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逊《行经孙氏陵》原文及翻译

2.带“面”的成语

3.带有面字的成语

4.道歉用四个字的成语怎么说?

5.用来形容战败的成语

6._舆的成语_舆的成语是什么

7.三国演义第118回梗概

面缚舆榇_面缚舆榇读音

正文 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却说辅国大将军董厥,闻魏兵十余路入境,乃引二万兵守住剑阁;当日望尘头大起,疑是魏兵,急引军把住关口。董厥自临军前视之,乃姜维、廖化、张翼也。厥大喜,接入关上,礼毕,哭诉后主黄皓之事。维曰:“公勿忧虑。若有维在,必不容魏来吞蜀也。且守剑阁,徐图退敌之计。”厥曰:“此关虽然可守,争奈成都无人;倘为敌人所袭,大势瓦解矣。”维曰:“成都山险地峻,非可易取,不必忧也。”正言间,忽报诸葛绪领兵杀至关下,维大怒,急引五千兵杀下关来,直撞入魏阵中,左冲右突,杀得诸葛绪大败而走,退数十里下寨,魏军死者无数。蜀兵抢了许多马匹器械,维收兵回关。

却说钟会离剑阁二十里下寨,诸葛绪自来伏罪。会怒曰:“吾令汝守把阴平桥头,以断姜维归路,如何失了!今又不得吾令,擅自进兵,以致此败!”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绪恐雍州有失,引兵去救,维乘机走脱;绪因赶至关下,不想又为所败。”会大怒,叱令斩之。监军卫瓘曰:“绪虽有罪,乃邓征西所督之人;不争将军杀之,恐伤和气。”会曰:“吾奉天子明诏、晋公钧命,特来伐蜀。便是邓艾有罪,亦当斩之!”众皆力劝。会乃将诸葛绪用槛车载赴洛阳,任晋公发落;随将绪所领之兵,收在部下调遣。

有人报与邓艾。艾大怒曰:“吾与汝官品一般,吾久镇边疆,于国多劳,汝安敢妄自尊大耶!”子邓忠劝曰:“小不忍则乱大谋,父亲若与他不睦,必误国家大事。望且容忍之。”艾从其言。然毕竟心中怀怒,乃引十数骑来见钟会。会闻艾至,便问左右:“艾引多少军来?”左右答曰:“只有十数骑。”会乃令帐上帐下列武士数百人。

艾下马入见。会接入帐礼毕。艾见军容甚肃,心中不安,乃以言挑之曰:“将军得了汉中,乃朝廷之大幸也,可定策早取剑阁。”会曰:“将军明见若何?”艾再三推称无能。会固问之。艾答曰:“以愚意度之,可引一军从阴平小路出汉中德阳亭,用奇兵径取成都,姜维必撤兵来救,将军乘虚就取剑阁,可获全功。”会大喜曰:“将军此计甚妙!可即引兵去。吾在此专候捷音!”二人饮酒相别。会回本帐与诸将曰:“人皆谓邓艾有能。今日观之,乃庸才耳!”众问其故。会曰:“阴平小路,皆高山峻岭,若蜀以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则邓艾之兵皆饿死矣。吾只以正道而行,何愁蜀地不破乎!”遂置云梯炮架,只打剑阁关。

却说邓艾出辕门上马,回顾从者曰:“钟会待吾若何?”从者曰:“观其辞色,甚不以将军之言为然,但以口强应而已。”艾笑曰:“彼料我不能取成都,我偏欲取之!”回到本寨,师纂、邓忠一班将士接问曰:“今日与钟镇西有何高论?”艾曰:“吾以实心告彼,彼以庸才视我。彼今得汉中,以为莫大之功;若非吾屯沓中绊住姜维,彼安能成功耶!吾今若取了成都,胜取汉中矣!”当夜下令,尽拔寨望阴平小路进兵,离剑阁七百里下寨,有人报钟会说:“邓艾要去取成都了。”会笑艾不智。

却说邓艾一面修密书遣使驰报司马昭,一面聚诸将于帐下问曰:“吾今乘虚去取成都,与汝等立功名于不朽,汝等肯从乎?”诸将应曰:“愿遵军令,万死不辞!”艾乃先令子邓忠引五千精兵,不穿衣甲,各执斧凿器具,凡遇峻危之处,凿山开路,搭造桥阁,以便军行。艾选兵三万,各带干粮绳索进发。约行百余里,选下三千兵,就彼扎寨;又行百余里,又选三千兵下寨。是年十月自阴平进兵,至于巅崖峡谷之中,凡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皆是无人之地。魏兵沿途下了数寨,只剩下二千人马。前至一岭,名摩天岭,马不堪行,艾步行上岭,正见邓忠与开路壮士尽皆哭泣。艾问其故。忠告曰:“此岭西皆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虚废前劳,因此哭泣。”艾曰:“吾军到此,已行了七百余里,过此便是江油,岂可复退?”乃唤诸军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众皆应曰:“愿从将军之命。”艾令先将军器撺将下去。艾取毡自裹其身,先滚下去。副将有毡衫者裹身滚下,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邓艾、邓忠,并二千军,及开山壮士,皆度了摩天岭。方才整顿衣甲器械而行,忽见道傍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诸葛武侯题”。其文云:“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艾观讫大惊,慌忙对碣再拜曰:“武侯真神人也!艾不能以师事之,惜哉!”后人有诗曰:“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邓艾裹毡从此下,谁知诸葛有先机。”

