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如何理解三因制宜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生产原则是怎样产生的?

3.2011年中医助理医师辅导之三因制宜具体应用

4.什么是“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国学吗!这句话有什么用?

5.三因制宜是哪三因

6.三因制宜包括哪三个?

7.?《内经》论三因制宜(上)

因事制宜的意思是什么意思_因时制宜

关于"如何理解三因制宜?"的答案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介绍一下改题答案吧。

如何理解三因制宜?

正确答案:

(1)因时制宜是指根据四时季节的不同,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如:春夏季节,阳气生发,气候由寒转暖、由暖转热,此时,辛温解表发汗药物应掌握其分寸,风寒感冒者,不宜发汗开泄太过,寒证者,不宜用辛温大热之剂。

(2)因地制宜是根据地理特点、环境条件对机体和疾病的影响,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如:在我国东南地区,平原地带,气候温暖潮湿,人们多食鱼、精米,体质柔嫩,腠理疏松,若外感风寒,宜用荆芥、防风等辛温解表之轻剂,而不宜用麻黄、桂枝等辛温解表之重剂。

(3)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如:小儿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气血未充,生病则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治疗用药宜轻,慎补忌攻;妇女月经期、妊娠期,慎用或禁用峻下、破血、滑利、走窜、开窍及有毒药物。

中医如何理解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的近义词成语

见风使舵 相机行事 因时施宜

权时制宜 因地制宜 因事为制

见机行事 随机应变

因时制宜的反义词四字词语

〖刻舟求剑〗 〖一概而论〗 〖不合时宜〗

因时制宜的近义词成语带有解释

(一)、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随机应变

(二)、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因地制宜

(三)、见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见风使舵

(四)、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见机行事

因时制宜的反义词四字词语带有解释

刻舟求剑

[kèzhōuqiújiàn]

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不合时宜

[bùhéshíyí]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一概而论

[yīgàiérlùn]

指处理事情、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一律看待:对待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不可~。

关于因时制宜的详细解释

yīn shí zhì yí

成语的意思和解释--因:根据;制:制定;宜:适当。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取适当的措施。

成语来源出自哪里--《晋书 刘颂传》:“所遇不同,故当因时制宜,以尽事适今。”

成语繁体字写法--因时制宜

成语拼音简写--yszy

褒义还是贬义--中性成语词语,没有明显褒义贬义

成语使用办法和性质--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形式结构--偏正式成语

扩展阅读:用因时制宜写一句话

(1)、(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

(1) the meaning of "Yi" means "Yi", which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means "Yi".

(2)、(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

(2) we should adapt everyth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ime, matter and people.

(3)、(做事若不懂得因时制宜,将会难以达致成效。

(3) if you don't know how to adapt to the situation,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achieve results.

(4)、(但是,切记一点,销售是活的,你不能照搬我这手稿上的内容,否则可能会成为那纸上谈兵的赵括,销售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甚至是因物因人制宜。

(4), (however, remember that sales are living. You can't copy the contents of my manuscript, otherwise you may become a mere armchair Zhao Kuo. Sales must be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to the time, or even to the material and people.

(5)、(做事要因时制宜,不可鲁莽从事。

(5) do things according to the time, not rashly.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生产原则是怎样产生的?

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以及季节、地域的不同情况而制定相应治疗方法。

1.因人制宜。

在治疗用药时,要注意病人的体质状况。

如体质强壮的青年人能耐受猛峻的药物,而老、幼、体弱之人对猛峻的药物就应慎用;阴虚阳盛之体,当慎用温燥之剂;阳虚阴盛之体,当慎用寒凉伤阳的药物

2.因时制宜在临床处方用药时,应考虑不同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如夏季人体腠理疏松,虽感风寒邪气,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的药物,以防耗伤气阴;冬季人体腠理致密,若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

3.因地制宜在治疗用药时应兼顾不同地域的特点。

如同为辛温解表剂治疗的外感风寒证,在西北严寒地区,药量则可稍重;而在东南湿热地区,药量则宜稍轻,以防发汗太过。

2011年中医助理医师辅导之三因制宜具体应用

南北朝时,我国人民已进一步认识到天、地等客观规律不能违背,但人们能认识它和利用它。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道返,劳而无获。”意思是说农业生产必须按天时、地利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劳而无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在农业生产中,便逐步形成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生产原则。

什么是“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国学吗!这句话有什么用?

