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的四字成语

2.形容听的成语

3.“耳什么目什么”是哪个成语?

耳视目听_耳视目听的意思

耳目有关的成语:

长目飞耳

拼音:cháng mù fēi ěr

解释:看得远,听得远。比喻消息灵通,知道的事情多。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

示例:微与湛书曰:‘……比君曰表里,无假~也。 ★《宋书·王微传》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扩大视听的手段

耳聪目明

拼音:ěr cōng mù míng

解释: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出处:《周易·鼎》:“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

示例: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谁知回想幼年所读经书,不但丝毫不忘,就是平时所作诗文,也都如在目前。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

近义词:心明眼亮

反义词:昏聩胡涂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头脑清楚

耳目股肱

拼音:ěr mù gǔ gōng

解释: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示例:你就是我的~。

近义词:股肱耳目、得力干将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助手与亲信

耳目一新

拼音:ěr mù yī xīn

解释: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出处: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记》:“关塞之气色,龙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楼之风月,与往来者耳目一时而新。”

示例:如今一上船,便觉得另是一番风味,~。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

近义词:焕然一新

反义词:依然如故

歇后语:戴耳环画眉毛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感到新鲜

耳目昭彰

拼音:ěr mù zhāo zhāng

解释: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示例:现在是~,你不必掩饰了。

语法:作宾语;指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耳濡目染

拼音:ěr rǔ mù rǎn

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示例: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近义词:耳闻目睹、耳熟能详、潜移默化

语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

耳视目听

拼音:ěr shì mù tīng

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示例:~的人是难以置信的。

反义词:各尽其责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耳闻不如目见

拼音: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解释: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

示例:就行也不是话,再住也不是话,口说无凭,~,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

近义词: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反义词:道听途说

语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耳闻目睹

拼音:ěr wén mù dǔ

解释: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示例: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鲁迅《呐喊·一件小事》

近义词:耳濡目染

反义词:闭目塞听

歇后语:电视电话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亲眼所见

耳闻目击

拼音:ěr wén mù jī

解释: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出处:明·王廷相《慎言·作圣》:“耳闻目击,不忍民之失所也,故随其所遇,尽力而为之。”

示例:这类素材,显然和他在狱中~的事情有密切的关联。 ★秦牧《花蜜与蜂刺》

近义词:耳闻目见、耳闻目睹

反义词:道听途说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所见所闻

耳闻目见

拼音:ěr wén mù jiàn

解释: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示例:或游于京,或任于朝,凡高,在庙谋疆事,一一皆~。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金史》

近义词:耳闻目击、耳闻目睹、耳闻目览

反义词:道听途说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所见所闻

贵耳贱目

拼音:guì ěr jiàn mù

解释: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示例:太守何得~。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

语法:作谓语、定语;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目击耳闻

拼音:mù jī ěr wén

解释: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示例:我又愿意知道一点十七年前的三月二十九日的情形,但一时找不到~的耆老。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近义词:目见耳闻、耳闻目睹

反义词:道听途说

语法:作定语;指亲自见闻

目濡耳染

拼音:mù rǔ ěr rǎn

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目食耳视

拼音:mù shí ěr shì

解释: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

出处: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近义词:耳视目食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倾耳注目

拼音:qīng ěr zhù mù

解释: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示例:大家都~地听着他的报告。

近义词:倾耳拭目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关心的事物

掩人耳目

拼音:yǎn rén ěr mù

解释: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出处:《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示例:必须假手他人,死于道路,方可~。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

近义词:欲盖弥彰、偷天换日、瞒上欺下

反义词:原形毕露、真心实意、光明磊落

歇后语:趁着刮风扬灰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欺骗人

以耳代目

拼音:yǐ ěr dài mù

解释:以:用;代:代替。拿眼睛当耳朵。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出处: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示例:~的做法不可取。

近义词:以耳为目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不去实践

在人耳目

拼音:zài rén ěr mù

解释:表示为人们所听到看到,都已熟知。

出处:明·张岱《奇字问·序》:”近取《左(传)》、《国(语)》、《史记》……诸书在人耳目前者,聊摘其一二奇字解释之。”

示例:豫省一灾,官吏以吞赈款兴大狱,昭昭~。 ★清·章炳麟《满洲总督侵吞赈款书》

语法:作谓语;指都已熟知

遮人耳目

拼音:zhē rén ěr mù

解释:遮:遮掩。遮掩他人视听。指玩弄手法,掩盖真相。

出处:宋·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前集:“下游民间之坊市,宿于娼馆,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示例:就叫自己兄弟二大人通信给他,叫他暂时搬出衙门,好~。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近义词:掩人耳目、遮人耳目、遮掩耳目

反义词:明目张胆

歇后语:瞎子戴眼镜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欺骗

闭目塞耳

拼音:bì mù sè ěr

解释: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出处:《隋书·东夷传·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示例:设有人~,跣而疾趋,前遇险阻,安有不颠踬者哉!