却说邓艾暗度阴平,引兵行时,又见一个大空寨。左右告曰:“闻武侯在日,曾拨一千兵守此险隘。今蜀主刘禅废之。”艾嗟呀不已,乃谓众人曰:“吾等有来路而无归路矣!前江油城中,粮食足备:汝等前进可活,后退即死,须并力攻之。”众皆应曰:“愿死战!”于是邓艾步行,引二千余人,星夜倍道来抢江油城。却说江油城守将马邈,闻东川已失,虽为准备,只是提防大路;又仗着姜维全师守住剑阁关,遂将军情不以为重。当日操练人马回家,与妻李氏拥炉饮酒。其妻问曰:“屡闻边情甚急,将军全无忧色,何也?”邈曰:“大事自有姜伯约掌握,干我甚事?”其妻曰:“虽然如此,将军所守城池,不为不重。”邈曰:“天子听信黄皓,溺于酒色,吾料祸不远矣。魏兵若到,降之为上,何必虑哉?”其妻大怒,唾邈面曰:“汝为男子,先怀不忠不义之心,枉受国家爵禄,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耶!”马邈羞惭无语。忽家人慌入报曰:“魏将邓艾不知从何而来,引二千余人,一拥而入城矣!”邈大惊,慌出纳降,拜伏于公堂之下,泣告曰:“某有心归降久矣。今愿招城中居民,及本部人马,尽降将军。”艾准其降。遂收江油军马于部下调遣,即用马邈为向导官。忽报马邈夫人自缢身死。艾问其故,邈以实告。艾感其贤,令厚礼葬之,亲往致祭。魏人闻者,无不嗟叹。后人有诗赞曰:“后主昏迷汉祚颠,天差邓艾取西川。可怜巴蜀多名将,不及江油李氏贤。”

邓艾取了江油,遂接阴平小路诸军,皆到江油取齐,径来攻涪城。部将田续曰:“我军涉险而来,甚是劳顿,且当休养数日,然后进兵。”艾大怒曰:“兵贵神速,汝敢乱我军心耶!”喝令左右推出斩之。众将苦告方免。艾自驱兵至涪城。城内官吏军民疑从天降,尽皆投降。

蜀人飞报入成都。后主闻知,慌召黄皓问之。皓奏曰:“此诈传耳。神人必不肯误陛下也。”后主又宣师婆问时,却不知何处去了。此时远近告急表文,一似雪片,往来使者,联络不绝。后主设朝计议,多官面面相觑,并无一言。郤正出班奏曰:“事已急矣!陛下可宣武侯之子商议退兵之策。”原来武侯之子诸葛瞻,字思远。其母黄氏,即黄承彦之女也。母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武侯在南阳时,闻其贤,求以为室。武侯之学,夫人多所赞助焉。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瞻自幼聪敏,尚后主女,为驸马都尉。后袭父武乡侯之爵。景耀四年,迁行军护卫将军。时为黄皓用事,故托病不出。当下后主从郤正之言,即时连发三诏,召瞻至殿下。后主泣诉曰:“邓艾兵已屯涪城,成都危矣。卿看先君之面,救朕之命!”瞻亦泣奏曰:“臣父子蒙先帝厚恩、陛下殊遇,虽肝脑涂地,不能补报。愿陛下尽发成都之兵,与臣领去决一死战。”后主即拨成都兵将七万与瞻。瞻辞了后主,整顿军马,聚集诸将问曰:“谁敢为先锋?”言未讫,一少年将出曰:“父亲既掌大权,儿愿为先锋。”众视之,乃瞻长子诸葛尚也。尚时年一十九岁。博览兵书。多习武艺。瞻大喜,遂命尚为先锋。是日,大军离了成都,来迎魏兵。

却说邓艾得马邈献地理图一本,备写涪城至成都三百六十里山川道路,阔狭险峻,一一分明。艾看毕,大惊曰:“若只守涪城,倘被蜀人据住前山,何能成功耶?如迁延日久,姜维兵到,我军危矣。”速唤师纂并子邓忠,分付曰:“汝等可引一军,星夜径去绵竹,以拒蜀兵。吾随后便至。切不可怠缓。若纵他先据了险要,决斩汝首!”

师、邓二人引兵将至锦竹,早遇蜀兵。两军各布成阵。师、邓二人勒马于门旗下,只见蜀兵列成八阵。三鼕鼓罢,门旗两分,数十员将簇拥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一人:纶巾羽扇,鹤氅方裾。车傍展开一面黄旗,上书:“汉丞相诸葛武侯”。?得师、邓二人汗流遍身,回顾军士曰:“原来孔明尚在,我等休矣!”急勒兵回时,蜀兵掩杀将来,魏兵大败而走。蜀兵掩杀二十余里,遇见邓艾援兵接应。两家各自收兵。艾升帐而坐,唤师纂、邓忠责之曰:“汝二人不战而退,何也?”忠曰:“但见蜀阵中诸葛孔明领兵,因此奔还。”艾怒曰:“纵使孔明更生,我何惧哉!汝等轻退,以致于败,宜速斩以正军法!”众皆苦劝,艾方息怒。令人哨探,回说孔明之子诸葛瞻为大将,瞻之子诸葛尚为先锋。——车上坐者乃木刻孔明遗像也。