三因制宜,即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制定其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1.因时制宜

即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夏季炎热,机体当此阳盛之时,腠理疏松开泄,则易于汗出,即使感受风寒而致病,也应注意慎用麻黄、桂枝等发汗力强的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至于寒冬时节,人体阴盛而阳气内敛,腠理致密,同是感受风寒,则辛温发表之剂用之无碍;但此时若病热证,也当慎用黄芩、黄连等寒凉之品,以防苦寒伤阳。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即用寒凉方药及食物时,当避其气候之寒凉;用温热方药及食物时,当避其气候之温热。

2.因地制宜

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用药的原则。如所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即西北地区天气寒凉,其病多外寒而里热,应散其外寒,而清其里热。东南地区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而易生内寒,故应收敛其外泄阳气,而温其内寒。

3.因人制宜

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年龄:老年人生机衰退,气血阴阳亏虚,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虚证宜补,攻邪宜慎,药量较青壮年为轻;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忌投峻剂,少用补益,药量宜轻。

性别:妇女有经、带、胎、产之别,用药宜慎。妊娠期间,凡峻下、破血、滑利、走窜等伤胎或有毒之品,尤当禁用或慎用。

体质: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则应慎用寒凉之药。

三因制宜是哪三因

因时制宜,根据时代不同,时机不同,制定相适宜的对策。应天时。

因地制宜,根据地理环境条件不同,制定相适宜的对策。应地利。

总的概括就是应根据天时地利来调整制定政策方案。

三因制宜包括哪三个?

三因制宜是哪三因介绍如下:

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求护理疾病时要根据季节、地区及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相宜的护理原则和措施。  

因时制宜:根据四时气候变化特点,制定护理原则。如同属外感风寒证,在春夏和秋冬季节发病,其护理原则不尽相同。春夏季节,阳气升发,人体腠理开泄,服解表药后不宜覆盖衣服或啜热饮料,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津液。

且夏天暑多挟湿,应考虑给些解暑化湿之品。秋冬季节,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感受风寒证时,解表药应温热服,还可给热弱以助药力。可见,不同季节情况下应用相宜之护理。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制定其护理原则。由于地区不同,气候和生活习惯各异,在护理上也有所别。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1、每一种药物的使用均应有其适应症。

2、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用药尽量小剂量,短疗程。

3、可以单一用药时不要联合用药。

4、除非新药较老药有明确的优点,否则不要轻易使用。

5、制订给药方案,应该尽量以科学设计的临床试验结果为依据。

6、确定给药时间时,要考虑其对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同用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7、给药方法要尽可能简单,以增强患者依从性。

?《内经》论三因制宜(上)

三因制宜,即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制定其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1、因时制宜

即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2、因地制宜

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用药的原则。如所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即西北地区天气寒凉,其病多外寒而里热,应散其外寒,而清其里热。东南地区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而易生内寒,故应收敛其外泄阳气,而温其内寒。

3、因人制宜

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1、每一种药物的使用均应有其适应症。

2、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用药尽量小剂量,短疗程。

3、可以单一用药时不要联合用药。

4、除非新药较老药有明确的优点,否则不要轻易使用。

5、制订给药方案,应该尽量以科学设计的临床试验结果为依据。

6、确定给药时间时,要考虑其对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同用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7、给药方法要尽可能简单,以增强患者依从性。

「三因制宜」是《内经》中重要的治疗思想,分为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三个方面,主要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异法方宜论》、《灵枢·五变》等篇。「三因制宜」治疗思想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强调了人与生存环境的协调统一,与《内经》学术原理中最具特色的整体观念一脉相承。

 产 生: 因人制宜

《内经》体质学说是形成「因人制宜」治疗思想的理论基础。《内经》认为体质是一种生理、心理特性,其形成与脏腑、经络、精气神的功能有关。由于年龄、性别、社会因素、精神状态等的差异性,导致了个体体质的不同。《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以七岁、男子以八岁为一阶段,论述了各个年龄段的生理特征和体质情况,还指出了男女成长发育的差异。《灵枢·天年》还以十岁为阶段对人的衰老过程进行了表述,如「四十岁……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素问·疏五过论》云经历过贫贱、苦乐等急剧变化者,「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精气竭绝,形体毁沮」。《灵枢·本脏》曰:「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若突然受到精神创伤必会影响脏腑经络功能,精神 *** 长期存在则会进一步引起体质改变。《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由辨体质的不同引申出辨证的概念,从而形成了中医学个体化的诊疗思路和方法。

 因地制宜

我国很早就已认识到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体,如成书于春秋战国时的《大戴礼记·本命第八十》云:「坚土之人肥,虚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耗土之人丑。」认为土质不同,人的体质有「肥、大、细、美、丑」的差异。《吕氏春秋·月令》曰:「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管子·水地》亦有云:「夫齐之水,道燥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秦之水,泔而稽,淤滞而杂,故其民贪戾罔而好事。」均提出地理不同则可导致地区的多发病。至于其原因,古人认为地理不同,发病病邪特性有别,正如《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云:「东方生风」、「南方生热」、「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央生湿」等。不仅如此,古人进一步提出了地理不同,居民体质特点有异,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 *** 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