★宋·司马光《遗表》

近义词:闭目塞听、闭目塞聪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与外界隔绝

避人耳目

拼音:bì rén ěr mù

解释:指避免走漏消息。

出处:清·俞达《青楼梦》第二十八回:“我欲姐姐迁个住处,他日相迎,亦可以避人耳目。”

示例:以后切记在心,汝等亦不许向后花园闲玩,当~。

★《驻春园小史》第四回

近义词:掩人耳目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秘密等

耳目闭塞

拼音:ěr mù bì sāi

解释: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示例:住在边远地区的居民~,文化落后,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耳目众多

拼音:ěr mù zhòng duō

解释: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出处: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六回:“只是目下耳目众多,恐有泄漏,实属不便。”

示例:谭相公要回去,须从我后门出去。街上~,怕人看透行藏,便有谣言风波。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二回

语法:作谓语;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耳视目食

拼音:ěr shì mù shí

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出处: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近义词:目食耳视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豁人耳目

拼音:huò rén ěr mù

解释:开扩眼界,使耳目清新。

出处:王国维《人间词话》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语法:作谓语;用于使人开眼界

贱目贵耳

拼音:jiàn mù guì ěr

解释:指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比喻舍近求远。

出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补药于远域,岂非贱目贵耳乎?”

示例:而~者,顾谓今不如古,方隅之别也。

★清·李调元《序》

近义词:贵耳贱目

反义词:眼见为实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相信传闻

惊耳骇目

拼音:jīng ěr hài mù

解释: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

示例:又‘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天仗森森练雪拟,身骑骏马白鹰臂’,斯并~。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王昌龄》

近义词:惊见骇闻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赁耳佣目

拼音:lìn ěr yōng mù

解释:指借助于所见所闻。

出处:清·钱谦益《覆徐巨源书》:“流浪壮齿,记滥俗学,侵寻四十,赁耳佣目,乃稍知古学之由来。”

语法:作谓语;指借助于所见所闻

目达耳通

拼音:mù dá ěr tōng

解释: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策考》:“噽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近义词:耳聪目明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聪明

目睹耳闻

拼音:mù dǔ ěr wén

解释: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示例:仆遭遇明时,寓游京国,~,殆非一日,不得不为集录。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序

近义词:耳闻目睹

反义词:道听途说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亲眼所见

目见耳闻

拼音:mù jiàn ěr wén

解释:指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出处: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示例:因他父兄都是个大才子,朝谈夕讲,无非子史经书,~,不少,诗词歌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

近义词:目击耳闻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亲自见闻

目染耳濡

拼音:mù rǎn ěr rǔ

解释:染:沾染;濡:沾湿。眼睛经常看到,耳朵经常听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示例:伏原皇太后崇俭黜奢,时以民生为念,俾皇上知稼穑之艰难,~,圣功自懋。 ★《清史稿·廖寿恒传》

近义词:目擩耳染、耳濡目染

语法:作定语、宾语;指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目擩耳染

拼音:mù rù ěr rǎn

解释: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耳染,不学以能。”

近义词:目染耳擩、耳濡目染

语法:作定语、宾语;指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属人耳目

拼音:shǔ rén ěr mù

解释:属:集中在一点。指引人注意。

嵬目鸿耳

拼音:wéi mù hóng ěr

解释:犹言动人观听。同“嵬眼澒耳”。

近义词:嵬眼澒耳

语法: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以耳为目

拼音:yǐ ěr wéi mù

解释:拿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比喻不亲自了解情况,只听信别人说的。

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七十回

:“但是如今的那班督抚,也都是些以耳为目、不分黑白的人。”

示例:据我那小东人说得来十三妹姑娘怎的个孝义,怎的个英雄,我那老东人~,便轻信了这话。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近义词:以耳代目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去实践

庸耳俗目

拼音:yōng ěr sú mù

解释:指学识浅薄的人。

出处:清·朱仕琇《与林穆庵书》:“此数人知之,遂足为名一世,而无问千百庸耳俗目之扰扰耶!”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遮掩耳目