艾闻之,谓师纂、邓忠曰:“成败之机,在此一举。汝二人再不取胜,必当斩首!”师、邓二人又引一万兵来战。诸葛尚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二人。诸葛瞻指挥两掖兵冲出,直撞入魏阵中,左冲右突,往来杀有数十番,魏兵大败,死者不计其数。师纂、邓忠中伤而逃。瞻驱士马随后掩杀二十余里,扎营相拒。师纂、邓忠回见邓艾,艾见二人俱伤,未便加责,乃与众将商议曰:“蜀有诸葛瞻善继父志,两番杀吾万余人马,今若不速破,后必为祸。”监军丘本曰:“何不作一书以诱之?”艾从其言,遂作书一封,遣使送人蜀寨。守门将引至帐下,呈上其书。瞻拆封视之。书曰:“征西将军邓艾,致书于行军护卫将军诸葛思远麾下:切观近代贤才,未有如公之尊父也。昔自出茅庐,一言已分三国,扫平荆、益,遂成霸业,古今鲜有及者;后六出祁山,非其智力不足,乃天数耳。今后主昏弱,王气已终,艾奉天子之命,以重兵伐蜀,已皆得其地矣。成都危在旦夕,公何不应天顺人,仗义来归?艾当表公为琅琊王,以光耀祖宗,决不虚言。幸存照鉴。”瞻看毕,勃然大怒,扯碎其书,叱武士立斩来使,令从者持首级回魏营见邓艾。艾大怒,即欲出战。丘本谏曰:“将军不可轻出,当用奇兵胜之。”艾从其言,遂令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伏两军于后,艾自引兵而来。此时诸葛瞻正欲搦战,忽报邓艾自引兵到。瞻大怒,即引兵出,径杀入魏阵中。邓艾败走,瞻随后掩杀将来。忽然两下伏兵杀出。蜀兵大败,退入绵竹。艾令围之。于是魏兵一齐呐喊,将绵竹围的铁桶相似。诸葛瞻在城中,见事势已迫,乃令彭和赍书杀出,往东吴求救。和至东吴,见了吴主孙休,呈上告急之书。吴主看罢,与群臣计议曰:“既蜀中危急,孤岂可坐视不救。”即令考将丁奉为主帅,丁封、孙异为副将,率兵五万,前往救蜀。丁奉领旨出师,分拨丁封、孙异引兵二万向沔中而进,自率兵三万向寿春而进:分兵三路来援。

却说诸葛瞻见救兵不至,谓众将曰:“久守非良图。”遂留子尚与尚书张遵守城,瞻自披挂上马,引三军大开三门杀出。邓艾见兵出,便撤兵退。瞻奋力追杀,忽然一声炮响,四面兵合,把瞻困在垓心。瞻引兵左冲右突,杀死数百人。艾令众军放箭射之,蜀兵四散。瞻中箭落马,乃大呼曰:“吾力竭矣,当以一死报国!”遂拔剑自刎而死。其子诸葛尚在城上,见父死于军中,勃然大怒,遂披挂上马。张遵谏曰:“小将军勿得轻出。”尚叹曰:“吾父子祖孙,荷国厚恩,今父既死于敌,我何用生为!”遂策马杀出,死于阵中。后人有诗赞瞻、尚父子曰:“不是忠臣独少谋,苍天有意绝炎刘。当年诸葛留嘉胤,节义真堪继武侯。”邓艾怜其忠,将父子合葬。乘虚攻打绵竹。张遵、黄崇、李球三人,各引一军杀出。蜀兵寡,魏兵众,三人亦皆战死。艾因此得了绵竹。劳军已毕,遂来取成都。正是:试观后主临危日,无异刘璋受逼时。未知成都如何守御,且看下文分解。

正文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却说后主在成都,闻邓艾取了绵竹,诸葛瞻父子已亡,大惊,急召文武商议。近臣奏曰:“城外百姓,扶老携幼,哭声大震,各逃生命。”后主惊惶无措。忽哨到,说魏兵将近城下。多官议曰:“兵微将寡,难以迎敌;不如早弃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险峻,可以自守,就借蛮兵,再来克复未迟。”光禄大夫谯周曰:“不可。南蛮久反之人,平昔无惠;今若投之,必遭大祸。”多官又奏曰:“蜀、吴既同盟,今事急矣,可以投之。”周又谏曰:“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臣料魏能吞吴,吴不能吞魏。若称臣于吴,是一辱也;若吴被魏所吞,陛下再称臣于魏,是两番之辱矣。不如不投吴而降魏。魏必裂土以封陛下,则上能自守宗庙,下可以保安黎民。愿陛下思之。”后主未决,退入宫中。次日,众议纷然。谯周见事急,复上疏诤之。后主从谯周之言,正欲出降;忽屏风后转出一人,厉声而骂周曰:“偷生腐儒,岂可妄议社稷大事!自古安有降天子哉!”后主视之,乃第五子北地王刘谌也。后主生七子:长子刘璿,次子刘瑶,三子刘琮,四子刘瓒,五子即北地王刘谌,六子刘恂,七子刘璩。七子中惟谌自幼聪明,英敏过人,余皆儒善。后主谓谌曰:“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欲令满城流血耶?”谌曰:“昔先帝在日,谯周未尝于预国政;今妄议大事,辄起乱言,甚非理也。臣切料成都之兵,尚有数万;姜维全师,皆在剑阁,若知魏兵犯阙,必来救应:内外攻击,可获大功。岂可听腐儒之言,轻废先帝之基业乎?”后主叱之曰:“汝小儿岂识天时!”谌叩头哭曰:“若势穷力极,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奈何降乎!”后主不听。谌放声大哭曰:“先帝非容易创立基业,今一旦弃之,吾宁死不辱也!”后主令近臣推出宫门,遂令谯周作降书,遣私署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同谯周赍玉玺来雒城请降。时邓艾每日令数百铁骑来成都哨探。当日见立了降旗,艾大喜。不一时,张绍等至,艾令人迎入。三人拜伏于阶下,呈上降款玉玺。艾拆降书视之,大喜,受下玉玺,重待张绍、谯周、邓良等。艾作回书,付三人赍回成都,以安人心。三人拜辞邓艾,径还成都,入见后主,呈上回书,细言邓艾相待之善。后主拆封视之,大喜,即遣太仆蒋显赍敕令姜维早降;遣尚书郎李虎,送文簿与艾: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余物在库,不及具数。择十二月初一日,君臣出降。北地王刘谌闻知,怒气冲天,乃带剑入宫。其妻崔夫人问曰:“大王今日颜色异常,何也?”谌曰:“魏兵将近,父皇已纳降款,明日君巨出降,社稷从此殄灭。吾欲先死以见先帝于地下,不屈膝于他人也!”崔夫人曰:“贤哉!贤哉!得其死矣!妾请先死,王死未迟。”谌曰:“汝何死耶?”崔夫人曰:“王死父,妾死夫:其义同也。夫亡妻死,何必问焉!”言讫,触柱而死。谌乃自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伏地哭曰:“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蜀人闻知,无不哀痛。后人有诗赞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后主听知北地王自刎,乃令人葬之。次日,魏兵大至。后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出北门十里而降。邓艾扶起后主,亲解其缚,焚其舆榇,并车入城。后人有诗叹曰:“魏兵数万入川来,后主偷生失自裁。黄皓终存欺国意,姜维空负济时才。全忠义士心何烈,守节王孙志可哀。昭烈经营良不易,一朝功业顿成灰。”

