑥:“至尊已有,我何意无?”不知分齐 ⑦,率皆如此。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后嫌宰相,遂矫诏斩之 ⑧,又惧有救,乃勒麾下军士,防守殿门;既无反心,受劳而罢,后竟坐此幽薨 ⑨。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 ⑩。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注释

①咳:即孩提。 ②楚:荆。 ③揜(yǎn):通“掩”,遮盖,掩盖。 ④衅(xìn)鼓:原是古人制成鼓后杀牲祭祀之礼,此处指用学士血以涂新鼓。 ⑤优僭(jiàn):过分优厚。 ⑥(gòu):骂。 ⑦分齐(jì):分寸。 ⑧矫诏:托皇帝诏书。 ⑨坐:获罪;幽薨(hōng):秘密处死。 ⑩灵龟明鉴:灵验的龟卜,明了的镜鉴。古人以龟壳占卜决疑,以铜镜自照。故龟鉴有借鉴之喻。 俛:同“俯”,低头。

译文

非常聪明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非常愚笨的人,即便是教育也没有什么用处;而普通的人,则是不教育就不明白事理。从前,圣明的君主对其子女实行胎教之法:妃子怀孕三月,就得迁入专门的房间,做到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乐、饮食都以礼的要求加以节制。这种方法刻写在玉版上,藏在铜制的柜子里面。孩子出生,尚在孩提之时,太师、太保们就开始向他阐明孝、仁、礼、义的道理,以此引导教育他。普通的人是无法这样实行教育的,但在孩子能够初识人的脸色、辨别他人的喜怒之际,就应加以教诲。让他去做,他就要做;不让他去做,他就不去做。这样一来,到他数岁以后,就可以减少笞杖的责罚了。做父母的应当威严而又慈爱,那么子女才会敬畏、谨慎,并由此产生孝顺之心。我看如今世上有些父母,对于孩子不加以教育,而只是一味地宠爱,我总是不赞成;他们对子女的饮食、言行都任其妄为,本来应该训诫的,反而夸奖一番;本来应该呵责的,反而一笑了之。这样一来,等到孩子懂事以后,他就会认为按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子女的骄横轻慢已经成了习惯,才想到要去管教、制止,即便是用棍棒把他打得要死,也难以再确立父母的威严。于是,父母的火气会一天天地增加,而子女对父母的怨恨也同样加深,到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只能是败坏道德。孔子曾经说过:“从小养成的就像是天性一样,习惯了的就会觉得很自然”,这是很对的。俗话说:“教育媳妇要在她刚进门的时候开始,教育孩子要从婴儿开始。”这话是很有道理啊!

不善于教育子女的人,并不是说想让子女去犯罪为恶,只是难以严厉地呵责怒骂子女,怕伤了子女的脸面;不忍心用荆条去打子女,怕子女皮肉受苦。但是,如子女生病了,难道父母会忍心不用汤药针灸去救治他们吗?再想想,那些勤于督促训导子女的父母,难道他们愿意苛责虐待自己的骨肉吗?实在是不得已啊!

王大司马的母亲魏夫人,性格非常严格方正。王大司马在湓城时,已经是统率三千士兵的将领了,而且年纪也过四十了。可是,只要稍微有不如他母亲意的,他母亲还是会用棍棒去打他。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王大司马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学士,为人非常聪明,也很有才气,从小就被父亲宠爱而疏于教育:只要他说对了一句话,他父亲便希望让路人全都知道,一年到头都会对此赞誉不绝;当他做错了一件事,他父亲就会替他遮掩粉饰,指望他能够自己改正。这位学士成年结婚为官以后,骄横傲慢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厉害,后来终于因为说话不注意而被周逖杀掉,肚肠被抽出来,血则被涂于战鼓。