拼音:zhē yǎn ěr mù

解释:指遮掩别人的视听,掩饰真情。

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听说事后执政府乘人不知,已将尸首掩埋了些,以图遮掩耳目。”

近义词:遮人耳目、遮人眼目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欺骗

耳的四字成语

1. 与视听有关的成语

视而不见、视来同陌路、熟视源无睹、

高视阔步、一视同仁、虎视眈眈、

等闲视之、淆乱视听、混淆视听、

虎视耽耽、收视反听、以郄视文、

目不苟视、听聪视明、坐视不理、

禽息鸟视、视如珍宝、视其所使、

视如己出、视为寇雠、矫首昂视、

视富如贫、高顾遐视、凤叹虎视、

相视无言、耳视目听、越瘠秦视、

2. 形容视听的成语

闭明塞聪: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闭目塞耳: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耳目导心:耳目:视听。耳目的熏染,可以启发人心的善恶。

耳目之司:耳目:视听;司:主持,掌管。掌管视听的官员。指辅佐或亲近的人。

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发皇耳目:发皇:启发。开阔视听,扩大见闻。

发明耳目:发明:启发,使明白。开阔视听,扩大见闻。

防蔽耳目:防:挡;蔽:挡住。堵住耳朵,遮住眼睛。比喻蔽塞视听。

骇人闻见: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同“骇人视听”。

逖听遐视:指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逖听远闻: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逷听远闻:“逷”同“逖”。指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天视民视,天听民听:天视、天听:古人认为天有意志和知觉,可以视听。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指按人民的意愿和喜好办事。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视、天听:古人认为天有意志和知觉,可以视听。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指按人民的意愿和喜好办事。

淆乱视听: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眩视惑听:迷惑人的视听。

3. 有一句成语或是俗语叫以什么视听,意思是说:看了别人的好文章抑或听了好歌曲就想享受了美食。

以飨视听。

飨xiǎng,指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

4. 以正视听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以正视听 yǐ zhèng shì tīng

解:保证事实被正确理解。

5. 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的成语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

解释: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自: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6. 表示听意思的成语有哪些

表示听意来思的成语有:

悉听尊便源、

危言耸听、

道听途说、

娓娓动听、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洗耳恭听、

混淆视听、

听见风就是雨、

言听计从、

听其言而观其行、

骇人听闻、

淆乱视听、

听之任之、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闭目塞听、

听其自然、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耳视目听、

隔壁听话、

公听并观、

虚己以听、

厌闻饫听、

听篱察壁、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耳听八方、

耳不旁听、

听风是雨、

逖听遐视、

闭门塞听、

听风就是雨、

拱手听命

听谗惑乱、

道途听说、

耸耳听闻、

听而不闻、

委国听令、

狐听之声、

妄言妄听、

听天委命、

听命由天、

......

7. 美好寓意的成语

美好寓意的成语:百事大吉、大吉大利、逢吉丁辰、黄道吉日、吉日良辰

一、锦上添花[ jǐn shàng tiān huā ]

释义:在锦上面再绣上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

二、寿比南山[ shòu bǐ nán shān ]

释义: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多与“福如东海”连用;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三、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形容文才非常高。见〖八斗才〗。

(7)寓意视听成语扩展阅读

1、百事大吉[ bǎi shì dà jí ]

释义:指一切顺利;平安无事。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桃符获罪》:“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

译文:《癸辛宋周密杂识续集下.刘桃符获罪》:“应该进入新的一年怎么能呵,百事大吉那般的。”

2、大吉大利[ dà jí dà lì ]

释义: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孔明曰:‘来意亮已知道了。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

译文:第二.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孔明说:‘来估计诸葛亮已经知道了。刚才用《周易》,得到一个大吉大利的征兆。”

3、逢吉丁辰[ féng jí dīng chén ]

释义:指遇上好时运。

出处:《后汉书·班固传下》:“逢吉丁辰,景命也。”李贤注:“丁,当也。辰, 时也……逢休吉之代,当封禅之时,此为天子之大命也。”

译文:《后汉书·班固传下》:“苏逢吉丁辰,侯景命了。李贤注:“丁”,当啊。辰,时逢休息了……好的代,当封挥的时候,这是天子的生命了。”

4、黄道吉日[ huáng dào jí rì ]

释义:也叫黄道日。旧时迷信者认为宜于办事(如出行、动土、结婚、埋葬等)的好日子。

出处:《元曲选·无名氏〈桃花女〉三》:“他拣定这黑道的凶辰;我将这净席呵;与他换过了黄道的吉日。”