于是成都之人,皆具香花迎接。艾拜后主为骠骑将军,其余文武,各随高下拜官;请后主还宫,出榜安民,交割仓库。又令太常张峻、益州别驾张绍,招安各郡军民。又令人说姜维归降。一面遣人赴洛阳报捷。艾闻黄皓奸险,欲斩之。皓用金宝赂其左右,因此得免。自是汉亡。后人因汉之亡,有追思武侯诗曰:“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且说太仆蒋显到剑阁,入见姜维,传后主敕命,言归降之事。维大惊失语。帐下众将听知,一齐怨恨,咬牙怒目,须发倒竖,拔刀砍石大呼曰:“吾等死战,何故先降耶!”号哭之声,闻数十里。维见人心思汉,乃以善言抚之曰:“众将勿忧。吾有一计,可复汉室。”众皆求问。姜维与诸将附耳低言,说了计策。即于剑阁关遍竖降旗,先令人报入钟会寨中,说姜维引张翼、廖化、董厥等来降。会大喜,令人迎接维入帐。会曰:“伯约来何迟也?”维正色流涕曰:“国家全军在吾,今日至此,犹为速也。”会甚奇之,下座相拜。待为上宾。维说会曰:“闻将军自淮南以来。算无遗策;司马氏之盛,皆将军之力,维故甘心俯首。如邓士载,当与决一死战,安肯降之乎?”会遂折箭为誓,与维结为兄弟,情爱甚密,仍令照旧领兵。维暗喜,遂令蒋显回成都去了。

却说邓艾封师纂为益州刺史,牵弘、王颀等各领州郡;又于绵竹筑台以彰战功,大会蜀中诸官饮宴。艾酒至半酣,乃指众官曰:“汝等幸遇我,故有今日耳。若遇他将,必皆殄灭矣。”多官起身拜谢。忽蒋显至,说姜维自降钟镇西了。艾因此痛恨钟会。遂修书令人赍赴洛阳,致晋公司马昭。昭得书视之。书曰:“臣艾切谓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此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宜留陇右兵二万、蜀兵二万,煮盐兴冶,并造舟船,预备顺流之计;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可不征而定也。今宜厚待刘禅,以致孙休;若便送禅来京,吴人必疑,则于向化之心不劝。且权留之于蜀,须来年冬月抵京。今即可封禅为扶风王,锡以资财,供其左右,爵其子为公侯,以显归命之宠:则吴人畏威怀德,望风而从矣。”司马昭览毕,深疑邓艾有自专之心,乃先发手书与卫瓘,随后降封艾诏曰:“征西将军邓艾耀威奋武,深入敌境,使僭号之主,系颈归降;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不足比勋也。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二子为亭侯,各食邑千户。”邓艾受诏毕,监军卫瓘取出司马昭手书与艾。书中说邓艾所言之事,须候奏报,不可辄行。艾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吾既奉诏专征,如何阻当?”遂又作书,今来使赍赴洛阳。时朝中皆言邓艾必有反意,司马昭愈加疑忌。忽使命回,呈上邓艾之书。昭拆封视之。书曰:“艾衔命西征,元恶既服,当权宜行事,以安初附。若待国命,则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今吴未宾,势与蜀连,不可拘常以失事机。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先此申状,见可施行。”

司马昭看毕大惊,忙与贾充计议曰:“邓艾恃功而骄,任意行事,反形露矣。如之奈何?”贾充曰:“主公何不封钟会以制之?”昭从其议,遣使赍诏封会为司徒,就令卫瓘监督两路军马,以手书付瓘,使与会伺察邓艾,以防其变。会接读诏书。诏曰:“镇西将军钟会所向无敌,前无强梁,节制众城,网罗进逸;蜀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其以会为司徒,进封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二人亭侯,邑各千户。”钟会既受封,即请姜维计议曰:“邓艾功在吾之上,又封太尉之职;今司马公疑艾有反志,故令卫瓘为监军,诏吾制之。伯约有何高见?”维曰:“愚闻邓艾出身微贱,幼为农家养犊,今侥幸自阴平斜径,攀木悬崖,成此大功;非出良谋,实赖国家洪福耳。若非将军与维相拒于剑阁,艾安能成此功耶?今欲封蜀主为扶风王,乃大结蜀人之心,其反情不言可见矣。晋公疑之是也。”会深喜其言。维又曰:“请退左右,维有一事密告。”会令左右尽退。维袖中取一图与会,曰:“昔日武侯出草庐时,以此图献先帝,且曰:益州之地,沃野千里,民殷国富,可为霸业。先帝因此遂创成都。今邓艾至此,安得不狂?”会大喜,指问山川形势。维一一言之。会又问曰:“当以何策除艾?”维曰:“乘晋公疑忌之际,当急上表,言艾反状;晋公必令将军讨之。一举而可擒矣。”会依言,即遣人赍表进赴洛阳,言邓艾专权恣肆,结好蜀人,早晚必反矣。于是朝中文武皆惊。会又今人于中途截了邓艾表文,按艾笔法,改写傲慢之辞,以实己之语。