父亲对子女要有威严,不能过分亲昵;骨肉之间要相亲相爱,但不能简慢。简慢会使慈爱、孝敬做不到,过分亲昵会生出放肆不敬之心。根据古代的礼,受有爵命的士人,父子都分室居住,这样可以避免过分亲昵;为病痛不适的长辈 *** 抓挠,帮长辈铺床叠被,收拾卧具,这就是避免简慢的教育。有人会问:“陈亢听说孔子疏远自己儿子的事情后很高兴,为什么呢?”我回答:“这样是对的。有道的人是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诗经》中有以男女之情讽刺政事的言辞,《礼记》中有避嫌的告诫,《尚书》中记有悖乱的事情,《春秋》中含有对邪僻的讥讽,《周易》中有包含万物的卦象,这些内容都不是父子之间能够谈论的,所以有道之人是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齐武成帝的儿子琅邪王,是太子的同母弟。天资聪颖,武成帝和皇后都很喜欢他,饮食和衣着都与太子没有两样。武成帝经常当面说:“这是个聪明机灵的孩子,将来必定会大有成就的。”太子即位后,琅邪王移居到别的宫殿,但他所受到的礼遇超过了他的本分,与其他王子不一样。但是,太后仍觉不够,经常为他讲话。此时,琅邪王已十来岁,但是骄纵蛮横,毫无节制,任何东西都要和皇帝哥哥比。有一次他到南殿去朝拜,看见主管饮食的官员向皇帝献新出的冰块,主管园林的官员向皇帝献早熟的李子,回去后就派人去索要,未能如愿便大怒,骂道:“皇上有的东西,我为什么没有?”他的言行就是这样不懂分寸。有识之士都将他比成春秋时的共叔段和州吁,不懂得君臣之礼。后来,琅邪王因为嫌恶宰相,就传圣旨杀宰相,但又怕有人来救,就令手下的士兵把守住殿门。当然他是没有反叛之心的,在受到了安抚之后便停止了。后来终究还是因为这件事情而被秘密处死。

人们宠爱子女,但却很少能做到一视同仁;从古到今,这方面的弊端是太多了。聪明俊秀的孩子固然应该赏识、宠爱,但顽劣愚笨的孩子也应当予以同情和怜惜。那些有偏宠之心的父母,虽然他们的原意是想厚待自己的孩子,但是却反而因此害了他。共叔段的死,实际上是因为他母亲的宠爱而造成的;赵王如意被杀,是因为刘邦的宠爱而造成的。刘表一族的灭亡,袁绍的失败,都可以作为后人的借鉴。

齐朝有一个士大夫曾经告诉我:“我有一个儿子,现在已经十七岁了,通晓文书、奏书,教他说鲜卑语和弹琵琶,他也逐渐通晓、理解。以他的这些本领去侍奉公卿大夫,没有人会不宠爱他的,这种教育是一件紧要的事情啊!”当时我低头未答。这人教育孩子的方法,让我觉得很吃惊!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官至宰相,我也不愿你们去做。

勉学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 ①,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讌 ②,则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 ③,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 ④,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注释

①斑丝隐囊:一种用五彩细软装填的靠枕。 ②讌:同“宴”。 ③被褐:穿粗布衣。 ④鹿独:流离颠沛。

译文

梁朝全盛时,那些贵族子弟,大多不学无术,以至于当时的谚语就说:“上车不跌跤就可当著作郎,会写身体好,可做秘书郎。”那些人个个用香草熏衣,修面剃须,涂脂抹粉,乘的是长檐车,穿的是高齿屐,坐的是织有方格图案的丝质坐褥,倚着彩色丝线织成的靠枕,供玩赏的东西就摆在左近,进进出出,从从容容,飘逸潇洒,看上去宛若神仙一般。到了明经考试以求取功名的时候,就雇人去应考;去参加三公九卿的宴会时,就借他人之手为自己写诗。在当时,他们也算是风流名士啊!但是,之后,朝代变迁。掌管考核、选拔人才的已不是当年的亲戚,朝中执掌大权的,也不是旧日的同党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想依靠自己,却一无所能;想立身于社会,却毫无本事。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没有了过去的珠宝器玩,失去了华丽的外表而露出了无能的本质。他们呆头呆脑的,就像是一段枯木,又似一条已干涸的河流。他们在乱军中到处流离,抛尸在荒野沟壑之中。这个时候,他们只是蠢才而已。而那些有学问有技艺的人,则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够生活下去。自从战乱以来,我看见过很多的俘虏,有些人虽然世世代代都是平民百姓,但是因为他们读过《论语》、《孝经》,所以还可以做别人的老师;而有些人虽然世世代代都是仕宦之家,但因为他们不读书,不会写字,结果没有一个不沦落到耕田养马的地步。由此看来,怎么能够不勉励自己好好学习呢?如果能够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籍,即便是千年以后,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沦落为低贱的人。

涉务

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 ①,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办也。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涂哉 ②?但当皆晓指趣 ③,能守一职,便无愧耳。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 ④,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 ⑤,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 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已下 ⑦,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 ⑧,典掌机要;其馀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 ⑨,所以处于清高,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 ⑩,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 ?,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歕陆梁 ?,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 ?,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 ?,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茠锄之 ?,刈获之 ?,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 ?江南朝士,因晋中兴 ?,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 ?,未尝目观起一墢土 ?,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馀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注释