译文:《元曲选.无名氏《桃花女〉三》:“他拣定的黑道的凶辰;我将这净席子呵;与他换过了黄道的吉祥的日子。”

5、吉日良辰[ jí rì liáng chén ]

释义:好日子,好时辰。多指喜庆日子。屈原《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吉日:吉利的日子。良辰:美好的时刻。

出处:《楚辞·屈原〈九歌·乐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十一·刘氏葬》:“吾当死;君善视我家;当更为君择吉日良时以为报。”《元曲选·关汉卿〈玉镜台〉一》:“梅香;便收拾了万卷堂。来日是吉日良辰;请学干来教你**弹琴写字。”

译文:《楚辞·屈原《九歌·乐皇太一〉》:“吉日兮辰良;恭敬肃穆娱上皇。“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十一.刘氏葬》:“我会死;你对我的家;我再为您选择吉祥日子好的时候以报答。”《元曲选.关汉卿〈玉镜台〉一》:“梅花香;就收拾了万卷堂。明天是良辰吉日;请学习才干来教你**弹琴写字。”

8. 表示听的意思的成语

洗耳恭听

xǐ来ěrgōngtīng

[释义自]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语出] 元·关汉卿《单刀会》:“请君侯试说一遍;下官洗耳恭听。”

[辨形] 恭;不能写作“公”。

[近义] 倾耳细听

[反义] 充耳不闻

[用法] 原来多用作虚心听人说的客气话;现多用作讽刺或诙谐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连动式。

[例句]

①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虚心接受。

②对这位先生的意见;我们当然要~了。

9. 寓意吉祥的成语,大概100个左右

龙凤呈祥、吉祥如意、吉星高照,、吉祥如意,、吉人天相、三羊开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大富大贵、吉祥如意、人寿年丰、花开富贵、天长地久、凤鸣朝阳、天利人和、花团锦簇、

良辰美景、欣欣向荣、金玉满堂、金碧辉煌、美仑美奂、国泰民安、喜笑颜开、荣华富贵、

锦上添花、寿比南山、才高八斗、闻名遐迩、玉树临风、秋水伊人、自强不息、脱颖而出、

百事大吉、 大吉大利 逢吉丁辰 黄道吉日 、吉日良辰 、吉日良时、 吉人天相、 鱼跃龙门、蒸蒸日上、财源广进、万事如意、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纳福、喜上眉梢、金鸡报喜、并蒂同心、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三羊开泰、五谷丰登、开瓜见子、连生贵子、麒麟送子、金玉满堂、 大吉大利、花开富贵、富贵平安、连年有余、事业有成、太平景象、和合如意(和谐好合;家和万事兴)、福增贵子、喜报三元(三元及第)、连中三元、喜得连科、龟鹤齐龄、室上大吉、吉星高照、喜从天降、福寿双全、九世同居、平步青云、春风得意、三星高照、翘盼福音(福从天降)、纳福迎祥、竹报平安、刘海戏,步步钓金钱、五子闹弥勒、五福捧寿(福寿万代)、天女散花、麻姑献寿、东方朔捧桃(东方朔偷桃)、瑶池进酿、群芳祝寿(芝仙祝寿;群仙祝寿)、马上平安(平安)、嫦娥奔月、状元及第、贵寿无极、福寿双全、四季平安、松鹤延年、狮子滚绣球、喜在眼前、欢天喜地、白头富贵(白头偕老)、年年大吉花好月圆 天作之合 并蒂花开 吉祥如意 鸿运当头 紫气东来 花开富贵 吉星高照 财运亨通 幸福美满 生意兴隆 佳偶天成 郎才女貌 喜气洋洋吉人自天相 、吉星高照、 良辰吉日 、良时吉日、 万事大吉

形容听的成语

耳的四字成语有:耳聪目明、充耳不闻、耳鬓厮磨、耳目一新、耳熟能详、耳濡目染、不堪入耳、耳听八方、肥头大耳、耳视目听等。

1、耳聪目明[ěr cōng mù míng]:视听灵敏。形容头脑清楚,目光敏锐。

2、充耳不闻[chōng ěr bù wén]:堵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意见。

3、耳鬓厮磨[ěr bìn sī mó]:鬓,面颊两旁靠近耳朵的头发。厮:互相。两人的耳朵和鬓发互相接触摩擦。形容亲密相处。

4、耳目一新[ěr mù yī xīn]:听到和看到的都变得很新鲜,与以往大不相同。

5、耳熟能详[ěr shú néng xiáng]: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6、耳濡目染[ěr rú mù rǎn]:常听常看,无形中受到影响。