司马昭见了邓艾表章,大怒,即遣人到钟会军前,令会收艾;又遣贾充引三万兵入斜谷,昭乃同魏主曹奂御驾亲征。西曹掾邵悌谏曰:“钟会之兵,多艾六倍,当今会收艾足矣,何必明公自行耶?”昭笑曰:“汝忘了旧日之言耶?汝曾道会后必反。吾今此行,非为艾,实为会耳。”悌笑曰“某恐明公忘之,故以相问。今既有此意,切宜秘之,不可泄漏。”昭然其言,遂提大兵起程。时贾充亦疑钟会有变,密告司马昭。昭曰:“如遣汝,亦疑汝耶?吾到长安,自有明白。”早有细作报知钟会,说昭已至长安。会慌请姜维商议收艾之策。正是:才看西蜀收降将,又见长安动大兵。不知姜维以何策破艾,且看下文分解。

何逊《行经孙氏陵》原文及翻译

没有 什么舆芊同 的成语,含 舆 的成语如下:

钩金舆羽 二者悬殊太大,不可作比。

面缚舆榇 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杯水舆薪 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同“杯水车薪”。

策马飞舆 指驾马车疾行。

乘舆播越 指天子流亡在外。

出舆入辇 指动必乘车。

尻舆神马 指以尻为车舆而神游。后为随心所欲遨游自然之典。同“尻轮神马”。

连舆并席 形容亲密友爱。同“连舆接席”。

连舆接席 行并车,止同席。形容亲密友爱。

鸾舆凤驾 指华丽的宫廷车乘。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舆论哗然 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舆死扶伤 指抬运死者,扶持伤者。形容死伤之众。

带“面”的成语

行经孙氏陵原文: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呼吸开伯道,叱吒掩江畿。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交战无内御,重门岂外扉。成功举已弃,凶德愎而违。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朅来已永久,年代嗳微微。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银海终无浪,金凫会不飞。阒寂今如此,望望沾人衣。

行经孙氏陵鉴赏

 吴大帝孙权葬蒋陵,亦称孙陵,在今南京市东北钟山(亦称蒋山)南麓。此诗系作者行经蒋陵凭吊吴亡而作。

 吴末帝孙皓肆行暴虐,直弄得国将不国。公元265年(甘露元年)徙都武昌,以零陵南部为始安郡。公元266年(宝鼎元年)又以零陵北部为邵陵郡。十二月,又还都建业。据《汉晋春秋》载:「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破扬州而建业宫不利,故皓徙武昌,遣使者发民掘荆州界大臣名家冢与山冈连者以厌之。既闻(施)但反,自以为徙土得计也。使数百人鼓噪入建业,杀但妻子,云天子使荆州兵来破扬州贼,以厌前气。」(《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这就是诗开头所说的:「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神器」者,帝位也,政权也。吴国的统治岌岌可危,孙皓的帝位摇摇欲坠。这种江河日下的形势,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吴国开基创业时的情形。想当年,汉室陵夷,群雄逐鹿,捷足先登,遂成三国鼎立之势。「掎鹿」,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汉书·叙传上》也说:「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掎之。」颜师古注:「掎,偏持其足也。」《汉书·蒯通传》更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后遂以「逐鹿」喻争帝位、争天下。「逐兔」,同「逐鹿」。《后汉书·袁绍传》引沮授曰:「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要争得天下,就必须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夺取胜利。这就是所谓的「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而在汉末群雄逐鹿的斗争中,孙坚父子也是叱吒风云的人物。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业,猛锐冠世,志陵中夏,被封为吴侯,割据江东。但大业未就,即遇刺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孙策临死时,将弟弟孙权叫到跟前,对他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孙权继承父兄遗志,洪规远略,砥砺奋发,「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陆机《辨亡论上》)三国鼎立,孙吴居一,而孙权就谋略功业而言,实远胜刘备。「伯道」,即霸道。「呼吸」、「叱吒」,极力形容孙氏父子的英姿雄风。《易·革》云:「君子豹变,其文蔚也。」疏曰:「上六居革之终,变道已成,君子处之……润色鸿业,如豹文之蔚缛。」豹变之略,虎视之威,正是对「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的赞词。「坐断东南」的孙权,以他的雄才大略,北拒曹魏南下之师,西挫蜀汉东犯之众,使两方都不敢小视东吴。据史载,公元222年(黄武元年),刘备率师伐吴,东吴大将陆逊率军迎敌,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逊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招  降俘虏蜀兵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最后绝命于永安宫。「长蛇衄巴汉」即指此。「长蛇」,有谓指吴而言,并引《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为证,其实不然。这里的「长蛇」,非指吴,而是指蜀汉。陆机《辨亡论下》云:「故刘氏之伐,陆公(逊)喻之长蛇,其势然也。」可以为证。「骥马绝淮淝」,则指曹魏而言。据史载,公元224年(黄武三年)旧历九月,「魏文帝出广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乃还。」(《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引干宝《晋纪》云:「魏文帝之在广陵,吴人大骇,乃临江为疑城,自石头至于江乘,车以木桢,衣以苇席,加采饰焉,一夕而成。魏人自江西望,甚惮之,遂退军。」所以陆机说:「由是二邦之将,丧气摧锋,势衄财匮,而吴藐然坐乘其弊,故魏人请好,汉氏乞盟,遂跻天号,鼎峙而立。」(《辨亡论上》)孙权不愧为聪明仁智雄略之英主,在他统治时期,励精图治,吴国逐渐强大。所谓「交战无内御」,即指内部团结一致对外而言;所谓「重门岂外扉」,即指吴国疆土广大而言。

