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不拾遗的意思解释

2.道不拾遗成语故事_成语“道不拾遗”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道不拾遗_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成语道不拾遗的意思是什么?成语道不拾遗的意思是指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那么,成语道不拾遗的主人公是谁?成语道不拾遗出自何处?道不拾遗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道不拾遗的主人公是郑国公子子产

姬侨(?—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姬姓,氏公孙,名侨,字子产,号成子。出身于郑国贵族,郑简公十二年(前554)为卿,二十三年执政,相郑简公、郑定公20余年,卒于郑定公八年。 > 子产执政,既维护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措施是整顿田制,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将农户按什伍加以编制,对私田按地亩课税;作丘赋,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铸刑书,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有控制地开放言路。

成语道不拾遗出自何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

道不拾遗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功,成了郑国的正卿(官名)。他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主张依法治国,制定了严厉的刑法来处置犯罪行为。 > 因此,国内没有盗贼;道不拾遗(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不会来捡去);街上的桃树、枣树长满了果实,也没人爬上去摘。由于子产把国家治理得很好,郑国富强起来了,虽然连续三年受灾,老百姓也没受冻挨饿的。

推荐:

成语万马齐喑的主人公是谁?成语万马齐喑有何典故 > 成语老蚌生珠的主人公是谁?老蚌生珠有何典故 > 成语不逞之徒的主人公是谁?不逞之徒又有来历 >

道不拾遗的意思解释

释义社会秩序好,在路上丢失了东西没有人拾。

出处后晋·刘帟等《旧唐书》。

唐朝时,有一行人经过武阳,在路上遗失了一件衣服,走了几十里以后才发觉,心中很是着急。有人劝慰他道:“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一定可以找到原物。”那人就赶回去,果然找到了他丢失的衣服。

人们形容社会风气好,路上遗失了东西也没有人拾,就叫“路不拾遗”,也作“道不拾遗”。

“路不拾遗”往往与“夜不闭户”同时使用,这两个成语,表达同一个意思。

道不拾遗成语故事_成语“道不拾遗”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道不拾遗的意思是: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好的社会风气

近义词路不拾遗

反义词打家劫舍

成语示列称赞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因逃难到秦国,主张法治国家,受到秦孝王的重用,他先后制定一系列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主张在法律面前平等,执法严明,不循私情。经过一段时间,秦国社会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国力强盛。

道不拾遗成语故事_成语“道不拾遗”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

 遗:指丢失的东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道路上有遗落的东西,却没有人拾为己有。

 用法

 形容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淳朴。与“拾金不昧”近义。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

 成语故事

 秦孝公任用商鞅为重臣,听从他的建议,制定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实行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坚决主张法律面前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贡献,就应该予以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按军功的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等级。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愿意去打仗。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社会秩序安定,民风也变得淳朴起来,人们晚上睡觉都不用关门窗,在路上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捡走。秦国一天天强大起来,各诸侯国都开始畏惧它的国力。

 南门立木

 商鞅变法时为了取信于民,就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但没人前来尝试。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这时人群中有一个人说:“我来试试。”他说完,真的扛起木头就走,一直走到北门。商鞅随即派人赏给此人五十两黄金,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刻传开了,一下子轰动了秦国。