①徒:只是。 ②涂:同途。 ③指趣:即旨趣,大概的意思。 ④品藻:品评、评议。 ⑤承平:代代相承太平无事。 ⑥战陈:即“战阵”,打仗。 ⑦令:尚书令;仆:左右仆射,为副职尚书。 ⑧尚书郎:尚书省属官,负责起草文书;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负责进呈奏案。两者在梁代都是清贵显要之职。 ⑨捶楚:杖责。 ⑩台阁:指尚书省;令史:尚书省的低级官员。 主书监帅:尚书省的下属官员。 签:即典签,南朝时由朝廷派遣的,名义上为文书,实际上是监督藩王的,权力很大;省:即省事,州郡里办事的低级官员。 ?梁武帝:萧衍。 果下马:一种身体矮小的马,骑上它能在果树下行走,因而得名。南朝人供富贵之人乘坐。 ?纠劾:检举弹劾。 ?歕:同“喷”。陆梁:跳跃,强横不驯。 ?稼穑:农业生产。 ?粒:以谷米为食。 ?茠:同“薅”,除草。 ?刈(yì):割。 ?末业:指商业。 ?晋中兴:指晋室南渡,建立东晋。 ?信:听凭、依靠。 ?(bá):耕地时一耦所翻起的土。

译文

君子处世,贵在有益于国家、社会,不能只是高谈阔论,虚通琴棋书画,而浪费了君主的俸禄爵位。

国家使用人才,大概不过以下六种:一是朝廷之臣,主要是能够通晓治国的体制、制度,而且是学问渊博,行为雅正;二是文史之臣,主要要他们撰述典章制度,记述前代兴亡的缘由,使人引以为鉴;三是军旅之臣,需要足智多谋,办事果断,熟悉排兵布阵;四是藩屏之臣,需要的是熟悉当地的风俗,清正爱民;五是使命之臣,需要能够随机应变以完成君主的使命;六是兴造之臣,需要能够衡量工程进度、节约费用支出,善于开发筹划。这些都是要靠勤奋学习、恪守操行的人才能做到。当然,每个人天生的资质不一样,各有长短,怎么可能一个人能够对以上六个方面都擅长呢?实际上,人只要对上述这些能够知道个大概,并且能做好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也就无愧于心了。

在我看来,这些所谓文学之士,品评古今则易如指掌,然而若要任用他们办事,则多数是不堪其任。他们生活在太平之世,不知道国家有丧乱之祸患;处身于朝廷之中,不知道战争的急迫;俸禄供养无忧,不知道耕种庄稼的艰苦;恣意妄行于臣民之上,不知道劳役之人的勤苦,因而就很难让他们应付世事,处理实务了。晋朝南渡以后,朝廷对士族依然宽容优待。因此,江南的官吏,若是有才干的,即能提拔到尚书令、尚书仆射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的职位,掌管国家的机要;其他那些略通文义之士,大多迂腐浮华,不堪实务,若其有小过错,也不便施以杖责,因而就将他们安置于清高之职,为的是掩饰其短处。至于尚书省的令史、主书、监、帅,以及藩王的典签、省事,都是通晓官场事务、办事迅速及时的人,若是有不良的行为,亦可施以杖责,严加监督,因而这些人经常被任用,为的是用其长处。世人往往会自不量力,当时的人都在抱怨梁武帝父子亲近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便如眼睛是看不到自己的睫毛一般。

梁朝时候的士大夫,都崇尚宽衣大带,大帽高履,外出则乘车舆,回来则有仆役扶持,因而在整个城内,都看不到有骑马的人。周弘正为宣城王所宠幸,于是宣城王赏给他一匹果下马。周弘正时常骑着它外出,满朝的人都认为他是率性而为、不拘礼法的人。如果尚书郎被发现骑马,就肯定会受到纠举弹劾。这样,到了侯景叛乱的时候,梁朝的这些士大夫们都是肤肌脆弱,筋骨柔软,连走路都不行。而且体质都非常虚弱,耐不得寒暑,只能在叛乱中坐以待毙。建康令王复,性格儒雅,没有骑过马。有一次他看到马在嘶叫不已、跳跃不止,非常地害怕,对旁边的人说:“这是老虎啊!怎么把它的名字叫做马呢?”当时的风俗竟已是这样了。

古人想要知道农事的艰难,大概是他们重视谷物、以农为本的缘由。民以食为天,离开了粮食就无法生存,若是三日没吃饭,则父子之间亦不能互相问候了。庄稼要经过耕地、播种、除草、收割、运载、脱粒,然后才能够进入仓库,又怎能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江南的士大夫,因晋代中兴,故渡江南来,寄居于此,至今已有八九代了,但未曾耕种田地,都是靠俸禄生活。即便是有田地的人,也都是听凭僮仆耕种,自己从未看过翻一块土,种一株苗;不知什么时候应当耕种,什么时候可以收成,又怎么能够知晓世间其他的事情呢?因此,他们居官则不晓为官之道,营家则不晓经营之法,这些都是因生活悠闲而来的过错啊!