7、不堪入耳[bù kān rù ěr]:堪,能够。不能够听下去。形容语言粗俗下流,十分难听。

8、耳听八方[ěr tīng bā fāng]:耳朵同时察听各方传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9、肥头大耳[féi tóu dà ěr]:肥胖的脑袋,大大的耳朵。旧时可指人长得有福相。今多形容肥胖的体态,含贬义。也指小孩可爱。

10、耳视目听[ěr shì mù tīng]:古代道家的一种修养境界﹐认为视听由精神所主宰﹐可不受器官的限制。

耳的作用

1、产生听觉:耳朵最基本的、重要的作用是收集和感知声音。耳廓收集周围环境的声音,通过外耳道传递到鼓膜,进一步通过中耳传输到内耳,并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产生听觉。

2、维持平衡:耳朵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保持人体的平衡。耳朵的内耳有前庭、半规管,都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

“耳什么目什么”是哪个成语?

帘窥壁听 帘:布帘;窥:偷看;壁:墙壁;听:偷听。指窃听与偷看

偏听偏言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垂帘听政 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道听途说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耳视目听 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耳听八方 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耳听心受 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俯首听命 听:服从,顺从;命:命令。形容人驯顺的样子。

姑妄听之 姑:暂且;妄:随便,胡乱。姑且随便听听,不一定就相信。

公听并观 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骇人听闻 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混淆视听 混淆:混杂。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迷惑视听 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群众。

牧豕听经 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

偏听偏信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内视反听 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倾耳而听 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耸人听闻 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收视反听 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天高听卑 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间最卑微的地方。旧时称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听之任之 听、任:随,任凭;之:代词,代人或事物。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

听其自然 听:任凭。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

听而不闻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听人穿鼻 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听天由命 由:听从,随顺。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妄言妄听 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

娓娓动听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危言耸听 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洗耳恭听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唯命是听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言听计从 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比喻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

侈人观听 谓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揣骨听声 原指旧时相法之一种。不相其面,而摸其骨骼,听其语声,以判贵贱。后以喻牵强附会,妄加评判。

垂帘听决 见“垂帘听政”。

道听耳食 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道听涂说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逷听远闻 “逷”同“逖”。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反听内视 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隔壁听话 见“隔壁听”。

拱手听命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观化听风 谓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骇人视听 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

骇人闻听 见“骇人听闻”。

狐听之声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盟津、河津忄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后因以“狐听

即温听厉 《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计行言听 行其计,听其言。形容十分信任。

谋听计行 犹言言听计从。

牛听弹琴 比喻听不懂。

倾耳细听 侧耳留意而听

束手听命 拱手听从命令。

逖听遐视 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天高听下 谓天子圣明,虽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惟命是听 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谓绝对服从。

洗耳拱听 见“洗耳恭听”。

虚己以听 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眩视惑听 迷惑人的视听。

言从计听 见“言听计从”。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言听计行 同“言听计从”。

言听计用 同“言听计从”。

言听谋决 谓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言听事行 谓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

言听行从 谓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

厌闻饫听 谓充分听取。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 出处解释比喻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示例故事

反听收视 〖解释〗不听不视。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解释〗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讲的人不知疲倦,听的人若无其事。形容徒费唇舌。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解释〗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解释〗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逖听远闻 〖解释〗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听风听水 〖解释〗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听见风就是雨 〖解释〗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

听其自流 〖解释〗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淆乱视听 〖解释〗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耳不旁听 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耳什么目什么”的成语:

耳闻目见、耳闻目击、耳聪目明、耳视目听、耳闻目睹。

1、耳闻目见

拼音:ěr wén mù jiàn

解释: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2、耳闻目击

拼音:ěr wén mù jī

解释: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回刘汀州书》:“仆不佞,于世之杰士仁人,……皆耳闻目击,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遂得附名骥尾,以诏不朽,岂非幸欤!”

3、耳聪目明

拼音:ěr cōng mù míng

解释: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出处:《周易·鼎》:“耳目聪明。”

示例: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耳聪目明,谁知回想幼年所读经书,不但丝毫不忘,就是平时所作诗文,也都如在目前。(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

4、耳视目听

拼音:ěr shì mù tīng

解释: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出处:《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5、耳闻目睹

拼音:ěr wén mù dǔ

解释: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