 由「逐兔争先捷」到「重门岂外扉」十句,作者极力渲染吴主之英明雄武,吴国之强大巩固,有声有色,气势磅礴。而到「成功举已弃」,陡地一转,以极精炼的语言写出吴之由盛而衰的转变,功败垂成,其关键就在孙皓时期。「凶德愎而违」,即指孙皓而言。「愎违」,愎谏违卜的省称,语出《左传·僖公十五年》:秦晋韩之战,由于晋惠公背施无亲,意气用事,不纳谏言,不听卜辞,终于招致失败,被秦国俘掳。晋大夫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孙皓同晋惠公一样,刚愎凶顽,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虐用其民,穷*极侈,终于导致吴国的灭亡,使父祖基业毁于一旦。正如皓从弟孙秀说的那样:「昔讨逆(指孙策)弱冠以一校尉创业,今后主举江南而弃之,宗庙山陵,于此为墟,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二句,就是具体描写孙皓穷迫归降时的情景。「水龙」,系指晋朝的水军。晋武帝谋伐吴,遂令益州刺史王浚于蜀大造船舰,准备东伐。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阿童为王浚小字。晋征南大将军羊祜以为伐吴必藉上流之势,故借谣言而表荐王浚为龙骧将军,留监梁益诸军事。王浚在蜀大造舟船,木片蔽江而下,吴建平太守吾彦取江中木片以呈孙皓,并说:「晋必有攻吴之计,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终不敢渡江。」而孙皓不听。公元280年(晋太康元年)旧历三月,王浚率舟师东下,直抵吴都建业之石头,孙皓惊恐失措,面缚舆榇而降,举家西迁,送至洛阳,赐号归命侯。这就是所谓「青盖乃西归」。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据干宝《晋纪》载:「陆抗之克步阐,皓意张大,乃使尚广筮并天下,遇《同人》之《颐》,对曰:『吉。庚子岁,青盖当入洛阳。』故皓不修其政,而恒有窥上国之志。」(《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庚子岁,即太康元年。原来孙皓狂妄地以为他会灭晋而入洛阳的,想不到反做了亡国之君,被押送洛阳。

 以上十六句,历述吴之盛衰兴亡,不啻一篇《辨亡论》,故偏重史实的叙述。此下十句,则就吴亡抒发个人的感慨。作者行经孙氏陵,距离吴亡已二百多年,年深日久,风蚀雨淋,墓碑上的文字已被苔藓侵蚀得难以辨认,荆棘丛生,几至吴大帝陵的位置也难以确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只有飞莺在山间悲鸣,淡月在空中残照,陵墓中的一切陪葬品大概已不复存在了。念昔日之叱吒江左,睹今日之寂寞荒凉,不能不使人伤感。吴汝纶说:「此殆伤齐亡之作,黍离麦秀之思也。」(《古诗钞》卷五)其实,凭今吊古伤心泪,不必定指哪一家。前事之失,后事之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苟能如此,亦已足矣!

诗词作品: 行经孙氏陵 诗词作者: 南北朝 何逊 诗词归类: 咏史怀古、感伤

带有面字的成语

面北眉南

谓脸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处不合,各不照面

面壁磨剑

《景德传灯录·南岳怀让禅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乃取一剑,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麽?’师曰:‘磨作镜。’一曰:‘磨剑岂能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后因以“面壁磨■”比喻事不能成功

面不改容

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面不改色

见“面不改容”

面缚衔璧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面缚舆榇

语本《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杜预注:“缚手于后,唯见其面……榇,棺也。将受死,故衰绖。”后因以“面缚舆榇”谓双手反绑,车载空棺,表示投降并自请极刑

面红耳赤

①语本《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於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后通作“面红耳赤”。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②借指争吵

面红耳热

见“面红耳赤”

面红颈赤

见“面红耳赤”

面红面赤

谓双方因争执而变脸

面红面绿

见“面红面赤”

面黄肌瘦

谓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常形容病态

面谩腹诽

谓当面欺诳,心怀毁谤

面面皆到

见“面面俱到”

面面俱到

谓各方面都照顾到,十分周全。亦指虽照顾到各方面,但重点不突出

面面俱圆

同“面面俱到”

面面厮觑

见“面面相觑”

面面相睹

同“面面相觑”

面面相看

见“面面相觑”

面面相窥

同“面面相觑”

面面相觑

相视无言。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

面面圆到

见“面面俱到”

面命耳提

同“耳提面命”

面目可憎

形容人的容貌使人厌恶

面目全非

①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②形容事物变化很大

面目一新

谓改变原样,呈现新貌

面朋口友

谓非真诚相交的朋友

面墙而立

指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比喻不学习

面如傅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后因以“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面如冠玉

《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比喻男子徒有其表。后多以“面如冠玉”形容男子的美貌

面如灰土

同“面如土色”

面如死灰

见“面若死灰”

面如土色

脸色如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恐惧。亦形容病态

面若死灰

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面色如土

见“面如土色”

面是背非

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面是心非

谓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

面授机宜

谓当面布置应付局面的策略和办法

面无人色

①《史记·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后以“面无人色”谓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度恐惧。②形容因饥饿、病痛而十分虚弱的样子

面引廷争

同“面折廷争”

面谀背毁

见“面誉背毁”

面誉背非

见“面誉背毁”

面誉背毁

谓当面称赞,背后诽谤

面折廷争

谓在朝廷上犯颜直谏,据理力争

面折廷诤

见“面折廷争”

面折庭争

见“面折廷争”

面争庭论

同“面折庭争”

道歉用四个字的成语怎么说?