从饮食文化视域看中国民族精神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人类文明始于饮食。饮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步,饮食超越了单纯的生理需要,不断丰富着自身的自身内涵,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国旅游开发中的宝贵旅游。

饮食文化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的属性,制作过程和仪式,用餐的器具、环境、礼仪和风俗等。

饮食文化从来就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名扬四海的中国美食,就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丰富的食源、独到的饮食加工技艺、蕴涵深厚的饮食美学和饮食民俗等文化内涵,它已成为历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这两种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尺之一。同时,中国美食也是一种色、香、味、形、器、健、意诸美俱全的艺术。它在色彩上,追求冷暖相配,浓淡相宜;在气味上,崇尚香气扑鼻,清醇诱人;在滋味上,重视五味调和,脍炙人口;在造型上,讲究变化多端,精美和谐;在器皿上,力求质地精良,美观舒适,相得益彰;在功能上,主张健康安全,补益身心;在饮食氛围上,讲究清静幽雅,情趣盎然。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调技艺精湛,闻名寰宇,在世界上素有“饮食王国”之美誉。如同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一样,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旅游。可以说,在今天的旅游活动中,饮食早已超越了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目的,而是体现人们热爱生活、彰显自我、追求高雅、注重体验、丰富情趣的文化载体和符号,是一项包含着丰富社会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如今“食在中国”,品尝中国大江南北风味佳肴,是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旅游者到中国旅游的动机之一。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

饮食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又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形成自己丰富的内涵。关于饮食文化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有人依据黄帝制造釜甑、教民建灶蒸谷的传说,认为他是烹饪的始祖;有人认为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是他揭开了烹饪史的第一页;还有人认为伏羲氏“结网罟,以教佃渔”,应为中国烹饪的始祖。其实,古籍中的这些记载都是后人追记的,而且常常涂上一层神话色彩,更难免把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氏族部落的某些创举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人类原始的集野果、捕获动物只是为了果腹,是为了充饥保体,古籍记载反映的也不过是从茹毛饮血到熟食的转化,还谈不上人类有意识的烹调的艺术。用科学眼光来看,饮食活动的产生应该是从人类吃熟食开始的。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剩余产品日渐丰富,社会分工日益扩大,饮食活动成了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并逐步形成周期性的惯制,进而创造出了一系列与饮食相关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体系,从而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一种文化。

大约在1万至4万年前,人类发明了烧石传热熟物的石烹法,这是最原始的烹调方法。原始人类或把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烤熟,或把食物放在石板上加热石板烤熟而吃,这在北京周口店的考古中得到证明。到了新石器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陶器时期,人们以陶器为炊具,或用陶鼎煮肉,或用陶鬲煮谷,或用陶甗汽蒸食物。陶制炊餐具的使用,促进了原始烹饪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了烹调时代。

夏、商、周三代到秦统一中国,是我国烹饪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自夏代以后,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人们开始用铜制炊具,将原料改成小块,使用动物油烹制菜肴,这就使烹饪又进步到油烹法。这时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装着各种珍馐美馔,即所谓的“钟鸣鼎食”。我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程式,就是在这个时期初步定下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先秦时期的饮食和原始社会时期相比有了极大的进步,如食物范围日益扩大,烹饪器具不断发展,烹饪方法有所进步,烹饪制度、饮食文化初步形成,等等。

汉代的饮食品种和烹饪水平都较前朝有了长足的发展。汉代以后,铁器逐渐取代铜器,植物油开始登灶入馔,已掌握了炖、煮、炒、煎、酱、腌、炙等烹调方法,对食品原料也十分讲究,烹饪操作的技术分工已趋成熟,这可以从山东出土的《庖厨图》、“厨夫俑”中得到证明。《庖厨图》描绘了一套前后连贯的烹饪制作过程的宏大场面,图中刻绘的人物个个忙碌,各司其职,从上到下有六个层次,概括了从原料准备到加工处理等各个环节,分工层次明确,是汉代烹饪文化的有力表现。“厨夫俑”则是关于厨师形象的造型,从衣着装束看,几乎与如今的厨师不相上下,这说明当时厨师已形成为一种职业。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大量引进了葡萄、西瓜、芝麻、菠菜、芹菜、大蒜、茴香等域外食品,使传统饮食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各族人民饮食文化大交流、大融合时期,加之受道教“长生不老”思想的影响,在食馔的内容和形式上多姿多彩,追求“医食同源”、“药食如一”的丰富多彩的烹饪方法。此时的食品种类几乎包括了现代绝大部分常用食物,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反映了当时食文化发展的高度。另外,魏晋以后饮茶之风开始兴起,南方吴国把茶作为宫廷饮料,贵族宴会,皆设茗饮。南朝时期,饮茶已经普及到贫民百姓家庭。北朝时期,士大夫把饮茶作为“华夏口味”。