 因时制宜

《内经》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所存在的一些规律性的变化,如昼夜交换、寒暑交替、四季转换规律等,直接影响着人体,导致人也产生了节律性的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万物之外,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表明四季阴阳变化使人体产生相应的节律,表现在脉象上则有春规、夏矩、秋衡、冬权。《素问·金匮真言论》亦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说明地球上有昼夜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故人亦应该有昼寤夜寐的节律变化。由于四时阴阳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之本,人体生命活动的时间节律必顺应自然界这个规律,因此人体脏腑经脉、气血盛衰、阴阳消长等亦有节律可循。

由上不难看出,「三因制宜」治疗思想的产生是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的结果,是中国古人长期生活实践观察与整体观念指导的结果。

 内 容: 因人制宜

同一种病邪侵体,不同体质的人病与否各不相同。《素问·经脉别论》认为,当不同体质的个体遇到夜行劳倦、堕坠惊恐、渡水跌仆等情况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说明发病与否取决于体质强弱,心理素质勇怯等因素。而《灵枢·五变》进一步以匠人伐木类比人之体质与发病的关系,认为体质不同是「同时得病,其病各异」的根本原因,「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不仅如此,而且认为体质不同,患病的部位也多有不同,如云:「木之所伤也,皆伤其枝。枝之刚脆而坚,未成伤也。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而感受邪气后出现何种性质的疾病,也由体质决定,如《灵枢·五变》举例云:「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素问·痹论》亦提到同样感受风寒湿之邪而致痹证,「阳气少,阴气多」的体质者,表现为肢体骨节寒冷、疼痛剧烈的痛痹;「阳气多,阴气少」的体质者,表现为骨节红肿热痛、发热、口干、舌红的热痹。正是由于人体质不同所导致的病证不同,因而治疗各异。

 因地制宜

《内经》详细地论述了不同地域、地势与地理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为因地制宜治则提供了理论依据。正如张志聪所云:「治病之法,各有异同。五方之民,居处衣食,受病治疗,各有所宜。」《素问·异法方宜论》从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中央五方不同地区、不同饮食习惯的人体质不同出发,提出在治疗上必须因地制宜,各有所异。因而总结出砭石、九针、毒药、灸爇、导引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各有它所适宜的不同病情。地区不同,物产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亦有差异。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差异是导致地方多发病的原因。如果长期进食某种食物,往往会使脏腑机能发生不同的功能紊乱,产生不同的病变,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居于东方者,多食鱼、偏嗜咸味,居民多热积于中,易外发疮疡痈疽。「西方者……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居于西方者,食物多为酥酪膏肉之类,形体强壮,其病多由饮食不节、七情内伤等所致。「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居于北方者,多食用牛羊乳等,因气候寒冷故人体多脏寒,发生胀满一类的疾病。「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居于南方者,多食酸味或酵化过之物,其病多为筋脉拘挛、筋骨疼痛之类。「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居于中央地域者,食物品种繁杂,劳动较少,其病多为痿躄、厥逆、寒热之类。正是由于中医学因地制宜治疗思想的运用,也才逐渐形成了我国因地域不同的众多流派,如岭南、新安医学流派等。

 因时制宜

在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节律的影响下,疾病在春夏季节因阳长而易于热化,于秋冬因阴长而易于寒化,为了防止其热寒之变,保证用药疗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故曰: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即在秋冬阴气旺盛之时应佐用温热之品,或者运用寒药治疗疾病时注意避免用寒药太过;在春夏阳气旺盛之时应佐用寒冷之品,或者运用热药治疗疾病时注意避免用热药太过等。

「无逆气宜」,与《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时不可违」精神是一致的,即不要违背六气主时之宜,是强调针刺、药物、饮食要遵循因时制宜的治疗法则。因季节不同施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其一,一年四季的气温,有温热凉寒的变化,其主气不同,主气*盛之邪不同,导致的疾病也不同,即所谓的四时多发病,如春季的风温、春温,夏季的暑温,长夏湿温,秋多燥病,冬多伤寒等,用药当然不同。其二,季节不同,自然界阴阳之气的消长盛衰有异,人体阴阳气血浮沉状态也有变化,因而用药时,要做到药性与季节之寒热温凉相避,以防太过伤人,故根据时令的不同,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三,季节不同,气候特点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不同,不论养生还是治疗疾病也应考虑顺应所处季节本身之气,尤其对于虚弱之体应予补益者。如冬病夏治,即借助夏季阳气强盛之势来快速促进人体阳气恢复,从而治疗阳气不足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