八面驶风 驶:驾驭。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转,吃得开

半面不忘 半面:见过面。见过面就不遗忘。形容记忆力极强

半面之旧 半面:见过面;旧:原先,引申为旧友。指只见过一面的旧交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 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汗流满面 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

垢面蓬头 面目肮脏,头发零乱

庐山面目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庐山真面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马面牛头 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满面红光 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面不改色 面:颜面;色:颜色。脸色不变。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样子

面如冠玉 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形容男子的美貌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八面玲珑 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八面威风 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八面莹澈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半面之交 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意谓交情不深。

北面称臣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表面文章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别开生面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嗔拳不打笑面 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出头露面 指在公开场合出现。也指出风头。

春风满面 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霭愉快的面容。

当面锣,对面鼓 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

当面输心背面笑 比喻当面显得十分亲热,背后却在捣鬼。

当头对面 当面商量或面对面辩论。

东风人面 指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

独当一面 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耳红面赤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耳提面命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反面教员 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反面文章 从事情的反面做的文章。多指反语。

反面无情 形容翻脸不认人。

粉面油头 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

富面百城 形容藏书非常丰富。

革面敛手 指改恶从善,不敢恣意妄为。

革面洗心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改头换面 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灰头土面 满头满脸沾满尘土的样子。也形容懊丧或消沉的神态。

借面吊丧 意谓虚有其表。

鸠形鹄面 形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就汤下面 比喻趁机行事。

两面二舌 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冷面寒铁 比喻公正廉洁,不怕权贵的官员。

面目可憎 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

两面三刀 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面似靴皮 脸上皮肤如同靴皮。形容满脸皱纹。

面黄肌瘦 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两头白面 比喻表里不一,两方面讨好。

面红耳赤 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

面无人色 脸色没有一点血色。形容恐惧到极点或非常虚弱。

面缚舆榇 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抛头露面 抛:暴露。露出头和面孔。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现指公开露面。

南面百城 旧时比喻尊贵富有。也比喻藏书很多。

鸟面鹄形 形容由于饥饿而身体软弱,面容枯瘦。

面如土色 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庐山真面目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面授机宜 当面指示处理事务的方针、办法等。

面面相觑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面如傅粉 形容男子美貌。

面目一新 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

千里犹面 比喻传达事情清楚确实。

面面俱到 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

面墙而立 比喻不学之人,如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

面命耳提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面目全非 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蓬头垢面 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满面春风 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面壁功深 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

面折廷争 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指直言敢谏。

蓬首垢面 头发很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牛头马面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多指创作)。

青面獠牙 青面:脸上泛着青色;獠牙:露在外面的长牙。旧时神怪故事中形容凶神恶鬼的面貌。现形容人面貌极其凶恶。

人面桃花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肉袒面缚 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囚首垢面 象监狱里的,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人面兽心 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人心如面 心:指思想、感情等。指每个人的思想也象每个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

三对六面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

拭面容言 拭:擦;拭面:擦去别人吐在自己脸上的唾沫;容言:听取别人意见。泛指接受别人的批评,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

三头两面 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神头鬼面 比喻怪模怪样。

十面埋伏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四面八方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廷争面折 廷争:在朝廷上争论;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指直言敢谏。

铁面御史 宋赵抃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权贵,刚直无私,人称“铁面御史”。后泛称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

网开一面 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头面人物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唾面自干 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洗心革面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网开三面 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笑面虎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闻名不如见面 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心活面软 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笑面夜叉 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一面之词 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仰面唾天 仰头向着天吐唾沫,唾沫还是落在自己的脸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颜面扫地 比喻面子丧失干净。

羞面见人 因感到羞耻而怕见人。

一面如旧 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

一面之交 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

知人知面不知心 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油头粉面 头上擦油,脸上搽粉。形容人打扮得妖艳粗俗。

有何面目 指没有脸见人。

四面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四面出击 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四面受敌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楚歌四面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东西易面 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八面受敌 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

半斤八面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重量相等。比喻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亦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半斤对八两”。

背前面后 指或当面或背后。

避面尹邢 以之比喻因嫉妒而避不见面。

不识局面 犹不识时务。

不羞当面 羞:羞耻。不把面对面的批评当作羞侮。表示原意倾听别人的批评。

晬面盎背 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鹑衣鹄面 破烂的衣服,瘦削的面形。形容穷苦落魄之状。

杜门面壁 谓闭门修养。

耳闻不如面见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肥头大面 见“肥头大耳”。

改换头面 喻改变身份。

革面革心 见“革面洗心”。

革面悛心 见“革面洗心”。

鹄面鸠形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鹄形鸟面 指饥疲瘦削的样子。

泪流满面 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冷心冷面 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两头三面 同“两头白面”。

另开生面 另外创造新的形式或开创新的局面。

乱首垢面 犹蓬头垢面。

面北眉南 谓脸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处不合,各不照面。

面不改容 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面缚衔璧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面红耳热 见“面红耳赤”。

面红颈赤 见“面红耳赤”。

面红面赤 谓双方因争执而变脸。

面红面绿 见“面红面赤”。

面谩腹诽 谓当面欺诳,心怀毁谤。

面面皆到 见“面面俱到”。

面面俱圆 同“面面俱到”。

面面厮觑 见“面面相觑”。

面面相睹 同“面面相觑”。

面面相看 见“面面相觑”。

面面相窥 同“面面相觑”。

面面圆到 见“面面俱到”。

面目狰狞 狰狞:面目凶恶。形容面目凶狠可怕。亦作“面貌狰狞”、“狰狞面目”。

面朋口友 谓非真诚相交的朋友。

面如灰土 同“面如土色”。

面如满月 脸盘白白的、圆圆的像满月一样。形容相貌白净丰满而有神采。

面如凝脂 凝脂:凝结的脂肪。比喻脸色洁白柔滑。

面如死灰 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面若死灰 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面色如土 见“面如土色”。

面折廷诤 见“面折廷争”。

面折庭争 见“面折廷争”。

面是背非 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面是心非 谓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

面引廷争 同“面折廷争”。

面有菜色 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面誉背非 见“面誉背毁”。

面谀背毁 见“面誉背毁”。

面誉背毁 谓当面称赞,背后诽谤。

面争庭论 同“面折庭争”。

千人一面 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墙面而立 面对墙壁对立。形容目光短浅。亦作“面墙而立”。