唐宋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全盛时期。商业和手工业的蓬勃发展,水陆交通的发达和城市的兴起促进了饮食业的发展。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被后人称为“茶圣”的陆羽所著的《茶经》的问世,使中国茶文化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即由饮用变为品饮,由一种习惯、爱好升华为一种修养、一种文化。到了宋代,茶更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宋代的瓷器食具还以其精美绝伦滋润着我国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生活成为文人士大夫重要的社交文化活动,文人们对饮食讲究美食、美味、美器、美境,强化了饮食文化的审美性质。

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无论是宫廷饮食、贵族饮食和官府饮食,还是民族饮食、地方饮食和民间饮食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清朝统一全国后,饮食文化呈现出融南北美食于一炉的特征,其典型代表是满汉全席的出现。满汉全席以其礼仪隆重、用料华贵、菜点浩繁、场面豪富而著称,是能与享有盛名的法国大菜媲美的中国名菜之一。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是建立在中国历代先人广泛的饮食实践基础上的,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反映,并与人们的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特色。

首先,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化,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神韵和魅力。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中国古代先人自己的饮食活动开始时就已经产生了,“它是人类生活的第一朵花”。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无论是饮食用具,还是饮食礼俗都在不断的发展丰富。中国饮食文化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是生生不息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独具特色。饮食文化是跨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许多领域,又具有自己独特内涵和外延的一种文化形态,是自成网络又具有独特神韵的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土开发和农业生产的进程息息相关,这些基础因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它的母体,同时又规定了它的特性。中国饮食文化是在中国特定的物质环境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便有了饮食搭配、礼节到位、四时有序、三餐合理、讲究餐具、卫生可口的特有的文化基调和品味。

再次,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尺,也是中华民族特质的体现。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是提高人类体质和促进智慧创造的重要物质手段,同时也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标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食物构成和饮食风尚,反映着该民族的自然物产、生产状况、文化素养和创造才能,反映着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成就和民族特质。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和进步状况,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民族,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独特风。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食文化

中国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广泛的流传地域、众多的食用人口、卓越的烹调技艺、丰美的营养菜式、深蕴的文化内涵而享誉世界,成为人类饮食文化宝库中的明珠。

一、食文化的成因

中国是个素来重视饮食的国度,在几千年的文明演进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食文化。中国饮食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使中国赢得了世界“烹饪王国”的美誉,中国菜肴也跻身于世界四大名菜之列。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烹饪艺术相比,中国烹饪无论是在食料选取、烹饪技法上,还是在菜肴设计、调味的处理上,以及菜点的酿名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就自然条件来看,中国地理环境优越,地大物博,气候变化多样,动植物品种繁多,为食料的选取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来源。

其次就历史条件来看,稳定、漫长的农业生活,重历史、重家族和重传统技艺(包括烹调、酿造等方面的技术)的传统,使“祖传”的烹饪手艺得以承继和补充。中国不分食的合家共餐的传统吃法,起着情感交流、维系家族家庭团结的重要作用。

再次就政治条件来看,古代中国大一统的集权力量,把各地的美味佳肴荟萃到帝王贵族的餐桌上来,构成富丽多彩的宴席。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以士大夫阶级的生活为基础,以封建专制下的王公贵族为中介,尤以宫廷的饮膳为集中代表积累、保存、流传和发展而来的。中国帝王登峰造极的奢侈,也就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最高体现。

最后就文化条件来看,中国农业文化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认为食是人之“大欲”,“食为民天”,因此重食。中国传统食文化是由极少数人享用的。众多的人口、丰富的物产和缓慢的生活节奏,决定了时间是最不值钱的。为了整治一桌丰盛的山珍海味宴席,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精雕细刻,力求达到完美无暇的地步,以供达官贵人享用。

中国的食文化如同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一样,是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旅游,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主要地方风味

长期以来,各地由于选用不同的原料、配料,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因而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味和不同的菜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中国菜划分为不同的流派。从原料性质来看,可将中国菜划分为素菜(宫廷素菜、寺院素菜、民间素菜)和荤菜;从菜肴功用来看,可将中国菜划分为普通菜和保健医疗菜;从地域角度来看,可将中国菜划分为四大菜系,即鲁菜、苏菜、川菜和粤菜。它们都是在各个地域的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长河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这里对四大菜系作些简单介绍。

1.鲁菜

鲁菜,又称山东菜系 ,由胶东与济南两地地方菜发展而成。鲁菜风味不仅扩大到京津,而且远播至白山黑水之间,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一大菜系。明清两代,鲁菜成为宫廷御膳的主体,是我国北方菜的代表。其特点是:选料精细,精于制汤,以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讲究丰满实惠。另外,山东曲阜的孔府菜,对鲁菜的形成也具有影响。现在,曲阜根据《孔府档案》记载的明清时期孔府向皇帝进贡的菜单和孔氏家族日常筵席食谱,进行仿制,深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

鲁菜的代表名菜有:糖醋鲤鱼、德州扒鸡、锅贴豆腐、九转大肠、清氽赤鲤鱼、红烧大虾、油爆海螺、孔府一品锅等20余味。其点心小吃有:周村酥烧饼、武城暄饼、荷叶饼、潍县杠子头火烧、煎饼、糖酥煎饼、锅贴、高汤小饺、开花馒头、煎包、金丝面、氽子面、蛋酥炒面、福山拉面、蓬莱小面、鸡肉糁、甜沫等。

2.粤菜

粤菜, 又称广东菜, 是由潮州、广州、东江(惠州)三大流派组成。广东菜的特点是:选料广博奇杂,配料较多,注重装饰,讲究鲜嫩爽滑;擅长小炒,善于掌握火候,油温恰到好处;注意季节搭配,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以广州菜为代表的粤菜影响闽、台、琼、桂诸地。

广州菜特点是制作精细、花色繁多,重视蒸炸, 烧脍也很精湛,花色菜形态生动。在动物原料方面,除猪、牛、羊外,还有蛇、猫、鼠等,尤其是以蛇入菜,由来已久,西汉《淮南子》中就有“越人得蛇以为上肴”的记载,故民间有“食在广州”之誉称。18、19世纪,随着对外通商和“下南洋”,粤菜也逐步走向世界。据称,现在仅美国纽约就有粤菜馆数千家。潮州菜以烹制海鲜见长,以菜汤最有特色,刀工精细,甜味较浓,注意保持主料原味。东江菜则下油重,味偏咸,主料突出,朴实大方,具有乡土风味。

代表名菜有:脆皮乳猪、白云猪手、龙虎斗、烤鹅、蛇羹、太爷鸡、杏元鸡脚炖海狗、鼎湖上素、东江盐焗鸡、护国菜、脆皮炸双鸽等20余味。其点心小吃有:成珠鸡仔饼、皮蛋酥、煎堆、冰肉千层酥、大良膏煎、酥皮莲蓉包、叉烧包、粉果、伦教糕、马蹄糕、肠粉、蜂巢芋角、松糕、蟹黄灌汤饺、薄皮鲜虾饺、干蒸烧卖、沙河粉、荷叶饭、及第粥、艇仔粥、大良双皮奶等。

3.川菜

川菜,又称四川菜,以成都、重庆两地菜肴为代表,在我国享有崇高的声誉。川菜重视选料,规格讲究一致,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自古有“尚滋味”、“好辛辣”的饮食传统。它的特点是: 麻辣、鱼香、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 即辣椒、胡椒、花椒 )和鲜姜, 以辣、酸、麻、香脍炙人口, 素来享有“一菜一格, 百菜百味”的美名,地方风味十分浓郁,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因此有人把川菜特点归纳为“清鲜见长, 麻辣见称”。川菜对湘、鄂、黔、滇也有影响。川菜历史悠久,秦末汉初就已显露锋芒,现今川菜馆已遍布世界各地。

代表名菜有宫保鸡丁、回锅肉、鱼香肉丝、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灯影牛肉、鸳鸯火锅、干烧岩鲤、家常海参、锅巴肉片、干煸冬笋等20多味。其点心小吃有:荷叶蒸饼、蒸蒸糕、蛋烘糕、鸡蛋熨斗糕、青城白果糕、崇庆冻糕、锅盔、宜宾燃面、龙抄手、红油水饺、玻璃烧卖、担担面、赖汤圆、芝麻圆子、广汉三和泥、川北凉粉、小笼蒸牛肉、顺庆羊肉粉等。