囚首丧面 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

人面狗心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三头六面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审曲面势 见“审曲面埶”。

审曲面埶 亦作“审曲面势”。原指工匠做器物时审度材料的曲直。后指区别情况,适当安排营造。

兽心人面 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用来形容战败的成语

道歉的四个字成语有:悔不当初、后悔莫及、负荆请罪、引咎自责、登门谢罪、面缚舆榇、面缚衔璧、肉袒面缚、肉袒负荆等。

悔不当初?[ huǐ bù dāng chū ]:后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

出处:唐·薛昭伟《谢银工》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例句:一些失足青少年,认识到了过去的错误,经常发出悔不当初的感叹。

追悔莫及 [ zhuī huǐ mò jí ]:后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汉·晁错《上书言兵事》:“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例句:有的人为了名利,一念之差而铸成大错,追悔莫及。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例句:只怪我们用错了人,应当负荆请罪。

引咎自责?[ yǐn jiù zì zé ]: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出处:《杜史·周武帝经》:“公卿各引咎自责。”

例句:他口口声声引咎自责,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登门谢罪?[ dēng mén xiè zuì ]:知道自己错了,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

例句:既惹下泼天大祸,断其一臂,也算是小惩大戒了,多有得罪之处,来日再登门谢罪。

面缚舆榇?[ miàn fù yú chèn ]:。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

例句:次日,魏兵大至。后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出北门十里而降。

面缚衔璧?[ miàn fù xián bì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出处:《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例句:许僖公见楚救不至,乃面缚衔璧,向晋军中乞降,大出金帛犒军。

肉袒面缚?[ ròu tǎn miàn fù ]: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脱去上衣,反缚着手。形容顺从投降。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例句:你最好是肉袒面缚,我相信他会原谅你。

肉袒负荆?[ ròu tǎn fù jīng ]: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表示愿受责罚。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_舆的成语_舆的成语是什么

关于战败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败将残兵:指战败后剩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兵挫地削:挫:失败;削:割。军队战败,土地被分割。

残兵败将:残余的军队,失败的将领。形容战败的部队。

残兵败卒: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战败后剩余的兵卒。指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

残军败将:战败后残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割须弃袍: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落荒而走:指离开战场,向荒野逃命。形容战败逃命。

面缚舆榇: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弃甲倒戈:丢弃铠甲,放下兵器。表示战败。

弃甲负弩:丢弃铠甲,背起。形容战败。

肉袒牵羊:牵羊:牵着羊,表示犒劳军队。古代战败投降的仪式。

三军暴骨:三军:指所有军队;暴:晒。三军的尸骨暴露于战场。形容战败,使军士尸横战场。

收合余烬:比喻(战败后)收集残余的士卒。

舟中之指可掬:指:手指。船里被砍断的手指可以捧起来。形容战败后的惨烈场面。

三国演义第118回梗概

_舆的成语有:钩金舆羽,鸾舆凤驾,策马飞舆。

_舆的成语有:钩金舆羽,鸾舆凤驾,面缚舆榇。2:拼音是、biānyú。3:注音是、ㄅ一ㄢㄩ_。4:结构是、_(上下结构)舆(上下结构)。

_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竹舆;竹轿。

二、引证解释

⒈竹舆;竹轿。引《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上使泄公持节问之_舆前。”裴_集解引韦昭曰:“舆如今舆_,人舆以行。”宋王安石《雨花台》诗:“_舆却走垂杨陌,已载寒云一两星。”清黄遵宪《放归》诗:“此地可能容复壁?无人肯就问_舆。”

三、国语词典

用竹子做成的轿子。

关于_舆的诗词

《率悦禅师·_舆曾约下山颜》《绝句·_舆幸自到山南》《宿翠山·_舆十里见青崭》

关于_舆的诗句

翠__舆御晚风_舆选胜暑风轻_舆来往清苕岸

关于_舆的词语

舆死扶伤面缚舆榇钩金舆羽鸾舆凤驾连舆并席舆论哗然梓匠轮舆百草权舆杯水舆薪出舆入辇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_舆的详细信息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邓艾兵临成都,谯周劝刘禅降魏。第五子刘谌力谏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刘禅不听。刘谌欲死社稷,其妻也触柱而死,刘谌割妻及三子头至昭烈庙,哭祭先祖,然后自刎。次日,刘禅率着诸王和群臣,面缚舆榇,出北门而降,蜀汉灭亡。

蜀汉后主刘禅晚年宠信宦官黄皓、奸相陈祗,每日纵情于酒色之中,导致国事日非、民怨四起。在这种情况下,景元四年(263年)秋,曹魏权臣司马昭命大将钟会、邓艾率军分路伐蜀。结果当钟会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对峙于剑阁,劳而无功并准备撤军之际,邓艾却率兵偷渡阴平,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一举袭占军事重镇江油。消息传至成都,蜀汉君臣无不骇然。

扩展资料

蜀汉灭亡后,姜维愤恨不已,发誓要驱逐魏军、光复故国。为此,姜维在被迫投降后,便开始假意讨好钟会,并怂恿其据蜀称王。钟会被姜维好一顿吹捧,果然便有了称王称帝的念头。

在这种情况下,姜维首先唆使钟会诬陷邓艾有谋反之心,然后将其父子逮捕后押赴洛阳(不久在途中被杀),随后又劝说他诛杀诸将,然后起兵讨伐司马昭。

按照姜维的计划,一旦钟会对诸将动手,必然会激起魏军内部的大混乱,彼时他将召集旧部诛杀钟会,然后将残余的魏军全部坑杀。

若此事进展顺利,他将重新迎立刘禅为帝,完成光复故国的宏图大业(“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见《三国志·卷四十四》注引《华阳国志》)。

百度百科-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