中国食文化的特色

中国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五味调和是中国食文化最大的特色

中国食文化在烹调上无论是对品味的追求上,还是对菜肴的制作上都以五味调和为最高原则。五味调和的原则贯穿于中国食文化整体之中,是中国食文化的精髓。

五味调和首先是满足人们饮食口味的需要和选择食品原料的要求。五味,是指甜、酸、苦、辣、咸;五味调和是指这五种口味既有变化,又能搭配合理,保持和发挥食物的本味或真味。五味调和还要合乎时序,对食品原料的选择,不同时令有不同侧重,《礼记?内则》中就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的说法,强调既要满足人们的口感需要,又要与四时变化和人的生理需求和谐一致。五味调和也是对烹调过程的要求。《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曾描述过这一过程和要求:五味谁先放后放,如何掌握时机,放多放少,如何调配才能合适,都很有讲究。在烹调过程中,锅中异常微妙的变化难以用语言说明白,关键在于烹饪者把握适当的 “度”,使菜肴具有“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的上乘特色,其宗旨是将诸味中和成一协调的有机体。

2.追求色、香、味、形、器、境有机统一的美食观

中国食文化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不仅仅追求五味调和之美,还有对色、香、味、形、器、境综合之美的偏好,这是中国食文化的审美文化特性。中国烹饪素有“吃的艺术”、“吃的美学”之称。在中国饮食中把色美放在首位,可见辨色对触动食欲的重要,孔子就提出“色恶不食”,菜肴色彩搭配组合的优劣往往是筵席成功与否的关键。菜肴的香气,能引发人们品评菜点的欲望和动机,同时香的感受能够加深和促进人们对色与形的审美愉悦。饮食中的愉悦以“味”为主体,与色、香、形结合的美味是饮食审美感觉的高潮,“重味”是中国饮食文化区别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形美有助于饮食审美情调与氛围的营造。美味配美食,犹如琴瑟和鸣,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境美,主要是指优雅和谐的饮食空间环境和情感环境,它能使宴饮锦上添花,令人畅神悦情。

色、香、味、形、器、境诸美的和谐统一,使饮食活动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行为,而且具有明显的审美欣赏、审美体验的价值,而烹饪与宴饮的设计与安排则有着艺术创造的意义。

3.共食同餐的进食方式

中国人对待饮食,从来都不把它仅仅看作果腹的手段,而习惯于用它作为联络人与人感情的纽带。在进食方式上,多喜“共食”的方式。西方人虽然也有同桌而食,却是各吃各的“分餐”吃法,与中国人同吃一菜、共饮一汤不同。虽然“分餐”的吃法从卫生的角度而言是不科学的,但是中国人宴饮中的“共食”追求的则是一种人生境界。中国古代君王通过宴饮“以通上下之情”,藉以获得国家的长治久安;民间宴饮则是通过吃喝联络感情、清除隔阂、和睦家庭、邻居相亲乃至民族团结。无论是文人墨客雅集宴饮的吟咏唱和,还是民间酒肆游戏的相互争逐,在对不同口味菜肴的共同品尝中,在诗情画意的宴饮氛围中,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美的人生境界。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们热情好客的传统。中国现代旅游饮食文化仍然遵循这一传统,热情接待来自各国的旅游者,在宴饮中追求感情的融洽,气氛的亲切,主宾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但在饮食中应充分尊重客人的饮食习惯,在“共食”的方式中运用公筷,或保持共食的形式而用分餐的进食方式,使西方旅游者既感受到我国饮食文化和谐的诗意氛围,又能在心理和习惯上相适应,也使当代中国饮食文化适应现代人对生活的卫生质量追求。

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中国酒已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酒文化。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从酒中可以了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农业、商业、历史文化等都可以在酒文化中找到可贵的资料。酒是饮食文化中一朵绚丽的花朵,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一、酒文化的形成

酒是用高粱、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等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制成的含有食用酒精(乙醇一度以上方能称为酒)等成分的饮料。从酿造技术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我们的祖先就已懂得酿酒。但至今,人工酿酒滥觞于何时何人尚难确定。有仪狄酿酒说,也有杜康酿酒说,后世一直把仪狄、杜康奉为酒神。此外,还有“猿猴造酒”说、黄帝酿酒说等。虽然说法纷纭,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我国酿酒在龙山文化时期是较为发达的行业。从其发展来看, 中国酒可分为启蒙期、成长期、成熟期、发展期、繁荣期五个阶段。

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至夏朝初年为启蒙期。这一时期为原始社会晚期,先民们用发霉但已发芽的谷物制酒。人工酿酒的先决条件是农业文明的发达和陶器的出现。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约在6000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从夏王朝至秦王朝,大约1800年左右,为中国酒的成长期。这一时期,由于农业中已有五谷六畜, 酿酒业中发明了曲糵,使中国成为最早使用曲酿造酒的国家。同时,随着酿酒工艺的迅速发展,加速了酿酒行业开始作为独立手工部门与农业分离的步伐,朝廷开始设官治酒,以掌管重大的国事和王室的饮宴活动。酒官的设置,标志着酿酒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这对于规范和提高酿酒技术,总结和推广酿酒经验都具有重要作用。

周人以农为本,认为大量酿酒和酗酒会浪费很多粮食,是难以容忍的“罪恶 ”。为了节约粮食,积蓄国力,西周初年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禁酒法典——《酒诰》,它规定了十分严厉的禁酒措施。西周从设官治酒到以法禁酒,标志着酒文化与制度文化结伴运行,这对于几千年来中国的酒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礼制文化的直接影响下,西周统治者还大力倡导酒德、酒礼,其目的除了分尊卑之外,主要还是为了禁止滥饮酒。西周倡导的“酒礼 ”、“酒德”,后来同儒家的道德思想融合,成为数千年来中国酒文化区别于西方酒文化的最大特色。西周酒业的发展状况基本奠定了中国酒文化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用曲发酵,从古到今,这是中国的国酒——黄酒和白酒与用菌种发酵的洋酒生产工艺的根本区别;二是把酿酒、饮酒和用酒都纳入法制化、礼制化、礼仪化的轨道,大大增加了酒的精神文化价值,减少了酒的负面作用。几千年来,中国酒文化历经无数次的发展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是沿着这样两个方向不断变革,曲折发展,逐步完善的。另外,由于商、周时代均有酒色乱政、亡国的实例,秦汉之际又出现玩弄阴谋的“鸿门宴”, 所以人们对酒尚存有一定戒心,也给酿酒业的展带来一定障碍。

从秦王朝至北宋,大约1200年左右,迎来中国酒的成熟期。这一时期有汉唐盛世,经济贸易发展,中西文化交融, 李白、杜甫、杜牧、苏东坡等酒豪文人辈出,加之东汉末至魏晋长达两个世纪的战乱,失意文人借酒浇愁,狂饮空谈,从反面也促进酒业大兴。饮酒风气不仅限于上层,同时也广泛传播到民间。由于酒量需求大增,为中国白酒的发明、发展奠定了社会与物质基础。在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记载了人们对酒的药用功能已有一定的认识深度。在东汉时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上,酒事是常见的题材。最引人注目的是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庖厨图”中的酿酒场景,它是对当时酿酒全过程的描画。《齐民要术》等有关饮食及造酒的科学技术书籍的面世,为中国酒业的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北宋到晚清,历时800多年,是中国酒的发展期。这一时期,蒸馏器从西域传入中国, 给中国白酒的发明提供了物质基础。白酒也称烧酒、白干酒。《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从这一时期出土的不少小型酒器判断,度数较高的白酒已迅速普及到一般庶民百姓中。明中叶以后,以高粱为原料,以大麦制曲,用蒸馏方法制造的烧酒渐渐取代黄酒而占据主导地位,在北方发展很快。与蒸馏白酒发展提高的同时,黄酒、葡萄酒、果酒、药酒也得以提高发展,使中国的酒文化迎来灿烂多彩的时代。

1840年战争以后,可谓中国酒发展的第五阶段,堪称繁荣期。中国传统的酿造技术与西方先进的酿造技术相互影响,争放异彩。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和日本清酒等都传入中国,不仅促使中国传统酒出现新品种,而且竹叶青、五加皮等老牌白酒也迅速发展,各显优势与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酿酒业迎来繁荣时代。90年代初,中国白酒年产量已达720余万吨,约占世界烈性酒总产量的40%, 居第一位

食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食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

食不果腹、食古不化、食为民天、食肉寝皮、食言而肥、食鱼遇鲭、

食指大动、食不累味、食藿悬鹑、食马留肝、食少事烦、食宿相兼、

食不下咽、食亲财黑、食不念饱、食日万钱、食骨在喉、食古如鲠、

食子徇君、食不知味、食不暇饱、食指众多、食荼卧棘、食毛践土、

食不充口、食玉炊桂、食前方丈、食无求饱、食不求甘、食淡衣粗、

食肉之禄、食甘寝宁、食饥息劳、食辨劳薪、食不求饱、食方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